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风电通讯社报道,2024年1月,共有14家公司首次在A**市场上市,总金额为118家8亿元,其中1月共有4只新股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仅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募集资金为8只6亿,已经超过了创业板。 从上市首日的表现来看,1月份新股均未破门,新A股市场连续三个月实现“0破”。
值得我们仔细推敲的是,已经连续3个月出现“0破”,也就是说,上一次新股破应该是在2023年10月。 而在2023年9月,新股发行处于低位。
2023年7月提出“振兴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不显著,这也是新股发行一直处于低位的原因之一,直到9月。
需要强调的是,上证市场各大指数均出现连续6个月下跌的记录,科技创新50指数10月份罕见出现连跌。
10月底,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触底反弹,随后展开一涨,北京证券交易所50指数在11月、12月的两个月里,累计**超过50%,足以说明一切。
与此同时,北京证券交易所期间,上海市场迅速上涨,仙仙财经曾发出一个灵魂问题,用沪深市场换取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的飙升,这笔交易值得吗?
在新股发行赢得喘息机会后,虽然1月份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也开始大幅下跌,但从数据来看,并没有影响新股发行的节奏,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尤其是在京交行大幅上涨、沪市逐渐跌至新低的过程中,可以说两个月来,我们基本没有看到相关救助行动的延续,也没有看到主流**摇旗呐喊。
正是在2024年1月,随着京交行的开盘,各种救助策略以多种方式再次出台,投资者不买账,创业板指数和深交成份指数均刷新三年来的新低。
我们有理由继续追问,现在的A股市场是否还只关注融资端,当市场的融资功能可能出现问题时,“投资者导向的概念”是否只是安慰剂?
1月31日,胡锡进呼吁“恳请各省暂时取消或大幅缩减今年的上市计划,从源头上减轻IPO压力”,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共鸣。
客观地说,老胡的喊话很难产生任何效果。 对于A股来说,新股发行的步伐与市场的承受能力有关,在A股过去多轮牛熊交替的历史中,当市场陷入低谷时,IPO节奏就会放缓。
要知道,现在的A股,在登记制改革之后,如果出现停牌,就说明登记制改革存在小瑕疵,相关负责人就挂不上他的面子了。 换言之,对于某些人来说,市场并不是最重要的,但畅通无阻的IPO融资可能是最重要的。
除非有其他问题,否则市场太差,IPO不顺利,被迫停牌。 而现在,在主要指数连续3年下跌,沪深两大指数连续6个月下跌的情况下,出现了连续3个月新股“零破”的壮观局面。
一方面是行情惨淡,另一方面新股不败,只能说这是A股的特点,这么好的发行情况,恐怕不是美国,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关注新股发行,却不关注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回报,最终让整个市场停滞了10余年。 我们不禁要问,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