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 在龙年到来的那一天,不如一起走进中国八大博物馆,走进去寻找与中华民族祖先“龙”相关的展品,从这些传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展品中感受博物馆与龙的完美结合!
故宫博物院:青玉云龙纹炉
故宫博物院是在紫禁城及其明清时期收藏的基础上建立的,自1925年10月10日成立以来,在中国各博物馆综合排名中一直位居第一。 故宫博物院作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收藏藏品(套)180多万件,包括书画、铭文、青铜器、金戒指等25大类。
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品之一,青玉云龙纹炉是宋代古董玉器的典范,乾隆曾将其命名为“老玉飞龙仪炉”。 这宋代玉云龙纹炉是79cm,口径128cm,为炉青玉。 身体圆润、奢华、无颈、腹部下垂,脚向外圆圈,两侧对称装饰有动物的头和耳朵。 全身以“作品”二字为主,浮雕饰有龙、祥云和海水图案,正面和背面均以相同的方式装饰。 器底刻有乾隆七字首诗,末尾署名“乾隆无虚孟丘御称”。
上海博物馆:龙纹玉
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美术馆。 它以其丰富的收藏品和精湛的展览而闻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馆内文物藏品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雕塑、甲骨文、符印、货币、玉器、家具、编织刺绣、漆器、竹木牙角、少数民族文物,特别是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等31个类别。 截至2019年底,馆内藏品达102万套,其中珍贵文物14件40,000套。
上海博物馆的龙纹玉是唐代文物,是一条浅浮雕龙,头上的角、眼、毛、嘴、胡须等都刻有阴雕线条,身体上装饰着鳞片,背鳍排列整齐,身上有翅膀,腿上弯着毛, 三爪,蛇形尾巴弯曲。在头部和尾巴之间雕刻的火焰形状的球体。 另一面,浅浮雕刻有四个如意形云纹,云头中间雕刻成扇形,有阴线。
南京博物院:龙形玉佩
作为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国家**博物馆,由蔡元培等人于22年(1933年)建立,以其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独特的展览风格而闻名,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南京博物院出土的一件徐州市狮山楚王墓的“S形玉龙吊坠”,这条卷曲的玉龙,采用镂空技术,将龙的形象描绘得生动逼真。 显示了一条龙的身体在瞬间翻腾的一面。 龙的形状纤细而敏捷。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研究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材料。
陕西历史博物馆:红金走龙
长安自古以来就是帝都,历史上曾有过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地底文物丰富,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在此基础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最大、最全面的历史博物馆之一——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有一个值得一游的展厅,那就是河家村酒窖金银博物馆。 其中一条“赤金龙”形象朴素朴素,动物特征较多,不像后世雄伟恐怖的五爪金龙,只作为高贵皇权的象征。 虽然在隋唐时期的壁画和金属文物上经常可以看到精美的龙纹,也出土了一些用金铜铸成的立体龙,但唐代的赤金龙等小型龙形产品是首次发现的。 这群纯金龙,不仅为唐代研究道教提供了物质材料,也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精神面貌,在唐代的金银器中是稀有的东西,所以极为珍贵。
湖南省博物馆:蓝地黄云龙纹板。
湖南省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历史美术馆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湖乡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迹而备受瞩目。
据《国朝宫史》第十七卷记载,青地黄龙器是嫔妃级别的日常瓷器。 盘子内外蓝色釉面涂有黄云龙纹,龙涂有霸气,龙头威武凶猛,龙身强壮有弹性,龙爪强有力。 外底的白釉是青花双圆“康熙清年”六字三行正字,字字修长帅气,颇有董其昌的书法风格,康熙很喜欢董其昌的书法,经常抄袭,让官僚们争相模仿,所以康熙的官风有董字的魅力。
辽宁省博物馆:白玉猪龙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之一。 旧博物馆遗址是冯家军阀唐玉麟的官邸。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在这里成立并向公众开放,1959年更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辽宁地区独特的展览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
白玉猪龙作为辽宁省博物馆的珍品,是红山文化玉的代表作。 白玉猪的整体高度为15厘米,宽度为102 厘米,厚度 38厘米。 作为红山文化中一块大而规则的玉猪龙,这只辽宁省博族的白玉猪龙在墓葬中出土,佩戴在墓主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和权利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作的原始“礼器”。
浙江省博物馆:北宋金龙
浙江省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历史美术馆之一。 它以其丰富的浙江历史遗迹和精湛的展览水平而备受赞誉。 浙江省博物馆藏有文物标本10万余件,文物丰富,年代顺序完整。 其中,河姆渡文物、良渚文化玉、越文物、越窑、龙泉窑青瓷、吴越国及宋代佛教文物、汉代徽记镜、宋代湖州镜、南宋金银币、书画及金石拓片、漆器、革命文物等。
浙江省博物馆选用北宋金龙,金龙是皇帝道教抛龙仪式中的重要信物之一,举行翟郊祈福祈福后,将玉简与金龙一起扔进名山大河, 而金龙则将玉简装到众神面前。投龙活动形成于东晋和南北朝,初为百姓盛行,唐朝进入宫廷。 唐宋时期,皇帝们崇敬道教,每年都会把龙和简扔进名山大河,金龙从西湖里出来。 金龙关高11厘米,重约80克。 脖子弯曲,头抬起,嘴巴张开,舌头伸出,尾巴抬起,脚是三爪,形成行走的形状。 全身刻有鳞片,时代特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