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春节假期正式结束,再过一天,龙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就要开门了。
假期前一周,在监管方多管齐下的努力下,重要指数已经**,成交量大幅增加,多家券商调研报告认为,超跌后的**性有望持续到年底,龙年首个交易日值得期待。 至于市场前景,一方面取决于基本面,另一方面取决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
此外,港市方面,龙年首个交易日,港股低开强收强势收盘,收获“开门好头”,恒生指数全天**084%,收报15,879点,成交额57064亿港元,截至2月16日,恒生指数已乐于提及“三连阳”,这也为A股开启了吉祥预兆。
假期后的“良好开端”值得期待。
节前1月29日至2月2日,A股指数大幅下跌,其中沪深500指数跌幅高达923%,深成指数下跌806%,创业板指数下跌785%,上证综指跌619%,接连的**已经引起市场对雪球式产品的担忧,两次融资和**质押,在缺乏赚钱效果的情况下,没有增量资本进入,投资者恐慌情绪加剧。
为维护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3天内10次密集发布声明,尤其是2月6日,证监会日内发布公告"两次融合"该商家发声称“新建再融资债券规模将暂停,股票将逐步平仓”,极大地鼓舞了市场做多的信心。
受惠于监管局稳稳信心,A股上演“V”字**,假期前最后一周(2月5日-2月8日),重要A股指数出现**。 其中,沪深500指数上涨12点86%,创业板指数收涨1138%,深证成份指数涨949%,沪深300指数上涨583%,上证综指涨497%。
成交量方面,风电数据显示,两市节前最后一周成交量为38万亿元,2月7日至2月8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元; 北向基金也呈现流入态势。
其实回顾历史,在过去的24年里(2000-2024年,下同),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概率是不错的。
比如,上证综指24年来17年来首次收盘,仅收盘8年,其中兔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也录得涨收盘; 近24年来,深成指数15年来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高,只有9只收盘下跌。
鉴于节前A股的全力发展,节后的“良好开端”值得期待。
渤海分析师宋奕伟认为,鉴于管理层多管齐下,短期内维护市场稳定的力度加大,市场在指数层面和结构层面都迎来了企修过程。
近24年来,第一财经统计发现,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在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几乎涨跌互现,其中上证综指13年涨11;深证成份指数12年上涨,12年下跌。
其中,跌幅最严重的是2020年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疫情因素影响下,走出了深V,但也实现了“**坑”。 此后,从2021年开始,上证综指连续三年在春节后首次上涨,深证成份指数连续两年在春节后首次上涨。
A股历史上龙头两年表现不俗。
根据农历记载,今年是龙在A**领域的第三年,从历史上看,龙在A股的前两年表现不俗。
其中,龙年元年是2000年2月5日至2001年1月23日,期间上证综指上涨3457%,深圳成份指数上涨20%。 龙年是从2012年1月23日到2013年2月9日,在此期间,上证综指上涨了488%,深圳成份指数涨552%。
对于今年,宋义伟认为,短期内市场仍以超跌**为主,具有一定普遍上涨的特征。 如果在普遍上涨后,市场信心逐渐恢复,并带动形成行情主线,那么在赚钱效应下,**有望继续展开。 相反,如果不能形成行情主线,则在普遍上涨后轮动效应会加速,资金共振效应不会很强,估值修复过程会更长。
至于能否持续并最终确定为反转,方正分析师赵伟认为,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热点能否持续; 第二,无论头等舱的涨跌,都能持续有效地释放能量量; 第三,稳定A股走势的政策可以持续发布,而不是“头重脚轻”,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是市场信心的保证。
国金**分析师张驰认为,流动性的改善和风险偏好的反弹将从内部支撑市场,同时,随着国家队资金对市场“交易风险”的化解,将对市场外部控制进行“非理性”调整,预计2月和3月将有望开启一个多月的“躁动”后A股的“躁动”, 仍有可能在第二季度再次构建“双底”,即4月附近市场波动或再次上升。
招商局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展认为,目前A股估值和风险溢价已达到历史低位,适时出台逆周期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稳定市场,经济预期上调,微交易结构逐步明朗, A股将进入中长期配置值区间。
责任编辑:任浩鹏 |评论:李震 |主管:万俊伟。
*:C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