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近日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广东省医保局正在调查mitraclip手术对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套利”问题,期间部分医院暂停mitraclip手术。
第一财经记者致电广东省医保局了解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了解情况后再回复。
Mitraclip手术是全球首例针对手术风险高的中度至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微创Teer(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不需要开胸术和体外循环支持,侵入性相对较小,手术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
截至目前,全球MitraClip手术数量已达20万例,MitraClip近年来已成为心血管领域流行的医疗器械。
所谓“套利”,是指应用手术收费,一种新型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后,由于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尚未完全确立,不能收费,适用已有收费项目的其他程序对新医疗器械收费。
以Mitraclip为例,该产品于2024年6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但广东省内尚无该手术的相关医疗服务。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为满足手术不耐受患者的需求,部分医院开展了相关手术,并对二尖瓣成形术收取费用。
针对这一情况,mitraclip厂家雅培对第一财经记者作出回应:“根据国家和广东省医保局的工作流程,与该程序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正在审批中。 ”
据记者了解,新型医疗器械医疗程序收费服务项目审批滞后在国内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医院进行手术,却没有收费标准,通常借用以前的手术,这样会产生医疗收费不规范,存在“合理但违法”的现象。
此外,各地医保局的响应速度也不同。 例如,上海和北京已经为新的Mitraclip手术制定了收费标准,患者对此负责。
针对Mitraclip医疗服务项目审批进度滞后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国保局审批会根据产品需求规模等因素决定审批顺序,能够开展MitraClip手术的医院并不多, 审批速度可能相对较慢。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mitraclip在广东省的剂量约为每年100例。
业内人士表示,新手术费用的审批可能会影响新医疗器械进入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进程,肾动脉消融(RDN)和脉冲电场消融(PFA)等新器械未来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