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自己冲泡盖碗茶时,罗欣欣的手有些僵硬。 “享受泡茶的过程远比记住要点重要得多。 在老师的指导下,27岁的“茶白”反复练习,终于冲泡出了香喷喷的外湾茶。 浓浓的茶余晖中,年轻的师生们围坐在桌旁,一起冲泡技巧,学习茶桌礼仪,不时传来轻轻的笑声。
这是1月27日晚山东省济宁市仁城区“运河夜校”茶艺课上的场景。 济宁作为大运河的重要枢纽,有“运河之都”的美誉。 今天,这所以文化特色命名的跨年学校,正试图探索历史与现在、青年与未来发展的“密码”。
也是济宁首所跨年学校,自2023年11月开办以来,已开设180多个班级,35个青年思想论坛,3000多名青年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除了白天忙,我还是很忙,晚上呆在家里刷手机久了,会觉得无聊。 作为上班族,罗欣欣表达了很多年轻人的诉求:如何让8小时之外的生活变得丰富有趣?
想学点东西,却苦于缺乏平台、缺乏师资、市场化课程费用高,年轻人的很多迷茫,是团团牵头创办“运河夜校”的动力。
一切都从头开始。 没有场地,团区委的工作人员不停地跑协调; 没有老师,所以他们从有艺术专长和教学经验的朋友开始; 如果没有学生,他们会在微信圈里陆陆续做广告。
第一个500人的微信群很快就填满了,然后第二个和第三个就建好了。 大家欣喜地看到,夜校真的对年轻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每班9元到49元的“亲民价格”也是夜校的吸引力之一。
与老一辈人通过夜校学习技能并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同,我们希望经营年轻人真正喜欢和喜爱的(夜校),这是城市年轻人的“基础设施”,也是他们专属的“儿童宫殿”。 “运河夜校”运营组组长乔维佳表示,他带领一个平均年龄29岁的8人团队,为夜校设计了“好玩”又“神奇”的课程。
近三个月来,课程不断丰富迭代,从最早的心理学、油画、“神牛魔术”三门课程到35门,包括兴趣型书法、花艺、中医经络养生、戏剧、曲意、八段锦、银饰、香印等课程,以及针对年轻人实际需求开设的抖音主播和面试技巧课程, 此外,还穿插了刷牙班、品红酒等特色课程。
除了有趣之外,时尚和有效也被纳入课程设计理念。 比如书法课不再讲授传统的横竖书写要领,而是让大家用国潮书法“画”一对春联; 银饰品课教大家制作属于自己独创的戒指; 舞蹈课让大家学习流行的“科目三”......最近总之,让年轻的学生学到一些东西并享受它。
让年轻人教年轻人——一支平均年龄35岁的老师团队也成为了这所夜校的“专属IP”,其中有的是辖区内高校的老师,有的是大众美术馆的老师,还有很多是艺术店老板。 精力充沛,能“玩表情包”,这些年轻老师的参与,为“运河夜校”增添了几分活力。
32岁的苗珂就是其中之一。 她讲的油画课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最快的一门,报名流程开放后,20分钟内全部“秒”了。 在她的课堂上,绘画不是一件严肃而僵化的事情,通过设计有趣的互动课程,她鼓励学生放松和表达自己。
让学生觉得有趣的前提是,我们应该成为有趣的老师,我很享受在这样一个传播美育知识的新平台上与大家一起成长的过程。 苗珂说。
90分钟的课程分为5个小节,每个小节提炼对应的关键词,28岁的茶艺老师刘梦迪会精心准备每节课,也收获了一批愿意分享和传播茶文化的年轻朋友。
“运河夜校”走红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海报标语也促成了它:“白天工作,晚上学艺术”“吃夜宵不如上夜校”“教什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好玩”......它们是由山东青年政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谢玉洁创作的,她在寒假回家时报名参加了学生培训。
谢玉杰不止一次惊讶于老师们对“dddd”(意为“无所不知”)等网络流行语的熟悉程度和“另类”的教学方法,“这才是真正能打动我们年轻人的东西”。
28岁的国企职工常峥,是“运河夜校”的首批学员之一,现在几乎每天都来夜校,“毫不夸张地说,上夜校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外,常征还倡导夜校的社会角色,将同样热爱艺术和生活的有趣灵魂聚集在一起,从而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常征琢磨着申请这里的公开课,与更多人分享他的掐丝珐琅画,并为此做准备。
按照“白天很有文化,晚上很济宁”的办学方式,今天的“运河夜校”不仅是年轻人学习的载体,更是组织、团结、服务年轻人的新阵地,实现青少年社会化的“破圈”。 截至目前,这里共开展了“炉边会”、“观船晚会”、“聚光灯行动”、“运河学生返乡、筑梦”等“十大青年活动”38项。
为保障办学活动的正常长远发展,“运河夜校”依托运河记忆青年之家和仁城区养老院,与场馆管理方、第三方运营商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颁布《运河夜校管理服务制度(试行)》,将注册机制制度化、规范化, 组织架构、基金管理、教学管理等。 同时,为少学生和教师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教学活动提供全方位保障。
从加快青年友好城市建设入手,聚焦青年社交灵活学习的实际需求,解决筹资、招师、动员青年、更新场地等问题,不断提升夜校吸引力。 团协济宁市委副书记李雯文介绍,今年,在进一步扩大校园的同时,将设置多个灵活的教学点,创新更加灵活的社会化筹款方式,确保夜校能够更好地满足青少年的需求。
根据团吉宁市委工作部署,2024年以仁城区为试点,跨年学校在全市14个区县全面推广。
出乎意料的是,越来越多从小喝运河水长大,在外面辛苦打拼的年轻人,开始把家门口的跨年学校当成“回家的理由”。 “等我毕业了,我一定会选择回来,把我的家乡建设成一个令人羡慕的国家。 谢雨杰坚定地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邢婷**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