不知道新年档的最大赢家是谁,但我们都知道新年的第一部电影。
也就是说,它有多上街,2008年,它能够拿下票房超过3亿的大IP,由贺年档的鼻祖执导,几个顶级流都回来了,这么辛苦,上映一个月内都没有破亿, 而单日超过10万的票房也慢慢攀升。
最可悲的是,它竟然悄无声息地扑了上去,没有任何水花,甚至懒得在网络上骂人,果然,真正的心并不吵闹,哪怕电影质量雷鸣,风格烂,水平烂,不给它颁奖,对不起它的狡猾努力。
对了,我说的是冯小刚的新作《老实勿扰3》,为什么知道呢,因为真的去看了,还想陪小伙伴们十五年情怀,看完我们不是很开心。
《如果你是诚实的,请勿打扰》3寸海报就像一部小小的日本电影封面
都市情感片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老人味,也是一种技巧。
冯小刚真的老了,看着他努力跟上年轻人的步伐,但表现出一种老人在地铁里看手机的迷茫感,越努力越苦,就不自欺欺人了。
市场也一点都没面子,看着隔壁大鹏的喜剧有望打出十亿票房,冯家锋的喜剧根本就没什么可拍的。
冯小刚曾经说过:垃圾电影和垃圾观众有关。
这是大家的觉醒,看到了封建爹爹的真相吗? 但电影仍然是老人的戏。
只能说,爸爸也在变,一代老爸老了,总有新爸爸崛起。
封建爸爸
灵魂复活失败的案例
65岁冯小刚真的用心的证明之一,《假如你是真心实意3》采用了2023年流行的多巴胺配色方案,这还不足以取悦年轻人吗?
可是葛叔已经66岁了,范伟已经61岁了,李成儒已经69岁了,甚至**已经49岁了。
从头到尾高度饱和的多巴胺
多巴胺审美已经形成了阴沟油质感,大家的生活都不在地上,也不知道靠什么赚钱装修,还把房子安顿在天地里,有山有海,有吊桥,天天有定制天气。
别问,问是科幻,“2030年世界都一样,你为什么不要”,大导演拍未来感,拍小宝宝任性。
第二个证明冯小刚真的下功夫,看到ChatGPT风靡全球,《老实勿扰》也开始扮演人工智能机器人。
但它依然是一套“定制专属机器人”,更别说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就连机器人的想象也还停留在“**宝宝的脸,住家保姆”的男性频率设定中。
机器人保姆定好了,于书欣被骂了一顿
要知道全世界影视作品对人工智能的思考都走了多远,与两者相比,小刚同志的缺乏进步简直是难看。
还有那些朴实的情话——“你的心在左边,我的心呢? 在你这边”。
那些北京风味诙谐——“香水喷不了,嫂子嫁不了。
那些素描式的哲学——“这么多年了,你还不想偷东西吗? “想吃热饺子,就不能偷零食”......
我真的是一遍又一遍地包饺子,提前在这里过春晚。 电影不像晚会,它们讲述的是到处寻找流行笑话并完全抓错地方的尴尬。
每个人都必须去四姐妹酒吧偷鱼
冯小刚真的要服侍老人,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睛讨好年轻观众,甩的包袱不健全,体力也不如以前好
具体的证据是,这部电影长达2个小时,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倒叙。
而且也是Windows XP自带的那种PPT大色块淡出效果,彩虹色闪耀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光芒。
十五年后,我不用担心忘记前两部的剧情,因为每次将近十分钟的长篇重播,不仅让我完全回忆起剧情,而且有了当下的视角,才意识到前两部的剧情已经相当剧毒了。
将性暴力误认为是爱情
难怪大家还没醒过来,冯小品还是很受欢迎的。 现在小刚同志明明可以过去卖个感伤的杀戮了,现在想来,原来不真诚的《请勿打扰》系列一直都是屌丝抱着美女、拿到身体得到淫秽之心。
这样的长相和身材,葛游饰演的秦奋每部电影都挑毛病,什么眼距太宽像鲶鱼,衣服首饰太多,一件都脱不掉,长得好看,脾气却不好。 当年还以为是调情幽默,现在看来,这不妥妥的pua吗——
聚焦一个核心观点,一个女人再漂亮、再独立,总要需要男人的爱、男人的想法、男人的支持,否则就会上当受骗。
这种观念显然已经过时了。
以女性比赛为标杆
这个更恐怖,首先是以一个偷鸡贼为前提——*为了环保事业出去捡垃圾,捡了十年,所以痴情的葛佑等了她十年。
以这个保护身体为前提,剧情打开了冯小刚最激动人心的脑洞——“两个丫鬟一夫君”,两人都是**,一个是小十岁的AI版白衣百顺**,一个是嫉妒机器人**的真人。
不得不夸**的演技,加上回归版的机器人,一共三个角色,**也演出了出众的程度,但面对70岁的葛悠演的爱情,实在是太尴尬了,真觉得钱难赚,吃难吃。
每个人都必须对外观发表评论
2024年,你还是会看到大银幕上两**茶中茶互相称呼对方为“姐姐”的女赛画面,你还会看到葛悠再现莎士比亚的戏剧《泼妇》,甚至还有歌颂70岁老人剑的驾车场面。
这种带着老人气味的驾驶,比性邪更致命。
不过,你可以清楚看出一个70岁老人所谓的“爱”的真相,从头到尾,他除了等了十年,什么都没做,还指望女人端茶倒水,按摩睡觉,这**就是爱,分明是找个小保姆照顾老人。
这位70岁的老人虽然受伤了,但他并不老
而冯小刚自觉幽默的“娘娘腔”剧情延续到第三部,建国换了三位演员,个个都充满了粗俗和恶意,但也符合普通男人最典型的偏执狂:所有同性恋者都爱我,想屈服我。
我讨厌它,人们建立了一个国家”。
电影烂成这样还是很难的,这需要导演把自己脑子埋在自己想出的脑洞里,而不必在清朝几十年里被改造成木乃伊,也需要整个剧组把他当成皇帝的新衣一样抱着, 不要刺穿时代的真相。
也有影评人来弥补这么大的烂片,电影最大的底层就是分不清最后剩下的是真人还是机器人,有暧昧感。
我心想,不管是谁,我都不在乎。 当机器人仍然被想象成保姆时,它仍然是一个女性形象; 当女性还在打着爱的旗号做无偿家务、照顾,甚至扶养老人时,这无疑是一部极其老的电影。
不张嘴的插槽很多,甚至在剧外甚至比剧中还要离谱。
《假如你是真相请勿打扰3》预售,有锁座等违法操作,冯小刚甚至在放映后直接表示,“女性主义影响了我的创作,导致无时无刻不在自我阉割”。
来源:豆瓣
我想到阉割后它有多烟熏,它仍然闻起来像一个强壮的爸爸,它有多烟熏。
还有,冯小刚同志就是一个曾经说过“女人智商有限”之类的话。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他喝多了,他命令女孩跳舞,让老人的酒会振作起来。
来源:抖音**
五彩旗飘扬后,徐凡说了一句“我的男人不吃苦”,一举开始了大女人的宗教。
徐凡谈《维纳斯秀》
在上一部作品《南北》中,冯小刚本想顺势拍《女生助妹》,但他并没有装模作样,还在玩大骚蜜套。
“南北”是大飒蜜
冯小刚还在想象自己会成为女权主义者**,“总有刁人想害我”,可惜电影票房怎么了,根本没人买封建爹。
老爸倒下了
这并不影响新爸爸的收入悲惨
盘点去年的院线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陈思诚》。
一个冷知识,陈思诚执导的上一部电影是《唐人街探案3》,但去年的多部电影《消失的她》《绝望》《我渡过风暴》《躲天过海》《救嫌疑犯》等,处处都有陈导的影子。
院线:东南亚犯罪四部曲
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他制作的作品,比如唐探的电视剧《误杀12》、《消失的她》、《三队》。
陈思诚作为制片人的特点就是存在感很强,比如在《消失的她》中,他直接教温永山演蛇蝎美人“越干越好”,你不说谁知道真正的导演其实是崔睿和刘翔。
蛇蝎美人的刻板印象
也有很多电影已经了解了陈导的精髓,以至于根本看不出导演本人的作者身份,而是变得模糊,有一定的相似性,俗称“陈思成华”。
这是什么?“陈思诚”。,这就是一整套电影产品配方,包括以下特点:
犯罪题材,以东南亚为背景,改编自好莱坞经典悬疑片,善于把握社会热点问题,砸碎市场情绪,营销幽灵。 遇见三件以上,那就是陈思诚的大电影。
陈思诚叫“沉沦时代最精明的产品经理”。,以他领衔的那批电影,与其说是一部作品,不如说是流水线上的一件产品。
梅雪峰评价陈思诚
它采用了久经考验的调制思路,内容看似触及社会议题,但重点不是为了严肃,而是为了在移动互联网的各大热搜和短**中引发一场多文本交织的参与狂欢,热度有市场。
而当你真正走进影院时,你会发现,社会热点是以一种类型学和奇观的方式呈现的,仿佛有人说过,但似乎什么都没说,如果缺乏对现实的真正批判,就无法参与投机。
最后,这只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灵魂的杀戮。 在评分时,我也给题材打了高分,但实际上主创团队并没有深入思考社会问题,更没有引领思潮,有时甚至远远落后于目前的平均概念水平。
就像《消失的她》似乎是关于女人杀猪和女孩帮助女孩的故事。
但其实只有男主的性格是完整的,核心其实是你不必杀一个女人,只需要让她怀孕就灭绝了,这完全违背了女权主义。
消失的她与女人无关
还是《拯救嫌疑犯》,看似是一部女性复仇的酷剧。
但影片中对女性的刻画却极具刻板性,要么是最纯粹的受害者(被富二代喂养,被强奸,被27刀杀死),要么是死板无敌的母亲。
影片叠加buff,有网络暴力、女性互助、权力压迫等议题,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完全沦为一部女性被拐卖、杀害的性暴力奇观电影。
拯救嫌疑人** 评论是:可惜这个人物杀了
当然,也有一些电影没有那么差,只是简单地用女性角色作为辅助和工具符号。
比如,在《三队》中,女性要么充当无辜杀人的对象,成为男主追杀凶手的起因; 要么化身为家庭的象征,成为男性角色完成核心事件的障碍。
“三队”男子比赛
这让电影的院市引起了奇特的反差,看似女性题材很多,却没有可以替代的女性角色,也没有值得广泛探讨的女性议题**摸起来很无聊,但钱没花。
原来,那些打着女性旗号的标签,都是“骗局营销”。
这种被剥削的感觉在电影的预上映中尤为明显。
《我渡过风雨》的首映式还邀请了陈思诚,陈思诚在放映后泪流满面地发表了4分钟的演讲,称赞前妻演技好,当之无愧。
来源:新浪微博
陈思诚确实是一个为了营销什么都能做的人,在《三队》放映后,他带领观众喊出了虎扑人口中的流行口号,“刀在手,杀陈狗”。
来源:新浪微博
更何况他煽动的情感内核其实是相当厌女的,陈思诚和佟丽雅离婚这么多年,丝毫不影响他一有机会就对前妻的消费。
以前他在婚姻里也一样,把用烟头烫女孩当成秀恩爱,这也让女方感到极度自卑,一再容忍他一再出轨。
来源:互联网
这样一来,陈思诚还是觉得自己很尊重女性,想在女性题材上分一杯羹,还真赚了钱,引来了一批影主模仿:从质疑陈思诚,他很快就变成了了解陈思诚,成为了陈思诚。
不得不感叹,冯小刚这样的“封建爹爹”市场不买账,但像陈思诚这样糊涂的新爹,还是能赚大钱的。
电影市场中的女权主义,前进一步,后退半步,挣扎。
当然是父权制
它只是更巧妙
今年春节档期间已经官宣了一部电影,不过看,全是男剧,这也是这几年每年春节档的感觉,甚至每次看电影片,中生代演员都称霸银幕。
春节档又是熟悉的男剧
贾玲的《火辣辣的》成为唯一一部进入春节档的女剧。
她确实值得,通过《你好李焕英》,她成为了红明星,强势进入50亿俱乐部,然后进阶好莱坞,走向国际,这个春节档将再次挑战自我,非常精彩。
不过,也可惜的是,电影在前期公布的时候,过分关注了贾玲自己减掉了100斤,还有那种短**的宣传,胖妹子看到幸福的夫妻就有了身体焦虑。
这与电影的核心是,关于好人如何找到自己。
来源:新浪微博
这似乎是院线电影宣传的缩影。
通过沉沦、短促而快速的情感来吸引观众,甚至不惜伤害电影的核心说起女性的成长,离不开美、爱、幸福,这本身就是父权中心主义的道路,与女权主义背道而驰。
短短的**宣传,依旧强调**和幸福
这正是影视作品中女性主义的处境,变身后的父亲不再那么可恨,依旧火爆; 然而,当一个女人醒来时,她必须扮演一个友好和愉快的角色,她可能无法从包围中脱颖而出。
冯小刚这样的“封建父”为什么不好,因为他们管教女性的方式是用传统、女性德行、强制,对女性没有好处和甜蜜,这样的PUA太低级了,今天行不通,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可是,为什么陈思诚这个我愿意称之为“娇娇的赚钱资本爸爸”,还能活得越来越好,这就像《芭比》电影里的那句话,“我们当然还是重男轻女,只是更隐蔽了”。
芭比这其实是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不会赤裸裸地管教女性,而是造就了最无可挑剔的女主角,女性互帮互助,女性无所不能,等酷炫叙事,用理论上的无所不能来掩盖现实中结构的困境。
就像芭比乐园有**芭比娃娃、科学家芭比娃娃、政治家芭比娃娃、评委芭比娃娃一样,但它只存在于塑料王国,对于塑料王国之外的女性来说,它只是一剂精神胜利的鸦片。
无所不能的大女人的象征
这就是陈思诚的父亲在做的事情,娱乐和象征女性议题,不触及生活真相,赚钱收利。
最终的结果最直观,还是中生代男演员反抗票房,占领市场的依旧是男主创。
其实我能理解,男性故事经久不衰,就算是已经有性别意识的女性(包括我),依然会消费和享受那些少年美人、青春成长、中年危机、老人去世的男性主流英雄史诗。
因为我们的快感机制是社会化的结果,我们早就被灌输了以男性叙事为中心的人类通史,每个人都发展出了男性的世界观,现在很难颠覆它,就像一个排毒的过程,仿佛是一个漫长而不愉快的过程。
苦涩的英雄叙事
令人担忧的是,称霸票房的陈思诚大电影,不仅在女性议题上,在其他故事的娱乐和消费层面,都表现出完全不假思索、无法回答的态度,让一些流水线产品畅销却迅速衰败。
这是媒体从大银幕到小银幕,再到手机竖屏的结果,电影从宣传到内容越来越短。
几年前,我们还在诟病“热搜剧”和“热搜电影”,但现在却加速到了“一部电影106分钟44个反转”的短剧电影。
《隐蔽海》营销
那么该怎么办,每当触及解决方案时,它总是被虚无主义的情绪所包围。
但我始终相信,还是有一些电影人不想做产品经理,他们只想拍自己喜欢的电影。
陈思诚可以是那种在招聘时对方谈起阿彼察邦就立即拒绝的精明商人,但总有人认识到艺术片和严肃题材的价值,从中汲取营养,反馈到自己的作品中,把作品介绍给更广泛的观众。
记得在《涉怒之海》中,曹宝萍并没有太在意女主,而是女编剧焦华静不断为理性而奋斗,把一个立体的女性角色娜娜塑造出来,包括她对世界的观想,以及弑父的直接表现。
涉水穿越愤怒之海“弑父场景
这些都是女性编剧不断奋斗的结果。
我喜欢这种斗争,我对结果很满意。
所以我能给出的改变电影市场短剧和女性议题口号化的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让更多的女性创作者掌权,让全女性的电影出现。
实现女性创造、女性宣传、女性消费的可能性,或许僵化腐朽的市场才会有生命力。
抢救过去两年的一些女性创作
也许话语权对很多男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少说多赚钱还不如少说。
但对于女性来说,话语权是一个不能浪费的机会。
只要把话筒递给她,女人一定会尽力不辜负,让自己的声音尽可能好听。
我们需要新的声音,期待已久的声音,女性自己不被允许发出的声音。
受够了那些爸爸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