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抵达建剑岭、白石口的消息被八路军及时获悉,歼敌机会再次出现。
1939年,《山察冀军区冬季反扫荡战役概要》(以下简称《军区战役概要》)写道:
11月2日晚,我3团便衣侦察兵在百石口当天在白石口与敌侦察部队相遇,侦察从百石口到银坊的公路,11月2日晚,敌军500余人,牲畜500余头。
根据上述情况和迹象,估计敌人完全有可能攻打银方和骏马,如果敌人攻打成功,我决心先消灭攻打银方和骏马的敌人。 ”
从百石口到银坊的路可分为两段:自西向东的百石口,经上连盘到三岔口,山路蜿蜒曲折,行走困难20公里; 从沿银坊河三岔口,从北向南经尚**、燕苏崖、张家芬至银坊,路约10公里,路面畅通,步行方便。
**指挥官选择了从燕肃崖到张家芬几公里的伏击前战场,那里两岸山峰陡峭,是伏击的好地方。
此时,曾支队已经返回邹马依,第三团还在银坊,第一团刚刚从司革庄和黄土岭东移到沂县桑岗、元岗一带,在银坊以东约70里,第二团南移到川里镇附近, 距银坊约20里,第715团在灵丘上寨附近,在邹马依西北数十里。
11月2日晚22时前,军区下达了聂司令,**:
情况如下:我军第123团主力已伏击并消灭了可能于3日在张家芬和燕肃崖一线的白石口入侵银坊的敌人。 ”
具体部署为:
第2团主力应于3日1时从川里出发,“天还没亮就北上”,经沙灵安、吉河里,占领延肃崖西南地区主阵地隐蔽,在敌人前进时伏击敌人。 ”
该团于3日一点钟全部从桑岗出发,占领了上**以东地区的主要阵地,通过煤桶店和黄土岭“向西推进”来隐蔽,并在敌人前进时伏击敌人,切断敌人的退路。 ”
3个团主力3日3时从银坊出发,在拂晓前“北进”,占领了燕肃崖东南地区的主力阵地,等待敌人前进伏击。 ”
驻扎在冀河边的第3团第2营“同日3时出发”,在黎明前占领了延肃崖西北地区的阵地“,并置于第2团团长的统一指挥之下。 ”
聂司令的意图是:
部队在河谷东西两侧设置伏击,日军进入燕肃崖和张家芬之间时,一个团断尾,第三团挡住头,从东向西发起进攻,第三团第二团和第二营从西向东发起进攻,汇合歼灭日军。
说白了,就是见兔,左右出击,双拳刺耳,聚歼敌。
举例来说,燕苏崖在河谷的西侧,矗立在河边,道路延伸到河的东岸。
图06-1 盐肃崖银芳河(崖顶高架路为莱源至曲阳高速公路)。
同时,为了对付进攻祖马伊的日军,军区命令第715团“向祖马伊西北派一个营,牵制向祖马伊推进的敌人”。曾支队“主力位于祖马伊东北部”,同时为了“掩护第2团的侧翼和后方安全,一个连在祖马伊东南”。 (军区《战记》、第三师《战记》)。
军令如山。 第1团、第2团刚刚回到原来的防御阵地,还在喘口气,已经接到命令,要立即出发。
按照军区命令,第一分部下调时,明确第三团“由团长邱伟、政委袁胜平率领”,第一团“由团长陈正祥、政委王道邦、副团长熊昭来率领,“而第三团、第二营则”由第二团团长唐子安和政委黄文明指挥”。
为了增加获胜的几率,一个部门同时下令:
第25团团长宋学飞率领两个营“出驻”,跟随第一团作为第二梯队,由第一团团长指挥,团政委张如三率领一个营留在原地。 ”
曾支队一个支队“侦察警戒三岔口、张家分一线的白石口、鼻岭,如果发现敌人,就承担引诱敌人一步步抵抗撤退的任务,把敌人引向张家份以北地区”,然后主力“全部出动,消灭敌人”。 (第 1 师,“战斗细节”)。
第25团派该团讲和。
第一营、第三营、第二营留在彝县布勒村; 曾支队1支队是指活跃在**附近的五大队伍,队长石元庆,教官季长福。
2日夜幕拉开后,辻村突袭队的左右两侧开始陆续移动,分别前往吉川和银坊。
很快,八路军的部队也开始向指定地点推进。
寂静的夜色中,两军向着两个方向冲去,怀着白昼的电光。
第三团二营营长郭燕玲回忆说:
2日傍晚,晚上十点多,团长又给我们下达了命令,规定了出发时间和战斗的部署,要求我们在黎明前占领指定阵地,此时天气已经到了3日凌晨一点。 “(郭燕玲:《延肃崖战役回忆》,1940年6月)。
第3团第2营到达指定阵地后,第5、第8连占领第一线阵地,等待日军进入河谷。
要说辻村颇有心机,他率领左路日军到距离三岔渡口还有几里路的白石沟门(今湖板石沟门),再次将部队分成两条路线:主力继续推进到三岔渡口后,沿银坊河谷路南下, 约200人将前线西侧的山体抬到南边,在右翼行军,左右两队相互配合。(第 1 师,“战斗细节”)。
3日6时,越山行军右侧的日军正好正对着第五连的阵地,几乎就在他们走到对方面前的时候,连长下令派出一排排手榴弹,“当时,山沟里的敌人放下了大量手榴弹。 ”
第1师的“战斗细节”记录:
日军“推进到三岔口,主力推进到山顶**,燕肃崖,分200余人一路到白石沟门、北道神、新庄,我三团二营已占领阵地默守,敌人赶到后,连冲阵地五次,被击退, 消灭了大部分敌人,并俘虏了敌人。”
第二营的任务本来是突击河谷的敌人,没想到日军竟然是从山上来的,哪里去打仗!
敌人从**进攻,让他在**中灭亡。
郭营长回忆说:
激战开始了,然后敌人和我们的步枪、机枪都开火了,五分钟后,火力连到了四面外的山上:“那是第二十旅和我们团的主力,已经和敌人打过了。 这是XX船长告诉我们的。 “(郭燕玲:《延肃崖战役回忆》,1940年6月)。
这个第二十旅是曾支队的第五旅。
从郭营长的叙述来看,第二营先发制人,然后第五旅和进入三岔口的日军开火。 按照“引诱敌为任务”的既定部署,五个旅“一步一步地抵抗、撤退”。
其实,第五旅与其说是“引敌”,不如说是“示弱”,因为这条路是南方通往银坊的唯一主干道,也是日军的既定路线。
事件发生后,驻蒙古日军司令冈部在日记中写道:
在Yansu Cliff附近的战斗中,“他面前的敌人似乎是一支装备简陋的土耳其民兵,几乎用步枪和手榴弹作战”(“冈部直三郎将军的日记”,1939 年 11 月 8 日,日本芙蓉书房出版,1982 年)。 以下简称“冈部日记”)。
冈部日记所描述的显然不是八路军的主力,也不是八路军的主力,“装备简陋的地方民兵”,或许就是第五旅的真相。
此时,沿西山向南推进的日军正在与第3团第2营激战。
从地图上看,此时第二营所占据的阵地应该是燕肃崖西北、商**以西的849高地。 当年北道神叫北道神沟,是燕肃崖北边的一条东西向的河沟,西端是莘庄。
图06-2 1:50,000延崖附近地图(1958年航空测量)。
三分球的记录是这样的:
第三天拂晓,在白石口入侵银坊的敌人果然已经进入并占领了商**,其先头部队同时占领了燕肃崖。 同时,由于南岛神以北高地上的三个团二营被敌人发现,敌人立即向该营发起攻击,该营守住高地与敌人作战。 “(《山察哈冀军区第三军师司令部扫敌战役总结报告》,1939年12月27日。 以下简称:第三师的《战斗概要》)。
在第 2 团第 3 营的南边是紧随其后的第 2 团。
日军在与第二营作战的同时,夺取了延苏崖和西南高地,以及河谷东部的有利阵地,战术素养还很强
当时,敌人已经推进到延宿崖以东的主阵地,我2团先头梯队营的前锋连当时也已经推进到南岛神东北的低地,正在向延宿崖西南的主阵地推进。 第2团主力被困在不利地形中,进退两难,敌人的炮火也同时不断开火。 ”
第2团的伏击阵地是延苏崖西南615高地,被日军提前占领,部队在行军途中遭遇日军,形势不利,与第3团第2营的联系也被切断。
当时已经是7点钟了,由于道路和时间的困难,第1团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而西流水第3团的主力也因情况不明而尚未进攻。 (第三师,“战斗总结”)。
从这个角度来看,3日早上7点,当燕苏崖西侧打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东侧的第一、第三组还没有开始。
这个时间,被陈正祥的日记所证实:
7时许,我团在延苏崖以东部署阵地。 ”
一组离得很远,为什么第三组没有动静?
究其原因,可能是三个军团最初奉命“从银坊出发,集结银路台,占领此地以西的高地”,但后来又因为山难,奉命占领西流水以西的高地。 (第 1 师,“战斗细节”)。
银路台和西柳水分别位于张家芬的东南和东北,两地山路相距10多公里,三个团可能因阵地变换而耽误了时间。
第一团冲到燕肃崖以东后,陈正祥“立即命令熊副团长率领第三营返回燕肃崖以北的三岔口和尚**以东的小高地”(陈正祥日记),切断了日军的退路,完成了既定任务。
第三师团的《战记》证实了陈正祥的日记:
八点钟,一个团已赶到指定阵地参战,在顶端和三岔口猛烈攻击敌人,敌人已被切断。 ”
此时,三个军团的主力已经向燕肃崖以东推进,包抄敌人,四面作战激烈。 ”
此时,河谷由北向南,第一团在三岔口、山顶和东侧的山区与敌人激战,第二团在燕肃崖西南与敌主力激战615高地,第三团占领燕肃崖和张家芬东侧的山区, 并开始向河谷以西的日军施压。
辻村的主力被围困,仍在顽强抵抗。
大地在颤抖,空气在燃烧。
动物是凶猛的。 被困的野兽仍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