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鲁迅先生今天还活着,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是罗晋南在1957年的北京座谈会上提出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
我想鲁迅先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写,要么保持沉默。 "答案简单明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做出这样的判断,他和鲁迅先生之间又有什么特殊的联系呢?
鲁迅,本名周树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 腐败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他决定放弃医学,投身文学,用笔触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现实人物,讽刺当时社会的丑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根据冯雪峰、毛敦等人的回忆,鲁迅起初对***知之甚少,但对这位首领特别感兴趣。 1931年,国民党第三次“围剿”行动再次失败,这个消息让鲁迅非常高兴。
正好毛敦来拜访,鲁迅趁机向他询问了***的事迹。 “我在五峰运动期间结识了毛专员,他曾经是我的老板。 毛委员知识渊博,为人谦逊,是党内学者。 ”
毛敦回忆道。
听了毛敦的描述后,鲁迅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直都知道***是农业**的拥护者,但万万没想到他的知识如此渊博,竟然能指挥千军万军,这让鲁迅不禁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1936年4月,冯雪峰奉命前往上海与鲁迅联系,在鲁迅的帮助下,他们恢复了与地下党员的联系。 在此期间,冯雪峰向鲁迅描述了多次战争的情况,以及***等人的决策,这让鲁迅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领袖充满了信任。
不久之后,红军长征胜利、顺利抵达陕北的消息传到了鲁迅的耳朵里,鲁迅立即给**等人发了贺电,说:“中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都寄托在你身上。 ”
这封电报充分表明了鲁迅对领导人的完全信任,也使他深刻认识到共产党的重要性。 鲁迅知道***喜欢读书,就把自己的书《呐喊》《犹豫》和他编辑的一些**等受托人交给了***,并用稿费换取了一些食物,希望能给缺粮的陕北***带来一些温暖。
**曾多次收到鲁迅先生的礼物,令他深感钦佩。 对于***来说,他与鲁迅的关系就像一个学生对老师的尊敬。 在鲁迅先生的指导下,他吸收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和观念。
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开始关注鲁迅,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对鲁迅的人格魅力有了深入的了解。 有一次,**甚至拜访了冯雪峰,询问了鲁迅的情况。
当冯雪峰告诉他鲁迅欣赏他的《西江月景冈山》时,他高兴得像个被老师夸奖的孩子。 然而,尽管他们相互钦佩,但他们从未有机会见面。
1937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纪念日,**对鲁迅作了很高的评价:“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在党外是布尔什维克。 ”
在《论新民主主义》中,他高度评价鲁迅先生,说鲁迅先生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在延安文艺论坛上,他号召大家以鲁迅先生为例。
哪怕晚年,眼疾病不好的时候,他还是会通过各种渠道阅读鲁迅先生的书,一直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 直到他去世,人们还在他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本《鲁迅全集》。
正是因为他对鲁迅先生有如此深刻的了解,才在文章开头说出了这样肯定的话。 1957年,上海组织了一次文坛座谈会,罗晋南等人出席了座谈会。
罗晋南,原名陈小航,来自云南顺宁,受父亲陈宝航的影响,陈宝航从小就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那个时代,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弃笔,跟随蔡扬凯为祖国做贡献。
蔡延凯,一个高瘦瘦、勇敢善战的战士,被亲切地称为“堂吉诃德”,因为他的形象就像《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 旁边的车罗晋安忠心耿耿,跟着《堂吉诃德》为国家的自由和光明而战。
文学的力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小航改名为罗晋南,以表达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忠诚。 作为翻译,罗晋安勤勉尽责,从不懈怠。
1949年11月13日,当选为上海市翻译协会常务理事。 1957年7月7日,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座谈会上,他因翻译马克思传记而对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最深的感谢。
骆济南一辈子老老实实清白。 他在上海的生计全靠稿费,从来没参与过**鲁。 多次在《民主》《周刊》上发表文章,积极倡导民主进步,与唐涛、柯玲等人共同创办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为国家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7年,在上海的一次研讨会上,罗晋南大胆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果鲁迅先生还活着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只是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回答得很认真:“在我看来,鲁迅先生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继续写,要么选择保持沉默。 ”
显然,这一切都源于对鲁迅先生的深刻理解,因为他知道,自从鲁迅先生1936年在上海死于肺结核以来,中国的形势就日趋复杂。
以鲁迅先生的骨气和原则,他绝不会在自己不同意的事情上妥协,所以他一定会做出两选一。 可以说,**和鲁迅先生是真正的知己,价值观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