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近日发表的一篇报道指出了大学辅导员面临的身份和角色的困惑:作为最贴近学生的人,辅导员角色的边界在于**?学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自由成长?
作为曾经的辅导员,我和同事们自嘲,“我什么都不怕,我怕学生半夜打**”,无论是突发疾病、意外伤害,还是网络诈骗,当学生需要寻求外部支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辅导员。 即使你下班后陪伴家人和孩子,即使你周末和朋友一起吃饭,即使你已经睡过**,在收到学生**后,很多辅导员都会很快提供相应的帮助。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条例》,辅导员主要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导、党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应对、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等。 以及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现实中,辅导员的工作很难量化、规范、流程化,很多时候是“良心工作”,难免造成工作权责界限空间模糊。
在理想情况下,专职辅导员与高校学生的比例应不低于1200人。 在实践中,有一些辅导员与 200 多名学生建立了联系。 此外,许多辅导员在做自己的工作的同时,还会在学院里从事其他兼职工作或“杂项”工作,并承担某某官员、某某秘书等行政事务。 “辅导员是一块砖头,需要移动”,这固然锻炼了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但也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虽然辅导员的工作存在边界不清的因素,但存在定位和职责模糊等因素,也与部分家长和学生缺乏边界感有关。 在“父母之心”的驱使下,有的家长总是渴望辅导员给予孩子关心,并愿意入党、颁奖、保证研究事实上,这些诉求很多是偏离制度和规则的,本质上是一种强人难度。 少数家长缺乏同理心,喜欢在非工作时间打电话、发微信联系,早上一起床就收到**或深夜收到**不是很重要和紧急,这让一些辅导员感到无奈。 有些学生在身体上是成年人,但在心理上他们还不是成年人,他们太依赖辅导员,无法为他们做任何事情。
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校园文化和治理理念,辅导员面临着不同的生存生态。 有些学校在对辅导员的评价上相对宽松和灵活,而另一些学校则比较严格和僵化。 有的高校要求辅导员什么事都自己办,辅导员沦为“保姆”。 在一些高校,辅导员要与学校的多个部门和工作人员联系,事务、文件、会议、书面材料很多。 在一些大学,学生人数很少,一名辅导员必须带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级学生,有时还要同时开两次会,导致技能匮乏,角色冲突。
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中坚力量,是落实德育人的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辅导员要点亮学生的“希望之灯”,照亮和温暖学生前进的道路另一方面,辅导员不是“24小时值班员”,学校、家长甚至学生都应该更加注意界限,以“放宽限制,减轻负担”,让辅导员充分履行职责。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辅导员刘伊丽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