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胜利和失败是军人的常事。 近代中国的军事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解放战争结束,有无数值得铭记的胜利,自然也包括无数的失败。
在解放战争中,有这样一场战斗,我军在实力上占有优势,多有少,但还是遗憾地失败了。
那么,这场战斗到底是什么? 它对随后的战争有什么影响?
这一战就是大同济宁之战。
1946年6月,人民解放战争打响。
作为华北地区的战略要地,大同自古以来就是士兵的战场。
6、7月,我山西-隋军区主力疲惫不堪,在山察冀军区的配合下,一举解放了新县以北、大同以南广大地区,切断了大同与太原的联系,彻底孤立了大同境内的敌人。
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夺取大同,彻底打通山察冀军区与晋绥军区的作战政策就这样摆在了山西察哈冀军区司令员和政委面前。
**。8月,我们山察冀军区、晋绥军区共集结兵马十二万人,准备对易守难攻的大同发动攻势,啃这块硬骨头。
这次攻打大同的我军总司令是晋绥军区的张宗勋,政委是山察冀军区,副司令员是杨成武。
张宗勋. 大同驻军不到两万人,最高领导人是阎锡山麾下的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楚锡春。
为了守住大同,燕西山的守军依靠12米高的城墙、城墙高处和外围的碉堡、城墙上的炮孔、碉堡外的铁丝网,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
但是,尽管如此,由于大同卫戍部队结构不统一,战斗力不强,我军势不可挡,攻占大同只是时间问题。
阎锡山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自从大同沦陷孤城后,阎锡山多次派兵去救他,但都被击退了好几次。
无奈之下,阎锡山只好向蒋介石求助。
从战况来看,唯一能救出大同的人,就是驻扎在大同西北160公里处的龟绥(今呼和浩特)的傅作义部队。
傅作义. 于是在老江**侯禄的承诺下,傅作义最终决定出兵东渡,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计划。
这个“赵”是大同,这个“魏”是张家口,或者说是济宁。
张宗勋后来在回忆录中回忆了大同济宁之战,说当时我军在傅作义东援之前召开过一次杨高会议,但会上没有人对傅作义东援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家普遍认为大同不是顾作义管辖区, 而且就算傅作义决定出手相助,也不会派出多少兵力,行动也不会很快,所以只要攻下大同,傅作义的部就不敢东下。
正是这种认知,对后来的战役发展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当时,山察冀边境地区的中心在张家口,山察冀军区主力全部出动与大同作战,造成后方空虚。
而傅作义对此深有察觉,所以他没有选择直接前往大同解围,而是将部队分成三路,分别指向卓子、济宁和凉城。
在这三个地方中,凉城离大同最近,但也是傅作义故意放置的“烟雾弹”。
傅左的志愿援部北攻济宁,南攻凉城,中路攻涓子,真正目的是先拿下卓子,再打济宁。
而我军从一开始就误判了傅作义的战略意图,以为傅作义的援部最想拿的就是凉城。
因此,在卓子、济宁、凉城三地中,部署力量最弱的是卓子,卓子只剩下一个旅。
结果,傅作义首先要拿的就是卓子,为此,傅作义直接出动了三个师,卓子只用了8个小时就被傅作义的部门拿下了。
此时,我军的注意力还放在了大同的难骨头上,此时,我军下一步的预测是,傅作义将派兵先从大同进攻最近的凉城,解除对大同的围困。
结果,傅作义又耍了一招,他先是派人联系我军,提出讲和,但实际上,他很快就集结了大批部队,前往济宁。
由于预测失误,我军当时只在济宁部署了三个团的兵力。
在傅作义部队的猛烈攻击下,眼看济宁继卓子之后又要易手了,我军主力赶紧回援,傅作义的部队实施分围,让傅作义最终击退。
事实上,此时的战斗最关键时刻,却在不知不觉中。
在我军集中兵力一气呵成消灭敌生力的时候,我军的指挥员和战士们认为他们已经占了上风,命令部队休整。
翌日9月12日拂晓,我军没有选择趁热打铁发动进攻,而是直到9月12日下午才开始进攻。
这不免给了傅布喘息的机会,敌军休整等待救援。
**后来分析说:
“我军前线指挥部远离战场,不知道前线情况,一天之内没有组织连续进攻,给敌人喘息和重组的机会。 ”
董启武. 12日下午4时,我军向被围困在城西南山坡上的敌军第31师发起总攻时,傅部精锐第101师已赶来增援。
可以说,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军正在抓狼捉恶虎,形势十分紧张。
而正是在如此紧张的形势下,我军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放弃了攻击前面的敌人,即新组建的第31师,而选择向西集中兵力攻击第101师。
当时,当所有部队接到这个命令时,他们其实不愿意放弃眼前的敌人,但最终还是执行了前线指挥部的命令。
这样一来,我军就直接错失了集结歼宁城下即将歼灭的敌人的大好机会。
但是,我军不清楚第101师的位置、行军路线、行动的具体部署,最终的增援计划没有实现。
9月13日上午,新组建的第31师团和第101师团成功会合,我军战机损失惨重,遭到敌人的包抄。
在双方不断的围剿和反围剿中,13日下午,傅作义师新组建的第32师和新组建的第4骑兵师的增援部队赶到我军,迅速对我军展开反攻攻行动,我军的劣势暴露无遗。
此时,傅作义率领六个师团,集结在济宁郊外。
经过一天一夜的连续战斗,特别是我山察冀、金绥军区部队的往返调动,尤其是12日通宵达旦的往返调动,疲惫和饥饿感彻底袭来。
随着我军阵地的不断突破,在济宁附近歼灭傅氏增援部队的作战计划已不再可能。
这样一来,我军就只能被迫在13日晚撤出济宁,向东北方向转移。
这个时候,在卓子和济宁相继失守之后,傅作义的部门也对我张家口构成了威胁。
在大同方向,傅作义的部队与大同的守军形成对我军的侧翼攻击,这已经十分不利于我军执行既定的进攻大同计划。
经过这次济宁之战,傅作义风头无穷,我军的活力大受损害,再也无法夺取大同,山察冀军区最终决定撤出大同。 大同济宁之战落下帷幕。
此外,更严重的是,此战后,山察冀边境地区中心张家口的大门被打开,直接造成了张家口的损失。
有一种说法是,作为华北地区的一场关键战役,济宁战役的失败影响是极其深远和重大的。
那么,谁对这场运动的失败负有最终责任呢?
战后,聂帅主动承担责任。
**。当初,率先攻打大同的决定,是由***做出的。
** 认为自己“考虑不周”,分析指出一线指挥的错误。
其中就有傅作义所说的“侥幸”,即9月12日晚,我军放弃了先歼灭即将歼灭的敌人,转而与敌人赶来增援的第101师作战,导致战斗失败。
这一点,傅作义后来回忆说,其实当时济宁之战,他也是很害怕的,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傅作义的部子也相当危险,有失败的可能,直到第101师参战,人民解放军才选择全力与第101师作战, 而且没有进攻新成立的31师团,这让傅作义深深感受到了胜利的可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战场瞬息万变,从老天爷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会在前线指挥上发现错误,有些人喜欢把济宁之战和孟良谷之战相提并论,认为张宗勋没有苏羽拔牙的决心。
但事实上,这两场战役在面对国民党援军方面是无法比拟的,孟良谷之战中的国民党援军弱小无力,而在济宁之战中,傅作义的第101精锐师的增援部队坚决而强大,我军当时没有能力迅速歼灭董其武的部队,也就是说,董其武的部队没有走到山的尽头, 就算被围困,但战斗力依旧不弱,从第一百零一师团和董奇武师团可以看出,董奇武的部队很快就能恢复血脉,绝地**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
此外,竞选失败的因素也很多,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由于我军很多部队都是游击队,所以不愿意直接打这么大规模的进攻战; 再加上我军装备太差,面对敌人依靠大同守军的城墙和城墙外的碉堡,炮火火力明显不足,“只用手榴弹和梯子攻击敌人的碉堡效果不大”。
结果,战斗时间一再拖延,敌人的增援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再来就是我军统帅和战士们在傅作义部的增援上有战术上的轻敌,这在这次战斗的总司令张宗勋的回忆录中都有明确提到,8月2日,**主持了杨高会议,可惜杨高会议对傅作义的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总而言之,战场瞬息万变,一场战斗的失败是由多方面造成的。
胜利和失败是军人身上的常事,胜利是值得铭记的,其实失败也是值得铭记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出发,让我们体会到今天来之不易的平安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