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市大云山,有一块刻有“三战三胜”的悬崖石碑,见证了80多年前保卫长沙的九战区战士们血战万里的历史。
从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日本侵略军三次进攻长沙,试图占领这个西南后方的重要城镇,但都被中队顽强击退,导致日军11万多人。
这三场长沙保卫战是如何进行的? 我们的**团队是如何击败来势汹汹的日军的?
1、以河为防线,以城为炉,与敌人决一死战 1939年,日军先后攻占广州、武汉,然后把矛头指向长沙。 9月中旬,日军冈村仁治率领10万大军沿湘江而下,向长沙挺进。
长沙是我国中部的战略要地,是西南后方的屏障,对我国和日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卫长沙,国民党任命薛岳为第九战区司令员,负责指挥对日军作战。
日军的计划是突袭新羌河北岸,歼灭第九战区的主力,然后迅速占领长沙。
在日军的进攻路线上,我军有新羌河、浏阳河等四条河流作为防御工事,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河流切断日军的运输和补给,就有可能扭转战局。
当时,湖南正值炎炎夏,但比天气更热的,却是不久前发生的“文溪大火”。
这场大火烧毁了长沙的大部分建筑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打击了人们的士气。 蒋介石想撤退到湖南,但薛岳坚决反对,他决定以河为防,以城为炉,与日军决一死战。
在薛岳的号召下,第九战区的士兵们迎来了保卫长沙的第一战。
战斗之初,双方在新羌河附近展开了激烈的对峙,我军利用熟悉的地形对敌进行抵抗,日军见无法进攻,便派飞机轰炸我军阵地,造成我军大**。
面对日军的猛攻,薛岳只好选择撤退,日军趁势追击,双方从湘北到江西以北作战,打了20多天,最后日军败下阵来,损失了2万余人, 并被迫撤退到桐城。
在这场战役中,我军虽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给日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抗日战争的形势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然而,日本人并没有放弃对长沙的尝试,他们一直在计划下一次进攻。
1941年,日军为了一举夺取长沙,总结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制定了消灭第九战区主力,迅速占领湖南北部的战略方针。
日军安南卫基率领12万大军迅速占领了大云山和岳阳,而我军则利用河网阻挡了日军的前进,第二次长沙战役打响了。
战斗开始后,我军在日军的强攻下被击败并撤退,也遭到敌人侧翼的攻击,直到9月8日,大云山的制高点被日军占领,才险些崩溃。
见形势不妙,我军及时撤退,重新调整战略,两天后,我军夺回了大云山。 十天后,我军与日军在新羌河展开了一场血战。
当时岳阳新墙一带的百姓亲眼看到新墙河周围烟尘滚滚,枪声、炮声不绝于耳,有的人只能躲在山洞里不敢出来。
20日,在日军炮火的压制下,我军失去了许多阵地,但日军并没有取得多大的优势,在进攻长沙市时,遭遇了王耀武等部的增援围攻,使日军陷入困境。
结果,日军放弃了对长沙的进攻,损失了4万多人,仓促撤退,双方恢复到战前的状态。
我军虽然守住了长沙,但也是惊心动魄。
同年冬天,随着美国切断日本在东南亚的能源,日本人袭击了珍珠港,企图控制太平洋,还对香港发动了进攻。
为了防止**的干扰,日军发动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由于形势紧急,日军高层下令安南卫基,就算拖不住中队,也要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3、引敌深入,与外联手,全歼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薛岳等人驻扎在长沙的压力非常大,在接到消息的当天,就召集了所有高级将领,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上,他们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采纳了薛岳提出的“空城战略天炉战法”的策略。
这一战略的思路是在日军进攻线上进行空房清理,设置多层伏击阵地,利用侧翼攻击、伏击等方法消耗敌军,等到敌军深入长沙城后,再与城内守军联手包抄歼灭敌军。
战争爆发后,日军突破了新羌江的防线,成功渡河,随后,我军与日军在汨罗江展开激战,双方激战了三天多,我军突然撤退。
日军误以为我军溃逃了,就追杀他们,却不知道自己落入了我军的圈套。
12月31日,日军到达长沙城外,薛岳整军,下达总攻命令。 第二天,双方开始了最后的决战。
经过一天的激战,日军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反而陷入了困境,补给线被切断,遭到我军伏击,变成了瓮里的。
经过几天的艰苦战斗,我军终于打败了日军,使对方损失了五万多人,第三次长沙会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这三场长沙之战持续了三年,打赢了多次战役,粉碎了日军对长沙的野心,留下了近十一万具尸体。
结语 日军在长沙打了三场仗,都焕然一新,但都败败退场,伤亡11万余人,靠的是第九战区战士的英勇抵抗,他们以生命为代价保卫了长沙千户百户,捍卫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