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一系列龙卡,分享数百万现金
由于众所周知的地缘政治冲突,欧洲天然气严重短缺,导致电价飞涨。
法国电价和德国电价涨幅近10倍,目前法国电价约为每千瓦时7元8元,德国电价约为6元8千瓦时。
与中国的火力发电厂不同,欧洲的大多数火力发电厂都使用天然气发电。
因为从理论上讲,天然气是所有燃料中最好的,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只有一个碳原子,周围有 4 个氢原子。
氢气的热值非常高,基本上一公斤天然气比一公斤煤高56%左右。
此外,燃烧天然气排放的气体和水蒸气占2 3,二氧化碳仅占1 3,因此理论上与纯燃煤发电相比,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
然而,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
俄罗斯天然气可以通过管道运输,比船舶运输更大,更方便。
目前,俄罗斯有三条通往欧洲的主要天然气管道,但都必须通过乌克兰:北极线、兄弟线和联合线。
后来,俄罗斯和德国联合修建了一条绕过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这就是著名的北溪2号线。
由于美国的反对,这条线被停止了。
总体而言,非洲大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高达40%。
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为55%,而法国最低为17%。
芬兰、保加利亚等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甚至超过80%。
只有英国的天然气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较低,只有 49%,现在这个依赖性已经下降到0。
由于俄罗斯天然气用量大幅减少**,可能无法达到欧洲原定的碳中和排放标准。
唯一可以到达的是挪威,它是唯一的能源净出口国。
德国曾呼吁到2035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但现在已被放弃。
欧洲是否正在放弃其碳中和目标?
事实上,这个目标并没有被放弃,只是这个目标的实现将被推迟。
因为这是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
为什么必须坚决阻止气候变暖?
今年夏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异常炎热。
这是因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一直在升温。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已经上升了1%2℃。
这 12摄氏度是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对应,增加了地球大气分子的动能。
地球大气分子平均动能的增加导致了整个地球大气环流运动的加剧,但这种增加实际上并不是平均的。
地球大气层的运动是一种湍流运动,它的特点是会形成一些局部稳定的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就像木星上的大红斑一样,它是由于大气层的运动而形成的。
大红斑实际上已经存在了一百年,至少从人类观测到木星以来,它一直没有消失。
因此,全球变暖的后果是局部耗散结构的形成,这些耗散结构长期稳定,灾难性天气将定期访问某些地区。
重庆今年经历了异常高温,可以看作是地表上形成的一种热点,未来每年夏天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全球变暖的总体后果是天气变得更加不均匀和极端。
本来长江地区并不缺水,但今年长江流量比往年减少了30%。
同时,今年中国北方的降雨量严重偏高,甚至沙漠中出现了大量的水。
这是由于地球变暖导致的降雨带的变化。
碳目标背后的其他逻辑。
2016年,144个国家制定了《巴黎协定》,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增长限制在1.05 或更少。
这似乎是无法实现的,最有可能控制的目标是 2。
燃煤电厂目前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8%,20%来自汽油动力汽车,另外8%来自钢铁冶炼。
世界汽车工业现在正在经历一场新能源汽车革命,电动汽车取代了以往的内燃机汽车,其中蕴含着减少碳排放的逻辑,背后也有产业升级的逻辑。
当时发达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排放标准,其背后的产业逻辑是通过产业升级关闭工业化进程的大门,将一些国家永远排除在工业化国家之外。
我国是最后一班赶上这列火车的,可以说以后中国不会再有其他工业化国家了。
工业化大门关闭后,将有利于主要工业化国家,因此主要工业化国家将坚定不移地落实碳中和目标,其他国家只能沦为原材料第一国。
西方发达国家曾试图通过碳目标将中国排除在产业升级之外,但中国将其切断。
中国光伏产业占全球总量的76%,中国占80%的锂电池,锂电池是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包括两轮电动汽车。
中国不会放弃碳中和的目标。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西方不会为了将中国与这个标准捆绑在一起而放弃这个标准。
而为了关闭工业化进程的大门,中国不会放弃这个目标。
目前,我国已建立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交易碳排放权2亿吨,总成交额超过100亿元。
而随着碳控目标的不断推进,这一交易量也将继续扩大。
由于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碳排放不能由一个国家控制。
西方发达国家调整碳排放目标,中国可能会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但如果欧洲不大规模调整,中国也不会大规模调整。
有一些曲折,但最终目标会实现。
欧洲在从当前的能源危机中恢复过来时,将继续推进这一目标。
对于我国出口到欧洲的两轮电瓶车,按照欧盟标准销售一辆,可以获得20%的补贴。
德国最大的电力巨头德国莱茵TÜV已经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这使得欧洲无法建造新的碳排放发电厂,最多只能重新开放关闭的燃煤电厂。
世界工业的格局总体上是向清洁能源发展,最终目标应该是太阳能、水力发电和核聚变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