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我去了重庆,看到一辆黄色的“法拉利”,已经跑了99万公里。
铃木奇悦是重庆的标配出租车,最大的优点就是耐用性和稳定性,99万公里只是电脑计价器的显示极限,并不是这辆车的实际使用极限,出租车司机的口述是:
这辆车已经跑了大约130万公里,人一直没有停下来,跑起来还是很酷的。
在骑行体验方面,底盘松动,胶套、球接头、拉杆、减震明显已经到了更换期,其实易损件已经更换过很多次了,但燃油车的三大部件还是很靠谱的。
白车身、手动变速箱、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稳定性令人恐惧。
从2017年开始,汽车从前15年强行报废到60万公里引导报废,私家车要跑到60万公里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车辆的报废权真的交到了车主手。
大量出租车公里数可以跑到100多万公里还不报废,说明国内乘用车文化已经进入文明阶段,只要正常年检,没有违规行为,车辆的使用权就不会丢失。
与汽车相比,摩托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大部分地区的摩托车已经强制报废了13年,虽然据说每年都取消了禁令,取消了强制报废,但多年没有改变,坚持报废13年。
其实国内消费者买摩托车,买的不是拥有权,而是13年的“租赁权”,从厂家那里买一辆车,最后还给报废厂,通行权只有13年,也就是说,13年后,路上的所有风险都由自己承担, 而且惩罚相当严重。
由于多种原因,13年的摩托车强制报废尚未取消。
一是目前主要的通勤方式主要是汽车,摩托车的时代其实已经过去了,虽然每年还有几千万辆的摩托车销量,但从家庭出行的比例来看,摩托车的比例非常小,一辆摩托车一年的驾驶强度也就只有几千公里。
从出行比例来看,摩托车的价值感很弱。
另一个是摩托车的风险系数比汽车高很多,一旦发生事故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虽然摩托车的结构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零件的老化会埋下很多驾驶隐患, 所以定期强制淘汰摩托车,是对司机的一种保护。
市场上大部分摩托车的价值并不高,几千元的摩托车占了巨大的比重,定期报废这些摩托车不会影响用户的切身利益,还会强制安全。
客观来说,摩托车的价值确实不高,虽然有进口、大排量的摩托车在售,但这些摩托车的销量占比相对较小,13报废虽然很多车主抱怨,但实际上,从使用水平来看,对用户权益的真正影响的感知是很弱的。
大量的摩托车在使用3-4年后就会被更换,以125cc排量摩托车为例,合资品牌的价格在10000元以内,国产摩托车的价格通常在5000元左右。
一辆5000元的125cc摩托车在13年后报废,相当于每年不到400元。
毕竟,摩托车的失控和碰撞对驾驶员来说是巨大且无法弥补的伤害,与安全相比,强制报废并不重要。
我从来没见过有人的摩托车真的骑了13年不变,大部分要求解除摩托车禁令的呼声,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就算是汽车,13年以上的旧车比例也很小,一手车的寿命已经缩短到今天4年, 4年后市场消费形态的汽车,说明消费迭代速度非常快。
国内车市发展迅速,就算是车,也很难看到2010年之前的老车,同龄摩托车存在的意义就是除了收藏之外,还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