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出自《JIC投资观察》,作者:李昊。
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接后经济复苏之年,我国经济呈现“波式发展、曲折前进”的复苏态势,全年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成功实现了年初设定的5%的增长目标。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2022年基数相对较低,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仅为41%,仍低于潜在增长区间,表明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 对此,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经济面临的四大困难和两大挑战,即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薄弱、风险隐患仍多、国内周期受阻、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
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无疑是2024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中国实际GDP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iFind,建设投资研究院。
01.预计2024年经济增长将达到5%
展望2024年,随着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微观主体预期的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复苏态势,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仍有望设定在5%左右,更有可能在没有意外冲击的情况下实现。
首先,预计2024年消费将继续保持温和复苏模式。
在疫情防控优化后需求集中释放、2023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的推动下,2023年以来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是“三驾马车”中增长最快的。 但剔除基数效应后,社会零的两年复合同比增长率仍仅为34%,不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一半,汽车等耐用品消费和代表中低收入群体消费的限额以下商品消费滞后,反映疫情“疤痕效应”依然存在,消费整体复苏仍较弱。
社会零消费总额和商品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iFind,建设投资研究院。
展望2024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改善,消费将继续温和复苏。 但由于国内结构性就业压力仍较为突出,短期内收入增速可能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趋势水平。 加之房地产市场疲软带来的“负财富效应”持续出现,消费信心的恢复和超额储蓄的释放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由于低基数效应消退,预计2024年社会零的名义增速较2023年(约5.)略有下降。约5%),但实际复合增长率有望在两年内加速至6%左右。
其次,预计2024年投资将保持韧性。
2023年,由于房地产下行拖累加剧,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减弱,累计同比增长30%,比2022年下降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 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9%,这仍然是投资方面的主要驱动力。 2021年以来,快速增长的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同比增长65%,增速比2022年低2%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分项投资同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iFind,建设投资研究院。
展望2024年,楼市疲软或将持续,在疲软预期下,居民购房空间和增杠杆意愿仍不足,需求端触底反弹格局难以改变。 不过,近期一系列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措施(房企融资“白名单”和“三不低于”等)将在2024年逐步实施,房企融资侧压力将得到改善,尤其是房地产“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仓应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望为房地产企业融资开辟新的增量空间。行业发展。因此,虽然2024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可能仍为负值,但预计降幅将收窄,全年增长率预计在-7%左右。
制造业投资方面,出口和房地产需求疲软或对部分制造业企业的资本支出构成压力,2023年盈利下滑的滞后效应和相对较高的基数也将制约制造业投资。 但从库存周期来看,2024年上半年或将迎来企业从“被动去库存”向“主动补货”的阶段过渡,PPI也可能由负转正,因此制造业投资仍有望运行弹性区间,预计年增长率在7%左右。
基础设施投资将在2024年发挥关键作用,对冲房地产的低迷。 2023年第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形成的实物工作量将主要体现在2024年,这将形成对基建投资韧性的更强支撑,同时,财政政策也有望进一步加大力度,为基建基金提供更明确的支持。 预计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以上。 整体来看,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在55%-6%范围。
第三,预计较低的基数将推动2024年出口同比由负转正。
2023年,我国出口将无法保持2021年以来的高景气格局,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将由正转负,累计同比下降46%。
从出口区域结构来看,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大幅下滑,而2023年增速较快的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将逐渐减弱,增幅主要来自对俄出口的高增长。
展望2024年,虽然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结束,但国际经贸增速放缓、金融环境收紧的滞后效应不容忽视,全球产业链重组和发达经济体“脱钩断链”对中国的影响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外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但2024年出口小幅增长将主要在于高基数效应的消退,这使得出口同比增速更有可能由负转正,预计年增速在3%左右。
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iFind,建设投资研究院。
第四,结构性就业压力有望改善。
2023年以来,以高校毕业生等年轻人为代表的结构性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造成我国结构性就业压力上升的最重要因素是,由于疫情三年的反复冲击,作为吸纳就业主力的民营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难度加大,防疫转型后仍需复苏。
同时,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也容易出现结构性就业矛盾: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高等教育课程和教育机制难以快速匹配市场需求,存在“用工缺口”和“就业困难”; 对于中低端工人来说,劳动力需求的下降也会导致工作岗位减少。 此外,2021年以来,教育培训、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等具体行业监管政策密集出台,不仅规范了行业发展,对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望2024年,受中长期结构性因素和短期冲击影响,我国就业形势预计会相对复杂,尤其是结构性矛盾仍可预期,但促进就业稳的有利条件也在积累和增多。
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02.通胀支点可能会小幅回升
中国2023年的通胀整体将弱于预期。 一方面,由于猪肉**大幅下跌和终端需求恢复的平坦斜率等因素,CPI趋于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海外主要央行加息、2022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PPI普遍回落。
2023年CPI同比运行将呈现先高后低的态势。 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受基数较低和疫情防控平稳过渡后短期消费快速回暖支撑3%。但随着后续基数上升、消费复苏放缓、猪肉下滑带动食品意外下滑,CPI同比运行中心持续下行,全年同比增长率为02%、1.低于2022年同期8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食品** 多个超季节性下降是导致 2023 年 CPI 低于预期的主要因素。 在主要类别中,月均值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其中低于0超过5个百分点的是肉类、鸡蛋和新鲜蔬菜。
究其原因,一是需求在2023年一季度集中快速释放后,后期有所回落,整体复苏温和; 二是疫情防控平稳过渡后,大部分食品供应有所增加,除年中极端天气扰动外,2023年大部分时间天气状况将较好,总体利好供应侧; 三是生猪周期没有如期启动,猪肉供应相对充裕,严重拖累了食品和CPI的涨幅。
除了食品的拖累**,对非食品项目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非食品类的环比增速仅超过历史平均水平2个月。 此外,从两年复合累计平均增速来看,全年非食品分项中只有交通通讯、其他商品及服务略高于疫情前水平,其他项目略好于2022年,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中国CPI和PPI的同比趋势。
资料来源**:iFind,建设投资研究院。
2023年,PPI同比继续运行负值区间,累计同比上涨-3%,较2022年下降7%1个百分点,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中,累计生产资料同比减少39%,累计生活资料减少01%。从主要品类来看,大多数工业产品同比趋于最佳,两年平均增速喜忧参半。 其中,从同比来看,化工原料、黑色金属材料、建材、燃料动力率先下滑;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燃料动力和有色金属材料领涨,黑色金属材料、建材、化工原料较多。
拖累PPI同比增速难转正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方面,年度PPI同比为**1%,形成高基数。 另一方面,受持续高利率影响,全球需求趋于下降,带动大宗商品**走弱。 2023年。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平均为。 3% 和 479%,呈持续下降趋势; 从经合组织领先指标来看,2023年以来,经合组织G7国家综合领先指标一直低于100,下半年改善速度有所放缓。
展望2024年,经济内生动力将得到巩固和加强,政策端将加强提效,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实际增速将逐步接近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 在低基数效应和加速复苏的双重力量推动下,国内通胀有望回升。
虽然2024年一季度外需景气度可能仍处于低位,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减弱,但预计随着海外各大央行二季度后开始降息,需求和**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振。 在中性情景下,预计2024年2月CPI同比将重回正区间并缓慢上升,累计年增长率在1%左右; 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PPI同比转正,全年运营中心预计在0左右5%。如果消费者需求和房地产投资的复苏幅度超过预期,两者都可能进一步上升。
在CPI方面,从近年来各分项的同比影响效应来看,肉类、鲜菜,尤其是猪肉类食品项下的影响较大。 2023年以来,猪肉**持续下跌,仅在7月中旬至8月,到12月,全国猪肉平均价格较2022年底已超过25%**。 本轮生猪周期与前几轮的区别在于,生猪供应持续改善,供给下行弹性较以往较弱,而需求不明显,导致供需失衡。
2024年猪肉需求或将持续保持稳定,供应或将企稳甚至小幅回落高位,考虑到肥母猪数量领先猪价约3至4个季度,而前者在2023年前10个月中有9个月环比萎缩,猪肉仍有可能在2024年。 但鉴于本轮清仓程度不如前几轮,可繁殖的母猪和猪数量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实力有限。
PPI方面,制造业有望在2024年开启新一轮库存周期,库存补充或会带来需求超预期的拉动效应。 如果以工业成品库存的同比数据作为库存周期划分的依据,同比上行补充库存,同比下行去库存,那么自2000年以来,总共经历了6轮库存周期,时间跨度约为40个月。
从近年的走势来看,两年的同比平均增速分别在2022年4月和6月达到峰值,在分别于2022年4月和6月达到峰值后趋于回落,并分别在2023年7月和8月触底**。 截至2023年7月,本轮盘点周期的时间跨度已达43个月,大致与进入新一轮盘点周期的时间相当。
基于PMI中的产成品库存和按行业划分的工业企业库存,近年来整体库存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库存补充的可能性较大,但受基数因素扰动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两年平均和四年平均增速仍偏离近几年的低水平, 说明当前库存的绝对规模还没有降到足够低的水平。
当前市场较符合未来开启库存周期的预期,但在开工时间和市场高度上仍存在一些差异。 库存周期是否开始,供给和需求都很重要,需求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中长期的关键因素,供给和库存是相对被动的短期因素。
未来,PPI将继续同比反弹,考虑到它普遍略微领先于库存周期约四分之一,并且自2023年年中PPI触底以来将继续**,更有可能在2024年修复上行,并在年中转正。 如果历史经验继续下去,预计2024年将开始略微全面的库存补充,这取决于需求复苏的力度,而未来趋势将呈现更多的结构性分化。
03.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科技发展迅速,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从需求端来看作为14亿多人口,人均GDP达到1在2万多美元的超大型经济体中,中国拥有普通国家所没有的超大市场优势。 随着国家将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和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提高到更重要的水平,未来超大规模市场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
在消费领域,经济总量的增加与消费率的提高相结合,导致我国消费市场的扩大,消费对短期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加。 居民消费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品质升级的特点,消费场景日趋丰富,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同时,消费市场日趋成熟,对国内企业品牌建设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在投资领域,无论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的发展,还是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都存在巨大的投资潜力。 不仅如此,中国还具备将这些投资潜力变为现实的必要和技术条件。
在科技创新领域,超大规模市场加速了新兴技术的产业转型进程,这在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5G等领域更为明显。
在对外经贸合作领域,超大型市场对外商投资企业具有吸引力,有利于对冲脱钩断链风险。
从供应端来看中国雄厚的工业基础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世界上工业品类最齐全的工业化国家,中国具有较高的运营效率、较强的产业网络扩展性和综合创新能力,具有快速灵活、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抵御外来冲击和外部风险的韧性。
中国深深植根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已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关键组成部分。 一方面,中国在传统产业方面有很深的积累。 长期以来,我国在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家电制造、路桥建设、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虽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一些行业已经溢出到周边地区,但作为产业体系的“基础盘”,中国在这些领域仍然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我国在新兴产业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领域的产能迅速扩大,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技术水平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梯队。
展望2024年及以后,借助良好的基本条件,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可以在五个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带动投资边际产出继续稳步增长,资源环境压力逐步缓解; 二是进一步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要素精细化配置和产业数字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 三是经济发展支撑将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关键核心技术被他人控制的局面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四是共享普惠的分配体系逐步形成,可以创造更充分的就业机会,中等收入群体将不断扩大,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实现“达峰”,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注:由于北方部分地区进入四季度后会受到天气因素的扰动,本文将以三季度各行业产能利用率为基准,作为最新产能的基准。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 市场是有风险的,投资者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