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宣布,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总数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加到近1900只,圈养数量达到728只,实现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和野生种群数量的“双增长”。
不起眼的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成都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在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方面,根据第四次大熊猫普查数据,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地区常年野生大熊猫数量73只,占国家公园野生大熊猫数量的4%。
依托国家公园的建立,成都大熊猫保护工作有哪些成效? 而大熊猫又是如何“保护”其他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呢?
将“岛屿”连接成一个整体
第一批人工维修已受理
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成立。 其中,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四个县(市)。
大熊猫国家公园刚建立之初,最大的问题是大熊猫栖息地严重破碎。 为了连接“岛屿”,有必要构建一条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生态走廊。
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部分。 目前,成都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工作按照自然恢复原则进行,人工恢复为辅。 就在去年,成都地区进行了第一次人工栖息地修复,并在都江堰长河大坝、大邑火石溪、崇州八里坪等地进行了施工,并于12月完成验收。
目前,人工修复主要针对一些重点生态脆弱区,采用圈养、造林、低效森林改造、林种再生等方式,改善大熊猫栖息地的土地暴露、植被破坏、高密度纯人工林、森林退化等问题。
对于整个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起到了穿针引线、重点修复的作用。 成都熊猫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人工修复的方式推动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并考虑生态景观效应的适当组合,适当融入社区的协调发展、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工作需求, 从而促进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改善,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促进可持续利用和价值实现。
让科学研究帮助保护。
推进生态智能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大熊猫在雪地里快乐,雪豹在山上旅行,羚羊喝水......在岸上近年来,生活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地区的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与城市居民朋友发送“**连线”。
这是由于部署在成都地区的红外摄像机捕捉了动物的踪迹,今年,通过自组网技术安装了多台可以实时传输红外触发图像数据的智能红外摄像机。 这些摄像机还延伸红外传感器、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经纬度等传感器,以收集各种环境信息。 同时,为减少人为干扰,还将实施电子围栏,开展有针对性的短信试点,实现进入核心保护区短信提醒等功能。
科学研究有助于促进大熊猫的深度保护。 成都地区还开展了野生大熊猫疫源和疾病监测、野生动物救助能力提升、野生大熊猫DNA遗传资源库建立、人工低效森林改造等7个领域科研项目。
项目的推进需要科研团队的支持。 对于成都地区,将继续深化与清华大学、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四川大学、财经大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机制。
我们在哪些具体领域开展合作? 记者了解到,成都地区将联合开展大熊猫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恢复、调查监测、生物多样性研究、疫源和疫病监测等长期研究。
让保护深入人心。
设立生态公益岗位近1000个
成都地区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部,面临地形起伏大、巡逻人力不足等问题。 从外面招募不熟悉地形的护林员; 从内部汲取经验,难免会没有技能。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一带想出了一个办法:动员当地居民成为“守护者”。 2022年和2023年,先后为成都地区社区居民提供322个和600个公益岗位,并聘请当地居民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地区巡护监测、生态管理与集体资源保护、森林防火、保护宣传指导等公益工作。
开展“公民科学家”、“熊猫秘地探索”等一系列自然教育活动; 对接成都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植物园、成都动物园等城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举办公共活动......同时,吸引市民进入成都地区的生态体验场所,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成都熊猫分公司不断深化野生动物事故赔偿机制,为全区6万余居民购买了野生动物意外赔偿保险,定期开展野生动物损害预警监测,实时向社区发布预警信息, 并及时指导原住民开展野生动物损害索赔,进一步增强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原住民的归属感和收获感。
成都**金观新闻记者 李飞飞 照片由成都熊猫分社主管编辑何启铁、编辑温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