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先从黄土岭战役后青年知识分子干部的工作调动入手。
1940年2月、3月,燕苏雅、黄土岭战役结束三个月后,第一师政治部下达调调令,原第一团政治部教育官魏伟、林柳琦正式调到第一师政治部宣传科担任宣传官。
在此之前,一个团奉命前往金察吉军区,准备与***一起在山西东南部作战,临走前,杨成武突然命令魏伟和林六七留下来,不要带着一个团走很远,原因是**?
曾在北平做小报编辑的杨浩也接到命令,调到新成立的平溪先遣军担任《前进日报》的编辑。 如果不是先遣军新任参谋长徐德曹来到平溪,《先遣报》的编辑早就像魏巍、林六齐一样,一直干到抗日战争胜利。
当然,前提是,如果你能挺过之前的日军扫荡,因为谁也保证你能够挺过日军扫荡战的状态。
进行历史研究的规律:凡是不容易讲或不太确定的历史过程,一般都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解释,这样,如果某个细节与事实有出入,也会有翻转的余地。 当然,这种“口述史”的方法与写抗日战争史的方法相似,但存在史学上的论据。
到目前为止,第一师引用的史料大多来自80年代新写的历史和老干部的回忆,但战争年代第一师的原始历史记录是真实的。 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老人的记忆有偏差,个别口述的内容与真实的历史不同。 这一次,我要谈谈1940年初魏巍、林六琦调到街道政治部宣传科的问题。
延苏崖和黄土岭的战斗发生在 1939 年底,因为当年 11 月至 12 月的日本报复性扫荡也包括在内。 紧接着,又发生了某街道一些领导干部相继出走的事件,这些领导出走的已经清点了:陈正祥、袁盛平、季廷燮、杨尚昆、袁彪、赵玉坤等人,以及较早离开的曾宝堂、萧峰。
这么多领导干部离开了,这就是离开的原因,于是山察冀军区、太行八路军司令部、延安**军委都掀起了整风。
在很多有红军资质的领导干部背后议论,可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杨成武似乎已经到了绝境。 关键时刻,抱着杨成武的杨成武***伸出手来帮忙,他在动身前往太行之前提醒杨成武:成武,你要办点实事,认真总结一下第一师近两年多的抗日战争历史,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然后汇报给金察吉军区和八路军司令部,让领导调动参考。
你如何用语言“总结”它? 杨成武记得,几年前的1936年,他在红军大学高年级读书时,延安因外国记者埃德加。 **的到来掀起了一股关于长征、回忆长征的写作浪潮,他所学的“红色大学”也热闹非凡。
最后,杨成武敏锐的政治嗅觉起了作用:为什么我不能像写长征回忆一样,全面回顾一师诞生以来的抗日战争三年历史呢?
于是,杨成武从1940年初就开始准备,他把已经有点名气的魏伟、林六齐调到一个分区政治部宣传部;一些加入八路军的益县地区学生干部,如解放后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副院长的齐瑶、北京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刘守鹏等,都调到街道政治部担任“技术书记”。“或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秘书“,这些学生干部是当时收集史料的主力军。
杨成武亲自安排动员,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要积极参与总结工作。
至此,杨成武在分区政治部组建了比较完整的资料采集小组和写作小组,具体负责人是接替钟教班担任宣传科科长的石金谦,直接管理者是钱丹辉、魏伟、林六七,他们后来被称为“金察基三大官”, 杨成武称“全金察冀地区最能写”。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杨成武突然觉得轻松了许多,于是在周围人的鼓动和劝说下,在老百姓的陪伴下,1940年春天,有了一场“春游琅琊山”。
这些琅琊山之行的照片,“游山”是熟悉的人之间的小规模活动,未必能把这些陌生的干部聚在一起。 1939年11月,被调到宣传部学习摄影的刘峰一直紧紧跟在科长石金谦的身边,这次跟着杨成武上山,十七岁的“小鬼”刘峰应该跟着。
1940年5月,巡回演出归来后,总结写作正式开始。 众所周知,1940年5月30日,第一分区在彝族县北路山村召开了“文体大会”,势头强劲。 事实上,在这次大会之前,整个5月,第1师团已经开始了对司令部、政治部、主要团和游击队的总结工作。 当时在一分区工作的很多知识分子干部都承担起了写字、收书的工作,帮助学历低的领导干部口述、形成文字。
至于1940年成立的第一师工作的摘要和回忆录,我称之为“1940年档案”。 这也是第一师最早、最准确、最真实的历史原始档案。 就像延安在1936年写《长征回忆》一样,这些原始档案中仍有不准确和不真实的地方,但总体上还是很成功的,为金察冀的八年抗战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录。
这些史文的署名人不算,大部分都是别人写的,就像五六十年代帮老将军写《平原上的火花》的军队作家一样; * 10年代,书记和孩子们帮助老干部写回忆录。 在原有的记录中,“上榜”的具体作家有十几位,他们都来自各师的政治部门,相信宣传科的大部分人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这批战年第一师史料,当时被命名为“抗日战争三年甲师”,共49篇,大部分写于1940年5月、6月,写于1941年上半年,分发到整个金察冀地区, 部分已完成的书籍运抵延安。上世纪80年代初,这49篇文章于1940年夏秋两季出版,由河北军区第一师历史写作组内部转载出版。
在这些史料中,作者基本上都是假装是当时第一师团和游击队的负责人,除了第一团。 由于当时第1团不在第1师团,所以前往山西东南参加作战,当年8月下旬才返回第1师团。 而且,当了两年多团长的陈正祥出人意料地离开了,拒绝写团史梗,原团政委王道邦也没人签字,只有团长或团政委三年没有写。
山察冀军区与***商议后,出面将其分成两部分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是派当年在金察吉的有点名气的作家田马,在对陈正祥进行简短的采访后,写一篇只有三页的简史。 考虑到当时第一师存在的实际矛盾,他尽量避免不进一团长陈正祥、团政委王道邦、现任团长宋玉林、团政委朱尊斌。
其余主要团(三个团由邱伟团长和肖应堂副团长共同签字; 第25团由该团政委张如三命名,团长宋雪飞仍在检阅中; 由于团长叛逃,团政委詹道奎没有写信),游击队支队长(以莱源县三支支队队长曾永亚为首)。有的军领导怕自己部队的历史介绍太少,只会写很多篇幅(原采访书写的多,有的在定稿定稿时删掉了)。
1940年8月下旬,**亲自率领一个团从山西东南返回金察冀,第一步就是直奔第一师,与杨成武会谈。 正如我所说,我当时就许多问题采访了杨成武,包括百团战争第二阶段、发动莱岭战役的问题、朱尊斌的问题。
**亲自到某个部分查看原始草稿并提出具体意见。
其中,***有选择地、仔细地阅读了第一师的《工作总结》手稿,看完后,他基本上点头赞同,但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第一师在1940年底对这批稿件所作的修改和补充。
过去,当我表达***这次甲级联赛之旅时,我很可能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我妻子的父亲当时是宣传科的一名军官,他肯定地告诉我,杨成武是在1940年12月,从大雪中回来援助平西先遣军后,公开宣布重组旧团的领导。 你父亲也是带着有些紧张的气氛参加了这次大会,杨成武在会上用眼神一字一句说的话,在40多年后,在场的很多人都记忆犹新。
但事实上,**来到第一师的时候,就亲自和杨成武一起重组了老团的领导。 除团长宋玉林外,团其余政委朱尊斌、团参谋长、团政治处主任马青山、总支书记罗家旺均被撤换。 为什么? 因为第一团的领导是陈正祥离开后,未经八路军司令部批准,由杨成武临时组建的。
此时,在八路军司令部批准的第一团领导班子名单中,除了新任团长邱伟因莱岭战役的需要暂时没有离开第三团外,其余新任团政委陈海涵, 团参谋长陈光、团政治处主任石金乾、总支书记郑秀玉同时就职。时任天津市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石健是当时宣传科的两名通讯员之一(另一名通讯员赵宝华,后任第65军副政委)。
莱岭之战时,石坚(当时他叫马汉三,子孙都姓马)跟着魏伟来到莱源杨成武司令部,看到河滩上,郑秀玉正在战场上对一个团的干部士兵讲话。 我记得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疑惑不解:作为分区组织科干部的郑秀玉,为什么要去动员一个团的战场? 现在终于明白了:他当时已经是任何一个团的总支书记了,因为团政委陈海涵还没到,就代替团政委在进攻前在战场上动员起来。
回到原题,**离开后,宣传部对收集到的稿件进行了修改,杨成武亲自起草了《莱岭作战计划》,之后,发生了一次不经意的魏薇泄密事件,让杨成武大发雷霆。 这场风波过去后,杨成武经常在闲暇之余来到宣传部,声称要“抽这些文人才的文气”,同时亲自监督这些稿件的修改工作。 这在当年绝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以至于被任命为第一团政治部主任的石金乾无法脱身,只好盯着宣传科科长的职位,以保证这批文件的完成。
这天,石金谦、魏伟等人对杨成武说:杨司令,资料已经收集完毕,有不少钱,改补工作已经完成,编辑已经出版,我们承担的工作已经结束,杨司令可以把这些稿件转到下一阶段的编辑工作。
杨成武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什么编辑? 你不是文人吗? 你可以写稿子,写文章,那你为什么不能编辑这些写得很好的文章呢?
史金倩和魏薇解释说:这个稿件写作是一门生意,编辑稿件是另一件生意,彼此是不可替代的。 编辑工作是重新审稿,纠正错别字的误用,将语法错误的句子改为流畅,删除重复和不恰当的段落,使前后的段落流畅,使整篇文章连贯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一堆松散的单词。
杨成武说:我们一个街道有2万多人,有文化的人有1000多人,难道就找不到一个能干的编辑吗?
魏巍说:我们一区有这样的人,现在不在一区,而是在平溪前进报社做编辑。 他是湖北洋基,作战科参谋周紫伟和宣传科干部彭鹏必须调回。
杨成武说:这有什么难的? 我问聂司令,他答应后,直接跟着先遣军的要人,难道他们不给吗?
这件事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没人能说清楚,但当时,《前进日报》第一时间回复了一个分区:我们这里有个杨姓的编辑,不过她是女的,来自吉中十区宣传部。 原来,杨姓男编辑已经去参军了,此时他工作纠结,联系不上,就算是联系上了,一时半会儿也脱不出来。
这是平溪先遣军突然从《先遣报》调来的杨浩,从1940年5月开始,刚刚被指派给先遣军领导,杨默,宣传科科长,十余年后《青春之歌》的作者,接手杨浩的编辑工作。 杨浩被调到先遣军司令部当作战参谋,我猜这也是先遣军对付邻近第一师的要人时的对策——我让你不找这个人,看你想怎么回去。
不过,俗话说“能瞒过大年初一,就躲不住十五年”,虽然先遣军水平高,但兵力太弱,最后到了1940年底,因为赋税太高,征兵太多, 人民起义。先遣军只有一个团来维持平西的局势,单靠一己之力无法保护,只好向山察冀军区司令官聂军长求助。 **紧急通知杨成武,在雪夜赶赴平溪援军,帮助先遣军渡过难关。 这个时候,你想从行军中得到什么,他们能不同意吗? 给你想要的。
这批《1940年原件档案》在八十年代(1984年)再版后,原文没有丝毫改动,共印刷三版,包括《抗日战争三年一师》第一、中、下三版。 此外,1983年,第一师的老干部出版了《第一师抗日战争物资工作》《第一师抗日卫生工作》等一些新的史料,内容也比较详细。
今天,那些热衷于山西、察哈尔、河北八路军历史的人,都能读到我的这些话,刘兰兰贡献了很多。
感谢钱丹慧、魏薇、林六七等老干部向我讲述了这段历史,我之前写的《灯油的故事》,其实就是日日夜夜编辑这些手稿。 时任第一师宣传科科长钱丹辉接替了被调任的原科长石金谦。 那时候,他连钱丹辉科长的审批单都没算,还得得到杨成武本人的批准,才能从管理部门领一瓶灯油。 可见当时金察冀第一师的物资是多么的稀缺。
稿件编辑工作本来是政治部的工作,但当时全在宣传科的掌控之下,李清川的战斗训练科(又称教育科)刚刚成立,人手不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包括杨成武、钱丹辉和负责职务的宣传科官员在内,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读《抗日战争三年一个师》的全部文章。由于编辑工作的需要,只有极少数人必须仔细阅读所有文章。
发布一系列龙卡,分享数百万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