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两个前法西斯国家日本和德国在二战后再次达成战略合作,两国签署了日本自卫队与德国陆军共享粮食、燃料和弹药的《物资和服务相互供应协定》(ACSA)。 不难看出,该协议旨在促进物质和后勤支持,促进双方的联合训练,深化国防领域的合作。 这表明,美国正在积极推动的“亚洲北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内部会议上就声称,中国是北约的“系统性挑战”,这已经暴露了北约当时的真实意图,北约已经成为美国扩大军事霸权的工具。 斯托尔滕贝格当时的声明是为北约未来向亚太地区进军做准备,但北约没想到,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俄罗斯还没有被打败的迹象,导致北约原本的战略大打折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北约在亚太地区的介入已经逐渐憋不住了,即使打不过俄罗斯,也不打算再等了,正在通过日本的跳板继续推进“亚洲北约化”。 德国并不是第一个与日本合作的北约国家,它已经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以及澳大利亚和印度签订了类似的协议,其中第七个已经与日本签署了合作协议。
因此,日德签署协议实质上是进一步扩大“防卫合作圈”的行为。 而这一切的背后,很可能指向中国,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目前7国在美国的命令下对反华的反应呢?
首先,ACSA虽然涉及防务工作,但与“共同防御协议”并不相似;目前只有美国真正与日本达成了共同防务协议,其他国家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不具备与日本达成全面合作的条件。
欧洲国家不是美国,除了英国之外,它们一般没有实力在亚太地区发挥军事影响力,英国只是在扮演美国的“追随者”的角色。 虽然澳大利亚比欧洲更接近亚太地区,但澳大利亚出于自身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不想过度卷入亚太地区的战略博弈,因为中国目前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正在逐步深化,如果澳大利亚敢于干预,那么中国可以与太平洋岛国建立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并通过经济对抗澳大利亚。另一方面,印度则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摇摆不定。
因此,虽然随着日本的签字,目前的名单上充斥着中国的“强敌”,但真正对中国构成实际威胁的只有美国和日本。 中国多年来一直在经历这种战略博弈,事实证明,美国和日本根本无法在亚太地区成功攻击中国。
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警惕,那就是日本虽然目前还没有以“共同防御协议”的形式与美国以外的国家达成合作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如果美国想要推动“亚洲的北约”,那么肯定会吸引亚太国家加入北约,而日本和韩国已经在2022年加入了北约网络安全防御中心,他们越来越接近成为真正的北约成员。 一旦日本成为北约成员国,就意味着日本和北约拥有高度的战略政策和联合防御,这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威胁。
但是,当然,以美国和西方目前的经济水平,在与俄罗斯打交道的同时,它可能无法支持北约的战略领土向亚太地区大幅扩张,此外,欧洲可能不愿意在击败俄罗斯之前将其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 因此,我们还是需要拭目以待,让子弹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