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烈士刘呼兰的妹妹刘爱兰从小就受到姐姐革命思想的影响,亲眼目睹了姐姐献身革命、英雄义义的一幕,对姐姐的怀念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里。
姐姐去世后,13岁的她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话剧社,参加了话剧《刘呼兰》的演出,用自己的经历感动和鼓舞了无数观众。
在组织的安排下,刘爱兰离开了话剧社,毕业后进入山西省农牧系统,一直以身作则,以身作则,赢得了单位的良好口碑,不负姐姐的期望。
在山西省陆梁市文水县,有一个以革命英雄刘呼兰命名的村庄——刘呼兰村。 这里是刘虎兰曾经生活过、奋斗过、最后奉献的地方。
柳湖兰村曾被称为云州西村,这位勇敢无畏的女人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这里。 她的家庭虽然普通,却充满希望,而她的祖母为了给家里带来好运,特意找了一个有文化的人给她取名刘福兰,寓意一家人可以发财致富。
不幸的是,在她去世后,由于家乡方言的复杂性,记录她名字的人错误地将“福”字写成了“胡”。 虽然她的家人不识字,但这位英勇的女人永远铭记在他们心中,这个名字在报纸上广为流传,成为她光荣事迹的象征。
刘呼兰,这个名字现在响彻全国,但她的原名刘福兰却鲜为人知。 当年查清真实情况后,考虑到“刘呼兰”这个名字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便继续沿用。
刘虎兰从小就表现出热情大胆的性格,在村里很受欢迎。 她身材高挑,浓眉大眼,是一个活泼开朗、聪明能干的小女孩。
共产党来到家乡后,她积极响应,10岁加入少年团,14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委员,1945年进入中国共产党女干部培训班,在云州西村担任妇女救助协会书记, 1946年任山西省汶水县,后升任主任。
年纪轻轻,她就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
刘虎兰是为新中国英勇牺牲的烈士,她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受到人们的称赞。 1946年,刘呼兰在山西省**,1947年1月12日,她在敌人的断头台下英勇牺牲,年仅15岁。
刘呼兰的妹妹刘爱兰当时只有12岁,她亲眼目睹了姐姐的英雄壮举,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里。 刘虎兰从小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她不仅要打理家里的事,还要照顾妹妹刘爱兰。
尽管工作繁忙,刘呼兰还是经常想念姐姐,抽出时间去看望她,给她带点东西。 刘呼兰的英勇牺牲,让刘爱兰深深感受到了姐姐的勇敢和牺牲,她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爱生命。
刘爱兰的名字是她长大后参军时登记的,当时农村家庭很穷,所以没有嫁到大名鼎鼎,所以按照排名给她起了个名字叫二兰子,一直用这个名字。
刘呼兰虽然已经去世,但她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那一天,对二兰子来说,是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 在那个广场上,刘虎兰和其他革命工作者被敌人押送,村民们也被敌人赶到这里。
在这残酷的行刑现场,敌人逼迫村民,二兰子站在人群中,眼神中充满了对妹妹的爱和深深的忧虑。 她多么希望奇迹会发生,她的妹妹会得救。
然而,二兰子的希望最终破灭了。 刘虎兰将头上的白巾紧紧地系在头上,精神无畏,她深情的看着周围的村民,然后毅然决然地走向敌人的断头台,没有向敌人求饶。
二兰子死前,姐姐眼中的悲痛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里,亲眼目睹了姐姐在断头台下的惨遭杀害,给她的精神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从那以后,二兰子每天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不去想茶和晚饭,脑子里满是对姐姐的思念,脸上时常流泪。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总是从姐姐被杀的噩梦中醒来。
这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因为这件事,承受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原本热情开朗的她,却变得沉默寡言,郁闷不已。
第一野战军战剧社的剧本创作者魏峰,靠着自己对刘虎兰事迹的感动,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创作出了话剧《刘虎兰》,在冀县排练完后,他前往河津进行正式演出。
随后,“刘呼兰”号剧组随军渡黄河前往陕西,为前线的解放军战士们献上了精彩的表演。
话剧《刘呼兰》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成为第一野战军战斗话剧社的主力剧目。 1948年春天,当戏剧社回到山西临汾时,路过刘虎兰的家乡,二兰子的母亲带着她去找戏剧社,希望戏剧社能收留13岁的二兰子。
二兰子自从姐姐去世后就一直郁闷不已,没有精力再做任何事情,母亲眼里满是焦急,她不想让这个二女儿出事。
听说格斗剧社排练的电视剧《刘呼兰》大获成功,她就萌生了把二兰子送到话剧社的想法。 一方面,她希望二兰子能在话剧社找到出路,另一方面也希望二兰子能和话剧社的同事们一起参加革命工作,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二兰子能重新开朗起来。
更何况,二兰子和刘呼兰从小一起长大,对姐姐的情况非常了解,而且她长得和姐姐很像,在剧社排练《刘呼兰》的时候,她也能帮忙。
话剧社的领导们对二兰子的到来表示欢迎,认为她身材高挑,身材匀称,圆圆的白脸上洋溢着喜悦,是难得一见的幼苗,期待将她培养成人才。
1948年9月,在**司令员的批准下,刘爱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西北作战戏剧社。 随后,她经过了栖县、霍州、洪洞,来到了临汾西北战剧社的驻地。
二兰子参军后,她和姐姐一样,得到了一个被诬传的名字。 由于地方话口音,人们一直以为她叫爱兰子,所以话剧社的战友们也习惯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她。
在戏剧社里,话剧社的领导们意识到了刘爱兰的价值,希望能更好地利用她。 于是,他们决定让她出演电视剧《刘呼兰》。
就这样,刘爱兰得以将自己的才华和激情投入到这部剧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西北战剧社贡献力量。
在《刘呼兰》这部剧中,有一个角色是刘呼兰的妹妹。 刘爱兰的颜值和性格虽然和姐姐刘虎兰差不多,但因为年仅十三岁,没有受过戏剧训练,所以不能直接扮演姐姐这个角色。
据饰演刘呼兰的乔颖同志介绍,话剧社的领导原本打算让刘爱兰来演,但刘爱兰坚决不同意。 后来大家才意识到,她因为缺乏演戏经验而感到紧张和不舒服。
每次排练话剧《刘呼兰》时,她都会因为看到姐姐去世的场面而痛哭流涕,无法表演。 众人了解情况后,也心烦意乱。
毕竟,你怎么能忍受激怒这个13岁女孩内心的创伤呢?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每次演出,为了提升演出效果,都要求她讲述刘呼兰的牺牲。
演出开始前,播音员会播音:“现在,请刘呼兰同志的妹妹刘爱兰给大家讲讲她姐姐牺牲的故事。 听到这话,观众的掌声如雷贯耳。
爱兰子站在帘子前,说几句话都会无声地哭泣。 她的话触动了观众的情绪,当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时,她迅速宣布“演出开始了! ”
刘爱兰的表演让每一次表演都充满了激情,她让士兵们兴奋不已,甚至有士兵提出要枪毙扮演大胡子土匪的演员。 《刘呼兰》这部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津南人民广播电台经常**该剧扩大影响力,激励更多年轻人加入战场。
就连副总司令也被这出戏感动了,坐在木桩上一边看戏一边擦眼泪,吩咐全军演出这出戏。 1948年11月,何先生来到临汾,话剧社向何先生汇报自己演出了《刘呼兰》,他看完后非常激动,说这部剧深受群众喜爱,他着迷了,在宣传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几个月后,贺先生再次来到临汾考察工作时,不仅赞扬了战斗戏剧社的宣传在动员年轻人参军报考军政大学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还告诉大家,北平解放后, 筹备召开全国群众组织代表大会,文艺界也筹备召开文化大会,中宣部希望战斗剧社参加《刘呼兰》。
刘爱兰跟着战剧社,从山西到北平,在团结活泼的部队中,她或多或少地从姐姐牺牲的悲痛中走出来,但年轻时经历的悲剧也给她的性格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她一生不爱多说话, 并且通常保持沉默。
刘虎兰在英勇牺牲之前,将姐姐留给她的三件遗物——一个金油盒、一块手帕和一枚银戒指,交给了母亲。 这三件遗物对整个刘家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刘爱兰在离开山西之前,特意让母亲把这两件遗物留着,以纪念她的妹妹。
刘爱兰和姐姐一样,参加了革命工作,这让山西那些看着刘呼兰成长的同志们感到很欣慰。 刘呼兰入党的介绍人吕雪梅曾对刘爱兰说:“战争和革命斗争是磨人的大熔炉,可以把有志于为党工作的年轻人磨砺成革命的钢铁,用它来支撑中华民族的脊梁。
你姐姐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是值得称赞的。 刘爱兰牢记着前辈们的教诲,她明白,这些话不仅是对姐姐的恭维,也是对她的鞭策。
因此,当她加入革命队伍,踏上征程时,她决心不让姐姐失望。
刘爱兰是战场文艺界的年轻女性,曾随战剧社周游全国。 她以姐姐为榜样,在队里努力学习,照顾战友,大家都喜欢这个认真细致的艾兰子。
有一次,话剧社里有个不懂地理的小姑娘,以为西北没有冬天,就把自己的棉衣和被子送给别人,却冻得瑟瑟发抖。
刘爱兰就像姐姐照顾自己一样,让小女孩上了床。
刘爱兰在部队里的睡眠习惯很独特,她总是把枕头盖得紧紧的,甚至不允许任何人碰她的枕头。 这让她在少儿班的女生中显得有些神秘。
有一天,他们趁刘爱兰不在的时候打开她的枕头,发现里面藏着一块发黑的手帕和一小盒空的凉油。 原来,这两件物品是刘爱兰姐姐的遗物,手帕上的黑点是姐姐的血迹。
随着格斗戏剧社在成都的稳定,组织开始安排识字的大学生给剧社成员上文化课。 刘爱兰学习非常认真,积极吸收新知识,表现出较高的学习能力。
然而,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组织决定送她去上学,以避免她在这个领域浪费时间。 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也充分体现了组织对刘爱兰的关心和爱护。
按照组织的安排,刘爱兰回到家乡山西,就读于太原工农速成中学。 在学习期间,她在这些老师的教导下填补了自己文化知识的空白,并在这里意外地遇到了她一生的伴侣。
因为身份独特,她经常需要参加纪念刘虎兰的社交活动,很多部队、工厂、学校也会邀请她讲刘呼兰的故事。
虽然刘爱兰极力拒绝,想专心学习,但这些活动还是对她的学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校里的老师们对刘爱兰非常关心,其中她的班主任雷志杰老师特意为她安排了辅导,还安排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司晨光,帮助她提升文化学习水平。
于是,刘爱兰和司辰光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最终成为了终生的伴侣。 雷老师可以说是他们的媒人。
刘爱兰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的恩情,虽然多年后,她与雷老师失去了联系,但雷老师的精神却一直活在了她的心中。 在联系到雷先生的后代后,刘爱兰深情地回忆起那些年的学习时光,她说雷先生的声音和笑容仍然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里。
从学校毕业后,刘爱兰全身心地投入到山西农牧业系统的工作中,她始终以身作则,尽职尽责,为姐姐感到骄傲。 1957年,为纪念烈士刘呼兰,故乡设立刘呼兰烈士陵园,烈士墓前矗立着一尊用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刘呼兰全身雕像。
新中国发行了一套以刘呼兰为原型的邮票,也借鉴了刘爱兰的形象。 每当看到这些纪念姐姐的雕像和邮票时,刘爱兰即使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仍然泪流满面。
退休后,刘爱兰为了纪念姐姐,通过口头叙述的方式写了一本书《我的姐姐刘呼兰》。 以往关于刘虎兰的作品大多是关于她的英雄事迹的,对她的生平描写很少。
如今年纪大了,刘爱兰希望通过这本书呈现刘虎兰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分享她和妹妹真实感人的生活。
刘爱兰于2020年去世,年纪不详。 临近生命的尽头,她回到了云州西村,她和姐姐一起居住的老房子里有一块“呼兰楼”的牌匾供人们欣赏。
曾经贫穷落后的村庄,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小集镇,这让刘爱兰深感欣慰。 她知道,如果她的妹妹在地下有灵魂,她会很高兴这个村子今天稳定繁荣。
在姐姐去世的地方,刘爱兰仿佛回到了12岁时的黑暗岁月。 然而,幸运的是,那些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刘爱兰安详离世,结束了她光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