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养猪企业过得很艰难,由于生猪价格低廉,很多养猪企业都遭受了重大损失。 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1月20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允许进口符合相关要求的俄罗斯猪肉产品。 加上今年年初不久的1月12日解除禁令的比利时猪肉,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增加了两倍。 看到这个消息后,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猪肉现在供过于求,就要开放这两个国家的进口?
其实这背后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首先,这是为我们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和进一步放水铺平道路。 从最近的政策来看,今年我们肯定会加大放水力度。 同样在1月20日,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为市场提供流动性1万亿元。 要知道,去年3月和9月的两次降准都是025个百分点。 今年,不仅存款准备金率仍然下调,而且还为05个百分点,可见今年的降准幅度大于去年。
既然决定放水,就一定是把CPI压在可控范围内,以免限制我们政策发挥的空间。 所以这个时候,猪背负的清单很重,背负着降低CPI的光荣使命。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当有关部门有抑制通胀或放水的想法时,就会放出一些猪肉进口,这样猪肉就会迅速被压制,进而降低CPI。 毕竟,猪肉在我们的CPI构成中占有相对较重的比例。 我们现在处于这种情况,所以开放从两国进口猪肉是合乎逻辑的。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国家希望以这种方式支持俄罗斯。 几天前,俄罗斯的猪瘟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即使在去年年底,在11月和12月,俄罗斯仍然继续爆发病例。 这与比利时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不得不推迟解除对俄罗斯猪肉的禁令,这足以看出相关部门的目的不是补充猪肉进口那么简单,而是更像是向俄罗斯提供经济援助。
猪肉进口的自由化对猪肉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旦猪肉进口放出,未来猪肉**的走势就会变得非常明显,非常确定,首先,中国猪肉并不短缺,最近甚至出现了过剩。
2023年全国猪肉产量为5794万吨,接近2014年5821万吨的历史高位,历史第二高,同比增长46%。且不说我国自己的生产,2023年我国也将大量进口。 到目前为止,中国猪肉进口量已连续16年超过出口量。 进口量从2008年的37个增加到37个2023年增加33万吨至155万吨。
据卓创信息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全国重点屠宰企业冷冻猪肉产品储能率为2445%,增加77个百分点。 近十年来,冷冻产品平均储存容量率为355个百分点,处于近十年的高水平,代表屠宰企业冷冻产品的储存能力。 所以你看,根据过去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清管器周期已经完全失败了。 自2002年6月以来,我国生猪波动经历了5个完整的周期,而这5个完整周期的持续时间为47个月。 36个月、59个月、49个月和36个月。 每个完整的周期都包括一个上升阶段,一个**阶段,而向上**的时间必须持续大约两年,但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第六个周期中,这个定律不适用。 2022年4月,猪肉**在完成第五个周期后转为上升通道,但上升趋势仅持续了7个月。
自 2022 年 11 月以来,猪肉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为什么之前的每一轮上涨阶段都持续了一两年? 本轮上行期持续时间短的根本原因是现在猪肉供应太充足,2023年全国种母猪群总会高于正常数量的4100万头。 到去年年底,即使育母猪数量有所下降,但仍超过4100万头,达到4142万头。 要知道,从母猪的繁殖到标准猪的屠宰,需要很长的时间,也就是说,猪在短期内很难下降。 从这个趋势来看,猪价可能会长期被压制,在这种情况下,猪肉进口量会增加,2023年总共会进口19个猪肉进口,现在还有俄罗斯和比利时的进口,相当于说今年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增加到了21个国家。 反映在生猪**上,它只会更低。 在猪价低迷的压力下,牛羊肉、鸡肉等肉类也难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