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迷路,电梯直接进入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区
房子总是合理的作者:少家
喜欢具体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东西。 热爱生活,不热爱生命的意义。 ——作家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1881年2月9日逝世,来自:卡拉马佐夫兄弟......1979年除夕,王硕到人民大会堂参加聚会。 有一场久违的交际舞,有人穿着喇叭裤,烫着头发,甚至会说英语。 那时候,王朔还是海军,日后并没有成为痞子作家。 在会场,王先生感到极度扭曲,感叹世界变了。
同样的感觉很快在更多中国人的心中安定下来。 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烈。 每当人们回首过去,回首过去,都会惊奇地发现,生活每天都在变化,去年的兴奋,今天却是冷的。 新的趋势总是在不断涌现。
今年最热门的词是citywalk,被小红书总结为“2023生活趋势观察”之一。 也成了热词,还有“显眼包”和“听劝”。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人民在疫情结束后释放情绪的出口。 透过荃新天地,你可以看到,不仅如此,过去40年来影响人们生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也在发生变化。
很多人不知道,今年走红的荃新天地,很大程度上是靠小红书社区万千老百姓分享的笔记。 随着社区文化的不断发酵,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花,后来成为当年的生活方式之一。 这是1979年摆在王先生面前的,他简直不敢相信。
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绝大多数的生活方式都不是由普通人主导的。
上世纪80年代,当王先生感叹世界变了,风吹下的中国人迅速变化。 80年代的生活是对美、人性、欲望的觉醒。 物质还不丰富,但灵魂已经饱满了。
当时,电视还没有普及,人们在广播、杂志和电影中寻找生活之美的灵感。 最先表现出势头的是女孩。 1984年,铁宁出版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震撼了文坛。 随后被改编成电影《红衣少女》。 此前,全国各地的女同胞统一了黑蓝两色**。 看完电影后,女孩们穿上了意为“叛逆”的红色连衣裙。
电影《红衣少女》 这种美丽的红色迅速传遍了全国。 当他们换衣服时,他们还必须涂雪花石膏并用蛤蜊油擦拭头发。 《排球女孩》中男鹿纯子的“纯子头”在城市很受欢迎。 《血嫌疑》的推出,让《幸子衬衫》爆红了很久。 在《庐山恋》中,张宇换了40套衣服,女生们贪婪。
当时,“裁衣”的价格是7毛钱,家家户户都有。
这是80年代的时尚针织书,最受欢迎的针法都在里面。
男人也不例外。 “追捕”高仓健给风衣带来了火,“上海滩”周润发带来了一条白色围巾。 《大西洋底的人》将**镜子带到了火上。 费翔的《冬天的一把火》让男人们烧了飞机的机头。 最让男同胞自豪的是,他们可以制作一套自制家具。
电视、冰箱、洗衣机,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消费的东西。 作家邹景之回忆说,当你往院子里看时,男人们都在做家具。 宋大成在《欲望》中的家具叫捷克。 为了向他学习,男孩们从图书馆借书看图画,从东到西换东西。 很快,一种名为“模块化家具”的潮流席卷了全国。 发起人来自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栏目,他们举办了“家居装饰鉴定展”,从900件投稿作品中选出18件作品,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并出版了一本专门介绍家居用品的杂志。 这本杂志引领了 80 年代的家居装饰时尚。
当时许多杂志的发行量在今天看来是奇迹。
1981年,《大众电影》的发行量从再版时的50万册上升到960万册,位居世界第一。 每期封面上的女明星影响了当时的穿搭和发型。 她们是最早的舆论领袖,可以靠着一期的封面,带领全国的女孩们穿上同色系的裙子。
然而,面对另一件唤醒中国人民欲望的事情,它几乎毫无意义。
1979年,有人偷偷收听海外广播电台,听邓丽君。 随后,盗版磁带在民间流传,收音机里的“光鲜亮丽的声音”越来越丰富,年轻人变得焦躁不安。
1984年一个普通的夜晚,人们刚刚看完新闻播报,一个拿着吉他的年轻人从电视机里跳了出来,唱着跳着“燕舞,燕舞,一首歌献给一首爱情! ”。这是央视广告部成立后拍摄的第一批广告。 跳舞的苗浩君,18岁,成为全国最时尚的青年。
广告一播,烟武录音机销量就冲到了百万台。 流行音乐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社交方式。 当时的年轻人主要分为两组,一组是跳舞,另一组是竖琴。
上世纪80年代,舞蹈风靡一时,相关部门纷纷采取行动,文化部下发了《禁舞通知》。 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不减,表示强烈反对。 1987年,《霹雳舞》上映,贾樟柯受此影响,成为迪斯科舞厅的小王子。 后来,一开始一扭扭捏的王硕,就牵头策划了《海马歌舞厅》。
苗老师后来演了《浣竹格格》中弹钢琴的年轻人更是深刻。 对此,王硕发和萧叶京在《青春的日子》中都有详细的表现。 小伙子们身穿军装棉袄,手捧吉他,叼着少女,在街上对峙,唱着一个又一个的歌。 谁捡不起来,谁就只能溜走。 周云鹏在《绿火车》中回忆说,自己参加沈阳钢琴时,看到自己的技艺不如别人,就当场砸了钢琴。
这种趋势也蔓延到高校。 清华大学里有个叫高晓松的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因为这股浪潮,90年代流行了一首校园民谣。
80年代,《射雕英雄传》《霍元甲》《上海滩》的港台剧虽然火爆,但并不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 广播和**是不同的。 “Roses Bloom Everywhere”和“Sweet Honey”任何人都可以听。 主流**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 《北京晚报》在1980年召开了“新星**见面会”,“歌手”成了流行词。 五年后,“红锦杯阳城新歌新人大赛”在广州举行,为94年广州歌手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是那个时代社交网络最好的调味品。 制作和传播流行歌曲的报纸、广播和盗版磁带自然是流行娱乐的领导者。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的年轻人。近年来,每年年底,观察分析大量全国生活趋势数据的小红书,都会总结过去一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预测公共生活趋势的走向。 夜跑、户外游、乡村休闲、老钱式穿衣、便利店喝酒......各种新的玩法是无穷无尽的。
变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张亦武表示,80年代虽然有物质吸引力,但也体现在精神层面,90年代物质追求成为主流。 中国人的消费生活正在真正展开。
1990年10月,深圳一家餐馆开张了,连市领导都去了。 当天,人们从二楼排到一楼。 这家餐厅的见习经理是经过6000多人的殴打,3轮面试,会见7名考官后才被聘用的。 实习经理10人,本科生8人,硕士生2人。
餐厅的名字是麦当劳。
当天,这家深圳门店创下了麦当劳单日营业额的全球新纪录。
麦当劳盛大开业 这是90年代生活的缩影。 近10年来,国外品牌层出其不穷。90年,卡地亚成为第一奢侈品; 92年,LV店在北京开业; 94年,百盛进入中国; 98年,宜家进驻上海; 99年,北京国贸开设了第一家星巴克。
那一年,皮尔·卡丹甚至为紫禁城带来了一场时装秀。
每天都有一块名为“大宝”的牌子向大家打招呼。 女孩不再满足于珍珠霜,学会了毛格平。 这个年轻人停止了手工摆弄家具,开始打扮明星酒店经营者。 “永久”自行车不是永久性的,城市到处都是跑步路面,后来成为捷达。 人们不仅在家炒菜,还去餐馆。 刘振云把《鸡毛一地》卖给冯小刚,赚了8万元,马上就带着女儿去吃肯德基。
中国人慢慢地有更多的钱,更多的时间。
1995年,工作改为两天假期。 周末的额外时间催生了购物中心和农家乐。 购物成为放松,旅游休闲成为一种趋势。 1999 年,政府法令确保了这一周,从那时起,旅行一直是该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服装、家居装饰、餐饮、美容等领域,新的生活潮流层出不穷。今天的吊带裙,明天的牛仔裤; 今天是大浪,明天是巨浪。
随之而来的是,流行文化和社交娱乐也发生了变化。
1992年,全国第一家KTV《金嗓子》在广州开播。 两年后,《天涯海角》让一线城市的居民看到了大量的异域风光。 紧邻香港,无数盗版VCD生产线拔地而起,将《双星期一》《四大天王》的璀璨光芒带到了内地。 追星者诞生了。 小城镇里没有钱的年轻人在迪斯科舞厅、台球厅、游戏厅和录像厅挥霍青春。
卡拉OK走红后,王晓波还写文章讽刺邻居唱歌像驴子一样。
电影《世界末日》上映宣传 但在如此耀眼的消费潮流中,还有一样东西主宰着每个人的生活。
这就是电视机迅速普及的原因。
九十年代中期,全国彩电企业多达98家,年产国产彩电3000万台。 全国有电视塔684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2座3%。一块小屏幕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媒体中心,拥有了极大的话语权。
衣食的档次、品牌的潮流、时尚的潮流都开始受到它的影响。
1990年,《欲望》大受欢迎,街上的小偷越来越少。 这是电视取代书籍和电影成为最受欢迎的传播媒介的一个里程碑。
刘慧芳的命运触动了全国观众的心。 还没等他们摇头,琼瑶和金勇又来了。 VCD机和***机很受欢迎。 港台电影,**轮流轰炸。 由北京电视中心出品的第五代导演文学片、大陆滚圈、前卫文学,一夜之间就过去了。 气得王硕先生把四大天王、成龙电影、金庸**和琼瑶剧列为《无知无畏》中的四大粗俗。
90年代的电视画面牢牢把握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创造了大量的民族记忆。 电视剧的爆火促成了90年代末《环珠格歌》的火爆,第一个民族偶像诞生于内地。 在90年代中期,新闻业也不得不依靠电视。 央视新闻解说部派出了白岩松、水俊义、景一丹等精英,崔永远因为《说实话》走红。
就连本山大叔在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也不得不以《说实话》的形式出现。
上演这个小品的春晚是90年代的民族记忆。 十多年来,它一直是年度流行语的发源地,并具有不可动摇的影响力。
这两个词具有一定的划时代意义:大众的生活趋势和消费决策自然逃不过电视文化的手掌。 《正大综艺》教你,人世间真的很精彩; 旅行卫视让你“不为所动,心远方”; 《娱乐公告牌》告诉你今年最热门的是什么; 《美女美女》教你如何化妆,露出小脸; “生活空间”让你学习极简的家居装饰; “日常饮食”改变了您的厨房和冰箱......
在节目中,香港明星的发型和穿搭成为大众模仿的对象。 Aaron Kwok的中分让少年韩汉写了一首《头发》,发给了第二个新概念。 成龙的广告语“成龙”让小霸王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六岁孩子的“金丝猴皮鞋”堪称第一代营销; 脑白金送礼技术带来了保健品市场的爆炸式增长。
在90年代,电视广告产品在群众心中代表着体面和阶级。
人们对品质生活的想象是建立在电视之上的。 生活趋势每年的变化在于电视上报道和呈现的内容。 在大多数次发达和欠发达的城市,人们习惯于通过电视获取最前沿的时尚信息和最时尚的休闲方式,并随波逐流、模仿。
那时候的易先生还不像现在这样瘦弱,千禧年过去了,电视的力量依然巨大。 2005年,当地电视台的选秀创造了一位平民明星,出现在《时代》杂志上。 央视的《百讲》能让易仲天、于丹走红,掀起一股汹涌澎湃的“中国文化热”。 大家都读过《三国志》和《论语》。 又过了几年,健康节目来袭,张武本一句话就把绿豆汤炒好了。 每个人都开始谈论亚健康。
90年代的生活被电视文化所主导。
但在1999年,一项实验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1999年9月,台湾“梦想家中国网”联合十家中国大陆公司进行实验。
12名参与者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使用网络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 一个名叫范红军的志愿者崩溃了,他发现网上除了永和豆浆什么都没有。 晚上睡在木床上,樊红俊冻得瑟瑟发抖,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吃永和豆浆了。
四年后,“梦想家”倒闭了。 正是在那一年,大众点评在上海成立。 1999年的范鸿钧一定没有想到,日后他开大众点评的时候,上面会有琳琅满目的餐厅。
也是在那一年,杰克马把几个年轻人叫到办公室,说公司要做一个项目,你必须离开家,你不能告诉任何人你在做什么。 随后,几个人搬到了阿里开始的湖畔花园。 几个月后,在线上线了。 同年10月,支付宝诞生。
只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虽然胡勇在1996年翻译了《数字生存》,但这种生存趋势只是极少数。 比如有个破产作家叫宁采深,他在90年代末混入互联网,培养了人脉意识。 6年后,他将网络上积累的笑话和独创性汇编成一部名为《武林外传》的情景喜剧。
1999年又名:闹剧 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2005年,它崛起,逐渐拉开了中国网购的帷幕。 第二年,每天有超过900万人去购物。 一种即将改变中国人消费习惯的生活方式趋势已经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信息分发、即时通讯、聊天、同城服务、网络游戏、各种日常需求逐渐被互联网覆盖,中国网民数量激增。
正是在这些年里,有一件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3年,“大众软件”推出了一款名为Cat Flutter的**。 以前,很少有人知道它。 看完文章,很多人都成了猫扑用户。 每个人都厌倦了门户网站千篇一律的页面,并希望找到新的乐趣。 在类似猫咪扑腾的论坛上,数千万网友云集,掀起了最初的互联网江湖。
在那里,基层参与是前所未有的。
911事件“,西慈胡同上千网友讨论; 猫咪在网络上飘飘然,一个拿着奶茶的女孩被称赞为纯真的代表; 李毅对李玉春酒吧的爆杀行动,成为铁霸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曾几何时,只有在电视上讲话,在报纸和杂志上写作,你的声音才能传播开来,被陌生人听到,但在互联网时代,你只需要一个帖子。
草根的声音突然在很远的地方传来。
2006年,有三件事足以反映出电视的主导话语权正在被瓦解。
那一年,在大学宿舍里,你会发现男生们不是在玩游戏,而是聚在一起追一部叫《越狱》的美剧。 随着字幕组的诞生,跌出美国收视率前20名的《越狱》,让无数大学生和白领着迷。 人们熬夜追剧,从此习惯了“季”播。
随后,《迷失》《英雄》《绝望主妇》《24小时》等剧风靡一时。 到了90年代,全国看同一部剧的风景已经不复存在。 在线观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已成为一种新的日常。
还记得米帅吗? 那一年,郭德纲风靡全国。 他不像同代的任何其他相声演员,他在电视上很受欢迎。 2005年,土豆推出。 他和俞倩从果肉中镀出的各种**在土豆中风靡一时。 通过网络,郭德纲迅速走红。 《我是作家》《我是***,我是军事专家》等“我是”系列,奠定了他在江湖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德云俱乐部的崛起。
老郭一红甚至还开车带大批白领去影院听相声。
短短几年时间,王子健和嘻哈包店纷纷出圈,在剧场大获全胜。 虽然以报纸和电视为代表的主流**仍然很强大,但它不再是唯一的言论领域。
那一年,徐静蕾博客开通112天后,访问量就达到了1000万。
早在2003年,写“**”的穆子美先生就以大胆的风格,让博客首次走向公众。 但全民关注博客,直到2005年韩寒和徐静蕾才落户新浪。 这两位博客时代的杰出名人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韩寒的博文已经成为网络公民必读的出版物。 他本人被派往《时代》杂志,排名在奥巴马之前。
一段时间以来,写博客和阅读博客已成为最热门的在线生活方式。
像徐静蕾、韩寒这样的著名博主,自然是顶尖的。 但对互联网发展影响更深远的是,从现在开始,任何草根阶层都可以获得与精英相同的话语权。 他们可以在熟悉的领域发表意见。
很快,互联网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字:Big V。
一个普通的草根,通过自身的积累,可以成为该领域的意见领袖,成为垂直生活潮流的引领者。 这在 10 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2006年,石岳在天涯**历史**,因为流量被质疑,他转而到新浪博客进行更新。 点击量迅速超过一百万。 随后,他的博文被编成书,命名为《明朝的那些事》。 同年,新东方教师李晓来对英语教学进行提炼,发在自家博客上,形成一本英语教材,成为海外考试必读书目。 他还出版了一本散文集,名为《作为朋友的时间》。
与论坛不同,博客拥有很强的订阅和追随者,用魏武辉先生的话说,虽然两者都专注于用户生成内容(UGC),但博客更强调“人”。
从此,主流**不再是唯一的中心,也不再是引领人生潮流的权威。
成为大V的草根也可以造势。
但其实,今年荃新街、显眼包包、小红书的热度,并不是某个大V提起的,也不是某位主博主分享的。
荃新天地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小红书的一位武汉用户分享了武汉的旅行笔记。 在注释中,没有提到任何5A景区,重点关注武汉独特的老街和商店。 没想到,笔记一发布,点赞和收藏的数量就飙升了。 很快,一些已经有过荃新天地体验的其他城市的业余爱好者也开始分享他们的宝藏经验。
也许是出于对城市的热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撰写Citywalk指南。 这些笔记导致了线下旅行。 从上海到宁波,从郑州到北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城市步行路线纷纷走出圈外。 普通人写,普通人看,普通人行动。
至于“听劝”的热度,则充满了戏剧性。
一位名叫“小爱”的小红书素人用户,因为长时间找不到伙伴,就去社区发帖求助,上传了一张半长照片,希望大家能指出自己的问题所在。 很快,一些女性用户争先恐后地提供建议。 面对大家的建议,指出各种问题,萧艾都坦然接受,一点都没,一点也没有,一点玻璃心都没有。 无论每个人吩咐他什么,他都做到了。
所以他被称为小红书最有说服力的人。
小艾的同学“听了前后比较的劝说,给他出主意的素人姐妹多达三千人。 与此同时,小艾不断改变自己的发型、体型、穿搭,并成功转型。 就是这样一条普通人求助的帖子,冲上了社区年度热搜,获得了682.4万人的热度。 听劝说变得流行起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听劝说”成为人们旅行时最喜欢的标签。 别看旅游博主,别看逛店的大V,出门后直接去小红书吼。 会有很多本地普通用户或打过牌的用户来帮忙。 它演变成普通人之间的互助之旅。
无论是荃新天地的发酵,还是“走出去听劝说”的玩法,都不是由意见领袖主导的。
早在 2010 年,《新周刊》就预测了一件事:
30年来,你一直被大趋势所驱使,追求财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接下来,你会选择自己的小趋势,见证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集体在退却,个人在走上舞台。 个人选择收敛成小趋势,小趋势变成大趋势。 ”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 这件事早在2009年就已经显现出迹象。
2009年7月,有人晒出一句话“贾俊鹏,妈叫你回家吃饭”。 3分钟后,“贾俊鹏”回复,说不会回去。 几个小时后,事件发酵起来,在网络上走红。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帖子点击量激增至78180,000, 30条回复20000,贾家的“亲友”纷纷涌出巢穴。
这一事件被《新周刊》列入“新世纪十年十事”,意义深远。
在这方面,该出版物写道:社交网络重构社会关系,从此任何一座小山都可能成为风暴的中心,任何看似无聊、起点不起眼的信息,经过群体处理后都可能成为龙卷风。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网络事件和流行语。
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听劝”和“走城”的风潮由小到大,这场由小山掀起的龙卷风,竟然发生在小红书?
杀死新浪博客的不是另一个博客,而是新浪微博。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精英活动,长期制作高质量内容的门槛很高。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微博再次拓宽了发声的机会。
140字的口头表达,加上随意传播的速度,改变了论坛和博客时代信息的流动方式。 因此,有句话说“旁观者改变中国”。
随后,互联网+的爆发,再次从购物、旅游、餐饮、社交等领域重构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延续博客时代话语权分化的趋势,各种承载内容的APP诞生,知乎、快手、哔哩哔哩、抖音等公众号纷纷涌现。
会写文章、会拍美照片、懂技术、会教美、会开玩笑、会爱演戏的人......无数大V、网红从草根的沃土中崛起。 一会儿,我等你唱完就上台了,今天范宓萌,明天迅猛龙,今天Papi酱,明天他同学......
但与此同时,大多数普通用户只是旁观者。
就像80年代看电视综艺、00年代搜索海外信息的人一样,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活的潮流,从一个潮流奔向另一个潮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一直在关注。 从杂志封面上学习烫发,向电视剧主角学习穿衣,向美容博主学习化妆,和店铺探索者一起寻找食堂......
但这一次,情况就不同了。
Citywalk和Listening to Persuasion的受欢迎程度意味着新势力的介入。
它不再由某个领域的老牌玩家领导,也不再是向大众推小趋势的权威。 相反,它是由一个又一个普通人形成的真实气候。 这种无中心的爆发,就连小红书的运作都承认它有一种混乱的混乱,很难被人操纵。
或许在趋势上升之后,他们会请大V来帮忙,但是在趋势诞生之初,就完全在极普通的小红书素人用户的笔记里酝酿了。
正如《新周刊》所总结的那样,看似枯燥乏味,却是飓风的起点。
这离不开小红书的氛围。 作为一个生活分享社区,来这里记录生活、分享策略的人,都是真实可触的普通人。 他们的分享,带着温暖和诗意,希望能传递给更多的人。 用户“Jasmine's Magic”分享了他与一个3岁婴儿散步的路线,向人们展示了孩子们走回家,与世界意外相遇的欢乐心情。 素人用户“玄子”也不止一次写过被城走的焦虑感**。
儿童城市漫步是探索世界的乐趣 在这里,普通用户不需要精美的文字,通过口头表达,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和内心感受,并带来自己的故事,可以感染他人,产生共鸣,带动更多人参与。
社区栩栩如生的倾向也有利于共鸣的发生。 比如原本在抖音直播间流传的热词“显眼包”,被综艺圈用来做大量宣传,被广大网友“虐”。于是,暑假和十一天,人们蜂拥而至博物馆,发现了不少“显眼包”,自发记录在小红书上,寻找生活中玩显眼包的方法,被广大用户火了。
付费博物馆显眼包 在此期间,用户“胖子”分享了在家抗癌的“显眼包爸爸”。 在抗癌的整个过程中,老人们乐观积极,经常用一些搞笑的手段给病人打气,以顽皮老孩子的态度与疾病作斗争。 这些笔记感动了社区中的许多人。
用真诚、温暖、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片段,打动另一个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在小红书里,一个普通人可以变成一只掀起飓风的蝴蝶。
时光飞逝。 四十年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改变,就像眨眼之间。
80年代舞厅舞会上的红裙,90年代满天大街小巷的港台明星海报,00年代快乐网上偷菜,以及随时间消失的衣食住行的细节,对于个人来说,都是岁月变迁中自我认识的快乐与痛苦, 一个秘密成长事件的时期,对于集体来说,它是过去40年社会进程的缩影。里面镌刻的,是中国人奋斗、憧憬、温暖的生活。
所谓生活方式,无非是文明与科技的总和。 在文明层面上,只有当一个社会足够开放和宽容时,每个人的选择才能得到充分尊重。 在科学技术层面上,每个人的声音都能传得最远,这个世界的色彩才能足够丰富。
不,又是年底了。 这一年即将结束,在过去的365天里,除了Citywalk、Conspicuous Bag、Listen to Persuasion之外,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掀起飓风的蝴蝶。 也许有一天,你的一个帖子和笔记将能够连接更多的人,并在社会上结出丰硕的成果。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新的一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会有新的潮流、新的热闹、新的流行语。 但无论多么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不会改变。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这一直是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个又一个生命能在小红书生根发芽的原因。
用每一个独特的生命滋养灵魂,用每一次温暖的触碰记住岁月。
2024 年即将到来,希望我们都能在保持秩序的同时找到新的联系。
希望在日新月异的人生潮流中,我们能永远热爱自己所热爱的,做我所做的事情。
就像卢国珍在歌里写的:
每当它改变时,幸福将永远被记住,它将深深地隐藏在骨髓中。
本文参考文献:[1]《中国人生回忆》、陈宇[2]《新周刊二十年精选》、《新周刊》[3]《PC互联网时代的那些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4]《中国电子商务20年》、虎嗅[5]《越狱中国隐性疫情》、三联[6]《请回答2005:为什么它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关键之年? “,首席人物视图,江岳和陆渊。 [7]《沉默的死人博客与启蒙时代》,叶克非 [8]《穆子梅日记继续在网上发热》,《中国青年报》 [9]《八十年代的家乡》,《新周刊》 [10]《我和我的九十年代》,《新周刊》 [11]《我们去哪里听相声》,三联 [12]《当虚拟“闯入”现实, 2006 互联网博客杂志,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