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式大连东软信息研究所在校园里,你会遇到这样一群学生——
他们什么都学而已,科研竞赛一路走来,在创业的道路上追逐梦想,以坚定的步伐实习升学,服务敬业,熠熠生辉,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勇于求成,努力成为追梦者,他们是东软的“多边形勇士”,用自己的力量诠释着“大写字母的优秀”。
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东软件最高奖学金“华天奖学金”获得者的青春风采
张文义,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0届学生。连续三年获得大满贯第一,三年夺冠9项国家级奖项、东部三省奖1项,省级奖15项,市级奖2项,校级奖14项。 曾任网易互动娱乐校园合伙人,AI技术生态部实习生辽宁省划桨区主任;国家重点支持项目首席研究员。
作为东软人工智能专业的首批学生之一,张文义从进入学校开始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实践中锻炼逻辑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各种会议上掌握了专业前沿趋势。
沉浸在学校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她在科研比试中一路“斗妖升级”; 除了科研实习外,她还积极参与校园实践,成立了全国运营俱乐部,并参与志愿服务。
就像人工智能专业探索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一样,张文义也在东软积极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
陈亮,2020年,信息与商业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以第一作者发表CPCI**、国家级期刊2项、省级期刊1项,获得软体著作及外观专利3项获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项,市级、校级奖项20余项。他创立了大连振兴文化信息,并担任首席执行官。
“学习爱好者”、“竞赛狂”、“志愿者”、“企业家”......
在大东软件读书的日子里,陈亮有很多身份。
从学校比赛到省级比赛再到全国比赛,陈亮和队友们日夜奋战无数个日日夜夜,打磨项目书,修改PPT,排练路演; 从了解行业、人员构成到学习流程,从产品选型到实际参与现场管控和运营,创业难,陈亮在这条锤炼成长的创业道路上不断学习成长。
在东软学习的三年时间里,陈亮除了积累人力资源知识外,还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毅力和勇气,在一个“标签”下不断超越自己。
张希来,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届毕业生。连续三年在专业中排名第一,参加专业A类竞赛7次并获奖,参加A类创新创业竞赛4次并获奖;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体著作1项,参与国家级创新3项,省级创新3项,校级创新6项,参与教师科研,与教师一起发表SCI文章3篇。 参加了人文社会科学ABC三个类别的10项竞赛。
张希来的大学生活离不开“科研”二字。
在第九届“互联网+”大赛暨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大赛中,他刷新你大学的最佳成绩;依靠辽宁省重点微系统实验室在这个平台和导师的帮助下,由他带领的团队制作了荧光光纤测温仪资助金额为10万元积极与企业沟通,争取成果转化。
未来,张希来希望出国留学,提高专业能力,开阔个人视野,回国后成为半导体领域的优秀专家和教育家。
栾七艺,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技术专业2020届学生他曾是该校东软通讯社的副社长。 目前专业成绩排名为1 236,累计成绩已取得国家级奖项16项,省市级奖项20项,高校级奖项38项
栾七艺的三年大学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许多适得其反的情况后,他从痛苦中吸取教训,从积累学习开始,开始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在奋斗的道路上,他始终相信“坚持会得到回报”。
除了学习,《东软新闻》也成了栾乔大学时代的一道异景。 从会员到总裁,栾桥在这里实现了自我突破,在这里与东软一起成长。 在运营官方微博的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的专业优势制作各式各样的推文和热门文创产品。 此外,他热衷于志愿者实践,他的事迹被许多**报道; 在学校的SOVO(学生创业中心)的帮助下,他还:成立媒体公司并成为校企合作企业,帮助大学生和大三学生实习和就业。
当一个年轻人有了凌云之,他就会在风中竞相千里。 在东软学习,学员们在积累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满怀热情地奔向了未知的距离。
路漫漫其修远兮,线必来; 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东软的学子们将继续秉承“勤学博学,学以致用”的校训精神,在君彩星驰校园里勇往直前!
关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聘”,获取更多校园资讯!
本文材质**:大连东软信息研究所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