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或小刚是你是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夏 教育 更新 2024-02-14

大寨还是小岗? 谁是你的好榜样?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岁月不活,季节如流,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印记和风格,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有自己的追求和责任。

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底线和价值观,这是他们人生的基石,无论世界如何变迁,他们的信念和原则都不会改变。

西阳县大寨村曾经是一个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落后的小山村。 然而,在***和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人民更加坚定了改变命运的决心。

他们组织起来,努力工作,终于给这个曾经贫穷的山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3年来,支部书记***同志始终坚持“前吃苦后享”的精神,带头干脏活、苦干、劳累活、危险活。

他以身作则,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上,他都成为村民的榜样,并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在“七沟八梁一坡”上花了十年时间,打造了一块亩产1000斤的高产、稳固肥沃的土地。

梯田与蓝天相连,绿色的庄稼和果树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1963年,大寨遭受了毁灭性的自然灾害,暴雨,山洪暴发,田地被冲走,房屋倒塌,洞穴被冲走,......灾情严重,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经过十年的努力,一切都是徒劳的,一切都毁了。

在***同志的领导下,人民顽强团结,不畏艰难险阻,积极开展重建家园的自救和艰苦奋斗。 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大寨在那一年成功站了起来,屹立不倒; 与此同时,大寨精神的光辉旗帜在全国各地高高飘扬。

60、70年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信条,我们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不怕牺牲,争先行,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热情洋溢,诚意盎然。

** 弘扬我国农业大寨、工业大庆,向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和那个时代的人民。

我们一心一意,一处辛勤耕耘,拧成一根绳子,不顾个人恩怨得失,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创造一个又一个世界的伟大奇迹,永远载入史册,永不抹去。

凤阳小岗村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土地肥沃,风景秀丽,资源丰富。 淮河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一代农民皇帝朱元璋。

如今,小岗村已成为凤阳的代表,面积为145万亩,人均肥沃土地3亩以上。 过去,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是该公社生产队伍最穷的村子。

但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小岗人从未向国家上交过公粮,也没有出售过剩粮。 相反,从60年代开始,小岗制作队的人就开始外出乞讨,唱花鼓戏,乞讨。

尽管经历了重重困难,但小岗村的村民从未放弃。 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和智慧,不断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创造一个独特的农业社区。

如今的小岗村,不仅是凤阳的骄傲,更是全中国的榜样。

安徽省小岗村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 农田开裂,土地贫瘠,农民外出乞讨。 在那个“不允许每家每户承包生产,不允许分地独干”的时代,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一年只能赚到百斤粮食。

小岗人知道,要想吃得好,就得分田,一个人干活。 于是,在1978年的一个冬夜,18名农民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宣誓结盟,签订了“秘密协议”,并按上了鲜红的手印。

他们承诺,如果有能力,每家每户保证完成每户每年缴纳的公粮,不再向国家要钱和粮食。 否则,干部们愿意坐牢被杀,村民们会答应养活他们的孩子,直到他们18岁。

这是山城巨变的开端,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

这件珍贵的“生死契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据专家介绍,1979年,小钢生产队实施“大包”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收,粮食总产量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的总产量。

这个红手印合同催生了家庭责任制,最终成为中国农村的基本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彻底打破了“一大两公”的人民公社制度,释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克服了长期短缺,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闫金昌的家人是这一变化的亲眼目睹者。 他们家共有6个孩子和8个人,分配给他们的肥沃土地已达到35亩以上。 闫金昌自豪地说:“分田第一年,我们家解决了温饱问题,解决了大人吃饭的问题,还收获了大量的稻米、大豆和花生。

以至于我们的茅草屋被填满了,花生只能堆在院子里。 ”

“家家兼任,田分田”政策实施后,小岗人迅速解决了温饱问题,成功摆脱了国家的救济粮。 由此可见改革对土地的觉醒作用。

仅第一年,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就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15年的总和,是史无前例的丰收。 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小岗村的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资,建立了众多景区,成为集红色经典教育、乡村休闲体验、乡村观光、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改革创新旅游景区。

这一系列成绩充分体现了小岗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也为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022年4月,小岗村举行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投资35亿元重点项目12个。

这些项目涵盖智慧农业、健康食品、乡村旅游、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是小岗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

李金柱表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小岗村将继续加强粮食生产,进一步拓展农村特色产业,深挖农旅结合潜力,努力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当时有18个庄稼人“冒着生命危险”做“大包”,现在只剩下10个,而且大部分都年纪大了。 闫金昌就是其中之一,他坐在自己的“金昌酒楼”前,回忆着往日的惊心动魄时光,眼中闪烁着光芒。

如今,他已经快80岁了,但精神依旧很好,他的“金昌酒楼”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早年,他把当年冒险分享的35亩多地全部转让,带着孩子重新“创业”,创办农家乐、超市,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岗人发现改革不会一劳永逸,我们必须继续继承和发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在面对新变化、新问题时克服困难和障碍。

小岗村率先在安徽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土地权属确认登记发证试点、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三变”改革——资源转资产、资本转股份、 而农民变成股东,使村民从“每户承包土地”转变为“人人持股”的村集体资产。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给小岗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断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小岗村的集体经济不断扩大,收入如芝麻花般不断攀升。 2016年至2020年,小岗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169元增加到2.7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80万元增加到1160万元。

这都是因为“大包”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 “大包”领导阎洪昌的儿子闫玉山,也是小岗村委副书记。

在外辛苦耕耘多年后,他于2014年辞去了收入丰厚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家乡的发展中,成为小岗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实践证明,人在任何时代都比科学技术更重要,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没有人们的热情、啃咬、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良种子、肥料、肥田等科技手段就无法发挥作用,只会归零。

只有灵活进取,才能创造希望,才能实现丰收。

相似文章

    教育就是给那些喜欢模仿的人一个好榜样

    如果教育有捷径的话,那一定是榜样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有的孩子喜欢跟爸爸学说话,有的孩子喜欢学妈妈的妆容,但是因为他们的是非观念还比较薄弱,所以,不管大人怎么做,他们会在潜意识中模仿。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大家总说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单纯靠对孩子大吼大叫或者严格管教,基本都是徒...

    小岗村红利,谁打了大集体一巴掌? 雷东宝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最近,迎来了 电视剧 大江大河 的高潮,感慨万千。这部剧通过主人公雷东宝的人生轨迹,生动地展现了改革开放浪潮中中国农村的壮丽历程。同时,来自安徽省凤阳市小岗村的振奋人心的消息,为农村改革在现实中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雷东宝,一个在大江大河中生动描绘的乡村奋斗者,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态...

    小岗村分红了,谁打了大集体的脸? 雷东宝的教训深刻吗?

    片名 大江大河 收官,倒映雷东宝奋斗历程,小岗村农民收获丰收。随着春节的临近,大江大河 也迎来了电视剧舞台上的完美谢幕。主创们在 电视台的演播室里,讲述了这部剧集六年的心路历程,为观众揭示了剧中人物和演职人员的难点。剧中有一句名言 无数人的蓝线,终于汇聚成一条大河。这是对这部长达六年的杰作的最好总结...

    葡萄是从东汉还是西汉引进的?是谁从哪里把它带到中原的?

    历史学家和学者对葡萄何时传入中国存在分歧。然而,根据已有的史料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葡萄是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原的。据 史记 大宛传 记载,张骞从西域带回了多种植物,包括葡萄。汉武帝在位时,张骞奉命派使者前往西域,途中途经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最终到达中西亚。在这个过程中,张骞不仅带回了中原地区...

    你的周末,是生活还是生存?

    你是否曾经在周末早上醒来时感到深深的疲惫?你是否曾经期待在工作日结束时度过一个轻松的周末,第二天醒来却发现你仍然很忙,仍然在赶上时间?这就是现在的生活状态。我们在工作日跑来跑去,疲惫不堪,期待着周末的到来,期待从繁重的工作中休息一下,给自己一些时间休息。然而,当我们真正拥有这一天时,我们发现自己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