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勤斋,文物盗贼,已婚一个年轻的妻子,与婆婆暧昧,死在异国他乡。
他在国内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但在西方人眼中,他是一个文化继承者。 在一些人眼中,他的所作所为几乎是一个僧侣,但他总是坚持自己的信仰,为自己辩护,并相信他正在尽最大努力保护文化遗产,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陆勤斋:古董盗贼还是爱国商人? 陆勤斋是**年间最有名的古董商,但他在国内收藏家中的口碑并不好,经常被贴上“文物盗贼”的标签。
据统计,**期间在海外流失的1000多万件文物中,有一半是他转让的。 其中,包括唐太宗昭陵的六匹马、萨鲁紫、拳毛,这些由他出售的文物,至今已被全球200多家博物馆收藏超过160万件,而且都是珍品级的。
这些文物的购买对国家来说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要收回了。 1957年,卢荣枝在瑞士去世,他的去世让很多人感到悲痛。
然而,他的评估仍然没有定论。 他是一个复杂的人,虽然他在国内发了大财,但他也用它来资助国内的抗战。 他原本是商人,是雇佣兵,但也无偿为国家捐赠了几件宝物。
或许,这是陆秦斋对自己最有力的辩护。 他的一生充满争议,但他的人生轨迹却值得我们深入**。 陆勤斋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陆家渡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本名陆焕文。
陆焕文成长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动荡之中。 他的父亲沉迷于鸦片和赌博,放弃了务农,加剧了家庭的贫困。
陆勤斋的童年注定是艰辛的,母亲因疲惫和父亲的去世而离开了他,他成了10岁的孤儿。 幸运的是,他的远房表弟愿意收留他,给了他一个住处。
在篱笆下的生活中,陆勤斋学会了如何照顾别人,努力工作。 这段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让他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机会。
卢勤斋15岁那年,张家二儿子张靖江,钱有势,为了避外险,被父亲安排去法国任职,只收了22岁的陆勤斋当佣人。
张靖江骨子里有一种强烈的叛逆情绪,整天想着推翻清廷,推翻封建制度。 虽然周围的人都担心,陆勤斋也极度害怕,但他毅然决然地跟着张景江,踏上了出国之旅。
这是陆勤斋第一次有机会出国,外面的世界太美妙了,他不止一次想过在这里安顿下来。
除了在巴黎工作外,张景江还创立了快递公司,经营中国丝绸、茶叶、瓷器和古董。 陆勤斋被安排负责店里的古董生意,虽然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古董,但通过每天仔细观察,他逐渐对这些古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向张靖江表达了从零开始学习的想法,张靖江非常高兴,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 在得到张靖江的指导后,陆勤斋从学徒做起,除了学习古董,还学习了英语和法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张靖江遂将他提拔为掌柜,让他负责古董生意。 陆勤斋的勤奋和才华,不仅帮助张靖江实现了他的愿望,也让张靖江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仍然关心国内形势的变化,经常与孙中山等志同道合的人保持联系。
张靖江在法国赚了大钱后,把这些收入的大部分捐给了国内的救国运动。 辛亥革命爆发后,张敬江决定回国。
由于对革命事业的杰出贡献,张靖江赢得了“革命圣人”的美誉,成为国民党四元老之一。 与此同时,在法国做生意的陆勤斋生意兴隆,他选择留在法国专心做生意。
从此,陆勤斋的国籍和利益选择开始向商业利益倾斜。 1908年,有了经济基础,陆勤斋开了第一家古董店,叫来源公司,意为远道而来的古董。
为了拓展自己的事业,他决定给自己包装,这时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陆勤寨,西方人称他为Ct.loo。
卢先生热衷于开一家古董店,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古董市场非常繁荣。 随着清朝的灭亡即将成为事实,那些曾经身居显赫地位的皇室贵族一时间失去了经济。
为了维持生计,他们纷纷出售自己的古董收藏品,这些古董的售价远低于实际价值,国内古董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那些年,陆勤斋每年都会回国买货。 他鉴赏古董的能力独树一帜,几乎从不错过任何一个节拍,这也让他每次回国都能以极低的**价格大量购买文物,然后运往国外出售。
不久之后,鉴于古董数量庞大,扩大业务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1912年至1915年,陆勤斋与上海知名古董商吴启洲合作,创办了鲁武古董公司,成立于巴黎,一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当地古董店、最辉煌的民营古董出口公司。
同时,陆勤斋还不断在国内收购大量古董,并将这些古董存放在鲁武古董公司,暂时成为“仓库”。 但由于当时欧洲国家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偏好低于日本文化,大量文物无法出售,积压严重。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也给卢的生意造成了严重的挫折。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陆勤斋的创业步伐,反而为他后来的生意爆发积蓄了力量。
正如佳士得国际拍卖行高级副总裁Laura对他的评价:“他是第一位了解全球市场的古董商。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卢将注意力转向了崛起的美国,并说服吴与他一起在纽约麦迪逊街和37街的拐角处开了一家古董店。 中国艺术和文化在这个时候突然风靡一时,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陆勤斋的努力。
他举办了许多关于中国文物的展览和学术研究,并创造了“中国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等新术语,使中国文化更容易被西方人接受。
由于这一系列措施,前期积压的文物被贤购,陆勤斋每年还是回国购买民间珍宝,尤其是散落在民间的民宝,他从盗墓贼那里搜寻和购买佛像和壁画。
此外,他还收藏了大量的瓷器、古玉、青铜器、书法、绘画和水墨珍品等,每次回国,他的包里总是满满的。
张靖江与陆勤斋的关系,让陆勤斋在一等班的严格监督下,成功运送了一大批文物。 虽然当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文物出口的规定,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陆勤斋的行动。
通过在国内市场收藏古董,陆勤斋积累了大量的收藏和客户。 他提供的商品种类公道,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客户,赢得了“古董教父”的美誉。
在此期间,陆勤斋向国外运送了大量文物,给国家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最著名、最具争议的文物是国宝“唐太宗昭陵六马”。
在唐朝太宗陵墓中,雕刻了六匹前战马,放置在陵墓两侧,与他一起埋在地下。 这六匹战马被尊为“六匹马”,日夜守护着唐太宗,成为陵墓的一部分。
然而,在1914年,列强想将“六马”从墓壁上剥离,并准备将它们偷运出境。 但由于各种原因,这并没有实现。
随后,“六马”落入军阀之手,经过多次易手,最终落入陆勤斋之手。 作为国宝,“六马”备受瞩目。
然而,陆勤斋要把这些文物“光明正大”运出去并不容易。 于是,他决定破坏神器的完整性,并尝试以这种方式获得幸运。
然而,他的计划最终被发现,并缴获了四匹“六匹马”。 其中,萨鲁子和拳头毛被运出中国。 1916年,这两匹马被运到美国,被陆勤斋以极低的价格赠送给50,000 美元被卖给了宾夕法尼亚大学。
今天,这两匹马在大学的博物馆展出。
陆勤斋独树一帜,凭着他的毅力,他多次向中国索要古董,但都没有成功。 他不怕困难,为整个中华民族找古董问题,这就是他的陆勤寨。
1920年,40岁的陆勤斋决定投身于商业,特别关注巴黎的发展。 他梦想着在巴黎市建造一座中式建筑,供这位古代导演的事业使用。
巴黎城在规划和管理上非常严格,但陆勤斋并没有阻止这一点。 1926年,他以一大笔钱买下了拿破仑三世的豪宅。
三年后,他设法将其改造成一栋五层高的鲜红色建筑,带有地下室。 他将其命名为“红楼”,而当地人则亲切地称其为“中国卢浮宫”。
这座建筑是中国5000年文化的缩影,拥有丰富的室内珍宝和大量的国宝,极为罕见。 地下室陈列着各大石窟的佛像等珍贵物品,上层陈列着精美的壁画、花鸟物品、漆画、浮雕、从印度等地进口的外国文物。
为了推广红楼的文化,卢先生分别于1934年和1935年在巴黎和伦敦举办中国青铜器和文化玩具展览,以推广红楼的业务。
然而,在1937年,当国内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时,陆勤斋觉醒了民族意识,他动员全体员工捐出数千法郎,在日内瓦拍卖行出售了9件珍宝,将所有收益捐给了中国。
从那一年起,陆勤斋每年偷偷给老家寄2000美元,却一直没有署上真名。
1938年,陆勤斋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赞助了伦敦的中国文物展览,还为美国医疗救助协会提供了资金支持。
然而,1948年7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陆勤斋准备多年并打算再次出海的342件文物在中国被截获,其中包括一尊春秋末期的牲畜雕像,现为上海博物馆的珍品。
从那以后,陆勤斋再也没有机会将文物运走,他上海分公司存放的大量重要文物也被没收,同时,他之前建立的“帮凶”团伙也被击毙。
陆勤斋的古董生意也渐渐走向夕阳。 据统计,从1915年开始,陆勤斋30余年不断向外界转移,通过自己手中的文物数不胜数,仅在他亲自在纽约举办的两次拍卖会上,就卖出了2800多件文物,而在巴黎的一次拍卖会上,他卖出了3000多件青铜器, 雕塑和玉石。
随着红楼展出的众多文物,陆勤斋在个人和公司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时,鲁武古玩公司很多员工都拿到了丰厚的分红,一个小股东的年度分红甚至可以超过琉璃厂的年总收入。
然而,在1950年,Lo选择退休并清算纽约分店,回到巴黎的总店。 几年后,他将商店的生意转让给了别人,但把红房子留给了女儿。
直到2006年,红房子才被拍卖为家庭财产。 他于1957年因肺癌去世,享年77岁,但他再也没有回到他渴望的故乡。
陆勤斋的古董生意帝国是历史,不是因为他没有继承人,而是因为他没有继承人可以托付。 他的生活和家庭也充满了争议。
当他在巴黎开设第一家商店时,他遇到了一家帽子店的老板娘奥尔加。 因为店面紧挨着,所以经常在开店和关店时相遇,两人被对方吸引,慢慢坠入爱河。
玛丽·罗斯·奥尔加比陆勤斋大四岁,两人谈恋爱时,似乎对一切都有相同的看法。 然而,奥尔加并不是普通的单身女性,她曾经是一个在豪门打工的保姆,但她在19岁时被男主人**生下了一个女儿玛丽·罗斯。
男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一直把奥尔加当情人,为她开了一家帽子店,以掩盖真相。 此时,奥尔加的心思完全被眼前的中国男人陆勤斋所吸引,但为了保护帽子店,与陆勤斋保持联系,她大胆地提出让女儿嫁给陆勤斋作为掩护。
陆勤斋答应了这个荒谬的求婚,两人30岁结婚,之后生了四个女儿。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陆勤斋与奥尔加保持着特殊的联系。
陆勤斋的四个女儿对玛丽的态度,从最初的嫉妒变成了后来的明目张胆的行为。 在玛丽怀孕期间,他们表现得更加肆无忌惮。 奥尔加和女儿一家生活了很久,仿佛成了这个家的女主人。
她掌管着陆勤斋的生活,插手家里的事务,这让玛丽很苦恼。 玛丽逐渐意识到她与奥尔加的真实关系,并与她的母亲对峙,但奥尔加是有道理的。
陆勤斋忙于事业,对这一切视而不见。 最终,精神压力使玛丽精神抖擞**。 她的婚姻从来都是**,现在她生病了,她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甚至当她稍微清醒一点的时候,她也不再提出离婚的念头。
既然这段婚姻是**,那就让它继续下去吧,她的生活只能这样。
与玛丽的四个女儿相比,陆勤斋的女儿们可能会感受到父亲的冷漠。 因为陆勤斋从来不教他们古董知识,从来不教他们中国文化,甚至不教他们中文,更不让他们继承自己的财产。
所以,直到今天,陆勤斋的后代除了他们的中国血统之外,几乎与中国没有任何联系。 关于他晚年最大的愿望,他希望回归本源,哪怕只回过一次中国,但此时的他在国内却不断被骂,甚至被很多古董界人士视为中国收藏界的耻辱。
他曾为自己辩护,反对外界的评价:“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与其强行把佛像留在中国,成为商品的工具,遭受盗窃和破坏,不如把它们妥善保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作为活生生的文化使者。 ”
二十世纪初,陆勤斋无法准确认识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文物的下落,所以说他“为了拯救中华文化而丢了文物”,似乎有些不准确。
不管是什么原因,陆勤斋的所作所为无疑对我国的财富和文化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比如南北朝后期的佛教艺术和思想纪念碑,现在陈列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一角,就是被陆勤斋卖给了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再比如商代青铜方威身,被誉为商代青铜器巅峰之作,也是因为陆秦斋,让中国**经历了很多麻烦,但好在这件文物后来被大笔钱买回,还回了祖国,避免了国家的经济损失。
尽管如此,晚年的陆勤斋也试图为自己做一些救赎。
他捐赠了许多顶级文物,包括被马卫都誉为“五代真宝”的菩萨画,以及在河南洛阳出土的战国青铜“黑子锅”。
虽然很多人认为他买卖文物是一种合理的商业行为,但实际上,他是这些国宝流失的根源之一,这让他在最后一封信中深感羞愧。
然而,多亏了他,许多文物被保存至今,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它们的辉煌。
陆勤斋心中的平衡,就是利益与国家的抉择,他的行为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在商界,他无疑是成功的,但在国家层面,他有一些遗憾。
不是利益和爱国主义不能共存,而是需要及时权衡。 或许对于像陆勤斋这样的商人来说,先赚钱后爱国是一条路,但真正爱国的人,永远相信国家是他们最大的利益,也是他们唯一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