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春节回归的高峰期,很多省份遭遇冻雨等极端天气,有这样一群人选择坚守岗位,面对降雪降温等极端天气,默默守护着无数人的归来。
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和春节的双重压力? 几年来,他们是如何培养默契的? 黑科技的“新帮手”如何帮助他们完成维护任务? 本期深圳卫视《第一》节目中,让我们走进冰雪冻雨下的春潮,听听这群信徒的故事。
揭秘深夜“去诊所”的“子弹头列车医生”的秘密
晚上9点、下午4点从深圳北站出发2公里外,新干列车正缓缓驶入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动车“4S店”——深圳动车组。 春节潮下送人回家后,子弹头列车在这里集体“维护”。
迎接动车组维修的陈建功,是深圳动车组应用研究所三班的领班。 2011年,深圳开通了第一条高铁,第二年,他的动车组降落在深圳,然后陈建功就来到了这里。 虽然他已经是研究所的资深员工,但今年,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年的极端天气是我加入公司10多年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是极端天气持续时间较广,二是持续时间较长,动车组受影响最大。 陈建功说。
极端天气+春节。
带来双倍压力。
春节期间,动车组夜间检修任务从每天23组增加到33组,降雪降温等极端天气的出现给地面机械师带来了双重压力。
陈建功告诉记者,“每天的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都很大,每天大修的车第二天就要上线载客,这一天修的车可能有上千名乘客。 ”
在夜班维修任务中,每一次检查都与乘客的安全息息相关。 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对彼此之间的默契要求更高。 “我带了一堆人来处理屋顶问题,当时我只是大喊大叫,我没有说大家在做什么,他们已经知道我要让他们处理滑倒问题。 ”
地面机械师职业的特点,首先是黑白颠倒的工作模式。 二是要小心,高铁维护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 你平时看到的一些问题可能并不严重,但在高铁中,它实际上影响了运行的安全性。 三是抗压能力,高铁速度快,载客必须万无一失。
作为组长,陈建功除了完成质量检查和评审外,还要跟踪团队各成员的工作进度,确保动车组准时出库。 “此外,春节期间,为了提高动车组的维修率,我们将动车组人工检查的维修时间从4小时增加到3小时。 陈建功说。
为确保新干线能够按时安全交付,三班检修采取两项措施:一是通过系统提前查询在线预报故障,做好处理准备; 二是将检查和维修工作分开,实现专项工作。
在极端天气下,地面机械师每天都会用石英砂填充火车沙箱,而对于子弹头列车这样的“大个子”来说,当遇到雨雪和冰冻天气时,车轮前端轨道表面的沙子会有效增强摩擦力。
在确保打磨作业正常后,陈建功再次吩咐队员们,要做好即将离开仓库应对极端天气的动车组的顶板漏水检测工作。
动车组的受电弓是列车车顶上的重要设备,它就像动车组的天线一样,从接触网吸收电流,为列车的运行提供动力,因此动车组的受电弓检漏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在维护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机械师还需要对受电弓碳滑板进行额外的检查,并妥善保养受电弓。
在冰雪天气下,为了防止受电弓不能正常上升,需要用薄膜覆盖,涂上凡士林就相当于这层薄膜。
春节和极端天气交织在一起的夜晚,陈建功紧张地应付繁忙的夜班,接二连三的对讲机来电让他一刻都几乎停不下来。 上完夜班后走3万步左右,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
机器人加入维护工作。
新的质量生产力释放了人力。
标准组操作拍摄超过2108张照片**,超过14000种项目检测点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车底检测也迎来了“新品质生产力”,车底检测机器人的推出,解放了两名地面机械师的人力,也缩短了30分钟的维护时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批投入使用的机器人,正处于“试点”磨合阶段,在与人力资源的互动中,逐步汇总数据,建立“问题库”模型。
在灯火通明的夜色中,通过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通力合作,动车组准备迎接又一波乘客。
陈建功:十年维护零故障,做好列车护送工作。
早上6点,天渐渐亮了起来,休息的动车组纷纷驶出堆场,在晨光中向深圳北站进发,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旅程。 陈建功表示,自己从业10多年,对于车组没有因为维修问题而耽误,他还是很自豪的。
看着动车组一个个开出去,陈建功感慨万千。他说,当他第一次来到动车组工作时,周边地区并不那么繁荣。 2012年动车组刚成立时,只有2条维修轨道。 后来,随着坪山站和福田站的建成,动车组的检修轨道数量扩大到14条。
虽然陈建功常年陪动车组,但很少乘坐高铁。 我记得上一次坐高铁,还是3年前带家人回老家。
陈建功笑着说:“我儿子很佩服我。 妻子说,儿子每次看到复兴号动车组,都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在检修,他会向幼儿园的朋友炫耀,说'这些高铁复兴号列车是我父亲建造的'。 ”
记者:陈一芳、王涛、曹泽东、温国赞、周依依、李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