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早些时候,国家统计局表示,到2023年底,中国人口为14人0967亿人,比上年减少208万人。
这不是近年来中国人口第一次萎缩,2022年人口同比减少85万,这是自1960年代大饥荒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2023年进一步扩大收缩至208万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出生人数进一步下降至902万(比2022年减少54万人),死亡人数进一步增加至1110万人(比2022年增加69万人)。
但出生率的快速下降引发了很多讨论,比如人口会继续加速萎缩吗? 经济后果是什么? 可以做些什么来挽救生育能力?
这里的中国人口会萎缩吗?
如果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一点,下降趋势几乎是陡峭的——仅仅七年后,中国的年出生人数就减少了一半以上——2016 年为 1883 万,而 2023 年为 902 万。
这并不奇怪。 香港科技大学人口政策专家贝斯图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因此人口停止增长并开始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贝斯图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停滞或衰退的轨道,今年只是“新时代”的第二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口只会下降而不上升。
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苏岳分析,新生儿持续下降是新冠疫情造成的,对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有影响。
鉴于今年出生的婴儿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在 2022 年怀孕的,该机构预计,在被压抑的需求推动下,新生儿出生率将在 2024 年回升。 这有可能再次推动人口的正增长。
在2024年和2025年短暂出现之后,由于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和生育率的下降,预计新生儿数量将恢复到之前的下降趋势。 苏说,虽然我们预计中国不会面临类似于韩国的“婴儿危机”,但中国要保持稳定但较低的生育率(与日本相当)将是一个挑战。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高级研究员易福贤表示,由于放弃清零政策,2023年前三季度结婚人数增加了4人5%,加上2024年是龙年,中国官方公布的出生人数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930万左右,但2025年的出生人数将大幅下降。
从长远来看,中国人口的**仍在下降。
根据联合国《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国的生育率将从119 年上升到 1 年 2050 年48、(小于 2。1 替换级别),到 2100 年,总人口将下降到 7 人67亿。
回首来看,华人人口比例也在下降,历史上华人人口长期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1820年占37%,1950-1980年稳定在22%,但2023年仅为17%。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从2023年到2100年,中国总人口下降幅度最大,占全球人口的17%从17%降至61%,是唯一一个人口大幅下降的国家。
人口变化的经济后果是什么?
根据这次公布的数据,就年龄构成而言,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从2022年的62%下降到61%3%,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19%上升8% 至 211%,老化趋势进一步凸显。
老龄化就像一个经济体中的慢性病,年轻人工作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需要全社会扶持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导致养老金差距扩大,社会负担沉重,年轻人要靠自己生活并不容易, 而他们更不愿意生孩子,再加上老年人相对不愿意消费,经济活力减弱,社会陷入恶性循环。
评级机构穆迪表示,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预计将从2014-23年的平均6.0%增长2024 年和 2025 年减速至 4%0%;一系列结构性因素,如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以及房地产压力和生产率增长缓慢,将推动潜在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至3约5%。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高级研究员易福贤更是悲观,他认为2023年的诞生率只有1990年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将迅速下滑。
儿童比例与居民消费率呈正相关。 2023年出生率远低于预期,意味着内需仍将低迷,经济和就业将不得不继续依赖出口,迫切需要改善对外关系。
出乎意料的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意味着中国经济下滑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不可逆转的,中国将无法建立“国际新秩序”。 ”
但专家表示,中国有时间和资源来管理其劳动力的转型。
香港科技大学人口政策专家贝斯图教授认为,中国与其他去工业化、转向服务业的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技能越来越高,身体也越来越健康,他们想从事其他工作,而不是在工厂或建筑业工作。
*意识到这一点并在过去十年中进行了规划,预计这一发展方向将继续下去。 贝图斯说。
如何挽救生育能力?
多年来,中国的人口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有争议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该政策于1979年左右出台,旨在减缓人口增长。 违反规定的家庭被罚款,一些人失去工作或被迫堕胎。
该政策还导致一些地方的“重男轻女”心态导致性别比例失衡。
2016年,中国废除了“独生子女”政策,允许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2021年,当局放宽了对“三个孩子”的限制。 例如,湖南省长沙市出台新政策,为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提供一次性育儿补贴,每个孩子1万元。
为了促进年轻人结婚,一些地方还组织了相亲活动,中国最高法院也出面试图遏制彩礼。
在中共二十大上,这个问题被列为优先事项,并承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导致出生率的显着提高。
有专家说,这是因为在“生育”政策之外,育儿的负担仍然很重。 例如,女性仍然难以平衡育儿和工作,幼儿园和托儿所等良好的育儿资源不足。
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苏岳认为,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应对措施,如以家庭为中心的财政转移支付、改善女性工人的工作条件以及增加农民工的社会福利覆盖面,中国将面临复制日本稳定生育率的挑战。
解决青年失业问题也至关重要,因为青年失业会导致晚婚晚育。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出生率下降的困扰,但在一些地区已经尝试了新的政策,例如过去九年出生率翻了一番的凪县小镇,从平均每名育龄妇女生育1到1个4个孩子长到2个8、得益于影响广泛、家庭友好的政策计划。
在当地,家庭不仅获得产假奖金和育儿津贴,而且送孩子上托儿所的费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然而,虽然 Nagi 的成功令人惊叹,但它只是一个乡村小镇。
在东亚的其他地方,严酷的职场文化使母亲或父亲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
一个例子是韩国,它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已经花费了超过1300亿美元来鼓励家庭生孩子。 其中一些计划相对容易想到,例如免费托儿服务、住房福利或对试管婴儿计划的支持。
其他人则更有创意,例如为公务员提供假期,以便他们可以回家生孩子。 然而,它们似乎都没有奏效。
在韩国,我们有合法的工作时间,产假和陪产假就足够了,“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研究该地区生育问题的助理教授金惠元(Kim Hye-won)说。 “但使用率很低,尤其是陪产假。 这确实是一个实施问题。 ”
在网络上,类似的抱怨甚嚣尘上,比如对农民工的残酷“996”模式,想休陪产假、育儿假成了笑话。
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撰文建议,如果中国每年拿出GDP的4%(5万亿)分给每个家庭,二孩家庭,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总共可以拿到100多万的生育福利,100万听起来很多,但却是一个家庭的直接经济负担, 把孩子养到18岁,养育一个孩子的平均成本在50万元左右,在大城市养家糊口的成本在100万元左右。
中文口**错?
低生育率是各国经济发展后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经济繁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育儿成本、人们生活质量和个人价值等观念的变化,都会带来生育率的下降,而生育率的降低实际上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的确,在东亚国家尤为严重,尤其是东亚儒家文化圈的生育率是世界上最低的。
这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城市人口密度高; 对教育的重视导致育儿成本高,结婚生育年龄较高; 非婚生子女比例低。
但易福贤认为,除了这些共性之外,中国大陆还受到近半个世纪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影响。 他称其为“建立在数据沙子上的独生子女政策”。
易福贤认为,中国几十年来的人口政策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的,比如在1980年,宋健等人**到208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42人6亿,“吓唬决策者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其实中国的生育率从1991年开始跌破更替水平,计划生育早就应该停止了。
他指责中国的人口统计学家在本世纪头20年放宽生育限制方面过于保守,实行二孩政策和全面的二孩政策。
例如,2012年,蔡芳等17位顶级人口学家在《人口形态变化与人口政策调整》一书中反对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因为生育率将超过44(即每年超过4700万新生儿);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中国人口协会会长翟振武等人在《二孩综合政策实施中人口变化的衡量研究》(易认为这是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理论依据),他们的**生育率将在2018年达到209 个峰值,2023 年 1 个75,即2189万人,2018年和2023年将出生1550万人。
数据也证实了上述**与实际数据相去甚远"晚"二孩和三孩政策的实际效果有限。
当时中国的新人口约为660万"两个孩子独自一人"政策出台后,2014年小幅攀升至约710万,2015年降至680万;
中国立即放开了“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新增人口超过800万,2017年新增人口约737万,但这种趋势只持续了两年,2018年和2019年新增人口大幅下降,仅约530万和467万;
2020年,中国进入疫情时代,当年人口净增“减半”至204万;
2021年继续大幅下降至48万,今年6月,中国宣布释放“三胎”;
然而,2022年以来,中国人口净增并未因“三孩”政策而反弹,甚至进一步跌入萎缩区间,减少了85万人;
到2023年,收缩已加深至208万。
这个过程大大超出了预期。 官方智库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9年初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中国人口将在10年(2029年)达到峰值,之后将出现负增长。
然而,这个过程比官方的**早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