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现代物流报,记者孙辉、罗莹,综合报道
五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强势活跃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和提升。 2024年初,长三角地区将加快实施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培育新的优质生产力,为未来发展积蓄新的势能。 紧跟整合、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培育和发展新型优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 是长三角加快建设强势活跃增长极,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长三角加快培育优质生产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实施
人工智能项目集中开工,半导体芯片项目密集落地,新能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2024年初,长三角地区将加快实施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培育新的优质生产力,为未来发展积蓄新的势能。
新兴产业项目陆续落地
1月20日,鑫盛半导体射频滤波芯片项目在苏州高新区开工,引进高端半导体芯片项目先进生产线,建成后将实现年产36亿片射频滤波芯片。
不仅是苏州,长三角地区也在年初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2024年,江苏省重点项目清单共安排510个项目,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86个,占比近40%,同比增长25个7%。
浙江省新增2024年实施类重大产业项目90个,省级重大产业项目24个已提前获批,其中半导体、新能源产业项目一批。 今年安徽省首批460个重大项目中,十大新兴产业项目253个,占比55%。 “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实施,是长三角地区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的需要,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努力。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周忠云说。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政策供给也在发力。 近日发布的《上海市促进新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新品质生产力,推动新一代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能力。
日前印发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源泉。 加强核心要素供应,为人工智能创造最佳支撑。 到2027年,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将超过3000家,营业总收入将超过10000亿元。
上市公司纷纷倒闭
多家上市公司也纷纷选择在长三角地区设立高新技术项目。
1月3日,热管理龙头企业三花智控宣布,将加大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计划投资50多亿元建设未来产业中心项目。 拓普集团近日披露,公司计划投资50亿元,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
近日,灿瑞科技全球芯片研发中心项目落户上海市普陀区,总投资6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智能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封装测试等方面的研发能力,加强产学研布局。 “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投资。 “灿瑞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灿瑞科技将在科创板上市,上市后募集资金近20亿元,公司随后计划投资11亿元用于芯片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包括部分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投入。 “研发是打破同质化低价竞争的关键因素,未来行业将继续保持研发第一的状态。 上述负责人表示。
进一步形成发展合力
专家认为,长三角地区在发展新素质生产力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下一步应进一步协调发展,形成合力。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亮建议,长三角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做好合作分工:一是从市场导向机制和宏观政策层面,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发展新型优质生产率的集群效应; 二是从产业集群宏观角度考虑长三角新品质生产力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各地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三是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要更好地促进产业梯度转移,避免产业空心化等问题。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主席白文熙建议,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此外,我们将加强新品质生产力的市场需求开发,拓展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为推动长三角地区新生产力全面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数字化转型,建立创投生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培养。 周忠云说。
*:上海**日报。
作者:闫锡萌.
观点
GDP总量超过30万亿!今年科技和产业的重点是什么?
占全国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长江三角洲交出了去年的成绩单。
根据三省一市工作报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去年分别实现GDP472万亿元,1282万亿元,826万亿元,471万亿元,总规模3051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4%2%。
在今年的工作布局中,科技创新和现代工业是重中之重。
上海市市长龚政在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要制定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重点合作事项落地,全力推动外资进沪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加快完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G60科技创新走廊和沪宁产业创新带。
区域协同创新加速
2023年11月30日举行的长三角深度推进融合发展座谈会从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其中一是长三角地区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对于2024年科技创新的重点,**三省一市工作报告也列举了具体措施。
2023年,上海研发支出预计占GDP的比重4%左右,上海已将这一比例目标设定为2024年的45%。针对今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上海提出深化基础研究试验区建设,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研究。 同时,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导向,引导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向早期、小型、硬科技投资。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3约2%的江苏出台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计划,并实施了加强基础研究的行动。 今年,江苏提出建设以全球影响力为牵引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人才等战略支撑。 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领先发展,加强围绕太湖、南京、徐州的“三大科技创新圈”建设。
浙江提出,今年要聚焦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进一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3年,安徽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设施平台功能不断增强,量子信息、聚变能、深空探测三大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安徽提出要把科技创新的更多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例如,在集成电路、工业机床、智能成套设备、基础软件等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项目均已落地。
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显示,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方面,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仍居全国第一,江浙也位列全国第5、第6位,安徽升至全国第9位。 从研发投入来看,2021年,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将达到84221亿元,占全国30%以上(301%)。
报告编委、中国科学院发展战略技术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宣朝晖告诉记者,目前,长三角已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共同体,区域内有13项指标占全国30%以上, 即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研发人员数量、研发研究人员数量、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企业引进技术支出。企业消化吸收支出、发明专利所有权、发明专利所有权、新产品销售收入、装备制造业务收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以及国际技术
工业体系怎么做
自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以来,产业一直密切配合。 推进了8个重点产业链,包括补充、巩固和加强链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3和1 3。
1月27日,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龚政表示,将着力加快建设“2+2”+“3+6”+“4+5”的现代工业体系,继续提高经济总产值,大力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
其中,“2+2”是两个集成和两个转换。 一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二是各行各业,尤其是上海传统产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 “3+6”首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上海高原三大上海解决方案。 “6”是指上海六大重点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
全部13个区市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个66万亿元,占地区GDP的36%3%。江苏今年还明确,将高标准打造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级重点集群,着力打造世界级新型电力装备等世界级高端装备等国际先进、航天领先集群。
数字经济和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2023年重点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将增加141%,带动总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加36家9% 和 211%,增速高于所有投资。 今年,浙江还将着力建设现代工业体系。 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带动下,大力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1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程。
近年来,以汽车和新显示器为主导产业的安徽,将在2024年扩大汽车“第一产业”。 支持汽车“安徽军”做强做大,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培育和吸引重点领域优质零部件企业,完善整车零部件企业制度化对接平台,引导传统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转型。 加快新兴产业展示和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
安徽社科院研究员林飞分析,在双循环新格局下,长三角地区将发挥自贸区优势,发挥区域协同优势,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出口产品; 对内,深化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协同,深化产品内部分工合作,构建统一市场,提升产业链韧性,增强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近年来,除了江浙沪等地创新速度较快外,安徽的科技创新水平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合肥的产业转型升级处于领先地位,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合肥的整体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准确把握了产业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我们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伏等新兴产业。
*:第一财经。
作者:金冶子。
声音
上海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教授曹建华:
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进行创新,作为典型的新品质生产力,如果技术上有大规模的突破,能够成功市场化,那么产业转型和社会财富增长的作用就非常明显。 上海是重要的战略研发基地,拥有丰富的实际场景,所以应该有更多的实力和条件去做这些事情。 支持高校教师参与技术持股、管理、成果共享,鼓励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和解决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和新的考核机制,进一步助力“生产”一体化、“生产一体化”、“生产”一体化 教育与研究“在科学技术领域。
刘亮,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长三角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做好合作分工:一是从市场导向机制和宏观政策层面,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发展新型优质生产力的集群效应; 二是从产业集群宏观角度考虑长三角新品质生产力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各地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三是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要更好地促进产业梯度转移,避免产业空心化等问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常委、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
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参与科技创新发展,结合现状设立科技型企业,使一批先进科技企业在这些领域得到帮助、扶持、留用、引进,从而夯实上海科技型企业的产业基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韩大东:
在2024年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着眼于2025年和2027年。 要从未来的角度看未来,要从全国的角度看行业的发展。 如何体现上海的新型优质生产力,体现在上海的功能定位上。 三年前,我们开始规划长三角的分工合作,比如说各城市能否在产业链上合作打造一个工业机器人,最终形成一个链条。 我们关注的创新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对某个螺丝螺母的具体提炼,让整个产业链既有自主性又有安全性,具有高度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阅读:
长三角高质量融合区域创新协同新突破
为进一步落实《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和《三省一市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加强对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的跟踪、监测和引导, 2024年1月,上海科学院、江苏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浙江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联合发布《2023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报告》)指数报告,以提升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源头为契机,在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源头的支持下长江三角洲高质量融合发展
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点(基期)上升到2022年的262点48点,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达到1117%,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 从5个一级指标的变化来看,成果分享指标增幅最大,从2018年的159个增幅最大2022 年提高 24 分至 443 分26点,年均增长率29点17%;其次是资源共享指标,该指标从2018年的197上升51 分至 277 年 202214点,年均增长率8点84%;三是创新合作指标,较2018年的133有所上升2022年,33点上升到186点28点,年均增长率8点72%;相对而言,产业联动和环境扶持这两个指标的发展增速略显缓慢。 此外,在三省一市41个城市排名中,上海继续发挥带动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创新融合的引领作用,其次是杭州、南京、苏州、合肥,成为长三角地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枢纽。 在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成果共享、产业体系布局等方面,长三角已经走出了发展的“加速”。
一是创新资源融合加速。 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个23%,接近 07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区每万人拥有76名研发人员20人年,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长三角共享大型仪器数量已达4万余台套,价值超过522亿元,为推动开放式创新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人、资、物的加速融合,为三省一市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是加快科技融合。 长三角地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达到27916个,比2018年增长50%,41个城市全部深度参与区域科研合作网络。 长三角地区专利转让件数达35504件,合作发明专利件10640件,同比增长3件55 次和 177次。 三省一市之间的技术合同营业额达到186345亿元,比2018年增加419倍,占三省一市全部技术合同成交额的1396%。同时,三省一市所有技术合同的营业额占全国技术合同营业额的27%94%,与2018年相比,这一数值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三省一市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为辐射驱动的国家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产业创新加速推进。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润4661亿元,比2018年增长34%32%,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利润的1 4。 长三角国家高新区企业工业总产值为83,69017亿元,比2018年增长62%63%,占国家高新区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近30%。 截至2023年9月,长三三省一市地区上市公司跨区域投资企业数量已达5389家,其中上海投资企业数量最多,占江浙安在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投资。 15% 和 3696%。一大批链主力企业围绕三省一市的发展开展合作分工和强链协同,孵化了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长三角跨区域资金流动为三省一市提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协调的重要动力, 并逐步形成了以资金链为主导的多链协同模式。
*:长江晚报。
现代物流新闻(2024 年 2 月 19 日,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