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将比2023年更加动荡,春节假期一结束,比亚迪就打响了第一枪。
2月19日,比亚迪宣布“电比油还低”的时代即将到来,秦加荣耀版上市价低至7980,000,比一年前的冠军版本低了 20,000。
资料来源:比亚迪官网。
降价的冲击波袭来,国内部分车企迅速做出反应。
五菱星光150km进阶版降价6000至9980,000,哪吒X400 Air上市指导价9980,000,其他版本下降 220,000; 长安启元A05限量7辆售价89万元起,吉利帝豪L HIP龙腾版上市8起拍价为98万元,入场价降至2万元左右。
合资汽车厂也参战,北京现代伊兰特降价240,000,最少 7最低销售额为58万元,还喊出了“石油强于电”的口号。
这表明制造商已经为这种战争做好了准备。
黑板君记得,2023年初,东风集团率先掀起了一场一流大战,很多车企先是观望,然后被迫离开,但这次比较平静。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去年的第一波**大战和今年节后的**大战是有本质区别的。
黑板君认为,东风发起的**折扣,在更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而这一次比亚迪,情况完全不同。
比亚迪拥有主动权,拥有产业链和销售的优势,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毛利,虽然战争是一把双刃剑,但如果能承受这个价格,就更划算了,同时,它也能在细分领域获得更多的战略空间和市场。
2024年,汽车行业注定是血腥的。
战争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这一轮**大战,而不是只看热闹?
纵观近年来的中国汽车市场,离不开“两大争执”:一是油电之争,二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争。
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够摆脱多年无法抗争的局面,正是因为有轨电车的风口。
盘点这几天卷入战事的各方,比亚迪、五菱、长安、哪吒、吉利在有轨电车市场都有着较大的规模,都在10万级的入门市场继续发力。
资料来源:各方官方海报。
参战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起步89万辆,纯电动车型1011万辆,没有燃油车参战。
唯一参战的合资企业北京现代,以及参战的燃油车伊兰特,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看似还是中国自有品牌的“内卷”战,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合资公司的决战。
让我们谈谈“琐事”:即使在2023年,当它完全失败时,合资公司也没有交出A级轿车的销售宝座。
根据乘友协会的数据,前三名分别是东风日产的Sylphy,376109辆; 上汽大众的Lavida 345879辆,比亚迪的Qin Plus DM-i,307,411辆。
没错,即使是 9。秦加冠军版起价98万起,年底连折扣叠加到898万辆,1月份,销量榜上仍以这两款合资车型为主。
在这个价位段,大品牌的合资,长期积累的车型口碑,最重要的是:虽然配置较弱,但也可以使用,落地价低至8万。
现在,比亚迪的荣耀版率先撕开了这个**护栏。
7.98万款不征收购置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是“降价涨价”。
资料来源:了解澈笛。
全新配色、智能开机关机、连续语音对话的加入,使这款配置高、燃油经济性好、动力好、口碑好的车型,在产品实力上全面超越这两家合资桥头堡。
再加上其他参战车型,对合资品牌极为重要的入门级桥头堡,可能真的会在2024年失去。
为什么选择比亚迪?
不到一年的时间,从冠军版到荣耀版,居然下降了20%**,同时配置也增加了,比亚迪为什么能打得这么惨**?
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比亚迪具有较强的垂直整合和全产业链能力。
许多现代车企,尤其是合资车企,选择占据产业链上游的核心,如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品牌、设计,将各种零部件交给第三方,以舒适地赚取最大利润。
比亚迪就不一样了,2003年进入汽车市场后,选择了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但当时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并不完善,比亚迪当时的规模还不能说服最好的企业提供特殊零部件。
比亚迪不得不选择自主研发零部件,包括核心电池、电机、电控等,20多年的研发积累,尤其是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的第一次连锁危机后,自主掌握了上下游,作为全球最好的垂直整合车企,比亚迪反而展现了掌握核心零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成本和优势。
资料来源:比亚迪微博。
二是通过规模效应对边际成本的控制。
比亚迪现在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2023年销量超过300万辆,很多车型年销量都达到了数十万辆,就像年销量突破30万辆的秦加DM-i一样。
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加上规模化生产,在零部件的复用率和良率上都有更大的提升,对每个零部件的稀释成本也更低,进一步提升了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
三是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下调。
当新能源汽车销量刚刚起步时,电池原料碳酸锂就因为供不应求而飙升,2022年,第一吨碳酸锂一度高达50万元。
但随着全球碳酸锂产能攀升,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目前已跌破10万吨,最低仅为8万吨。
高达8%的降幅大大降低了电池的成本,也让这场**大战低至8%980,000 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Qin PLUS DM-i,以及多达 10 款售价98万元的EV Qin PLUS EV是可能的。
三管齐下,是比亚迪能够主动发起第一场战争的原因,也是众多自主品牌车企有信心参战的原因。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去年的《日本经济新闻》和瑞银**研究部关于比亚迪海豹的拆解报告,可以找到很多答案。
为什么要举起一把双刃剑?
比亚迪虽然有能力和主动发动战争,但战争始终是一把双刃剑,王传福为何在年初果断亮剑?
根据比亚迪发布的2023年全年业绩预测,全年净利润预计在290-310亿元,而比亚迪的年度新车销量为302万辆,也就是说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已经来到了1万元左右,远高于众多国产品牌的3000 5000元单车利润, 但只有特斯拉的 1 7 左右。
如今,荣耀版的连续上市已经下降了12万辆,即使有上面提到的成本优势,比亚迪的自行车利润在2024年将如何变化仍是未知数。
此外,**大战也会损害品牌价值,毕竟降价容易,涨价难,就像小米手机一样,花了很多年才慢慢扭转品牌印象。
此外,当然还有老车主“**背刺”的问题,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压低其他品牌的价格,造成老车主“联名信”等公关危机。
但黑板君认为,比亚迪的战略思路没有问题。
一是要抓住发展的窗口期。
风口时间总是有限的,现在比亚迪的垂直整合产业链非常好,财务状况也比较好,状态也比较好。
欧美国家对中国有轨电车的查打已经显示出成功的迹象,欧美、日韩等车企也开始迎头赶上。 看似全球排名第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但实际上,竞争压力和威胁并未减弱。
比亚迪也在持续招募研发和进一步技术的鱼塘; 在世界各地建立造船厂,加快出口步伐; 国内大本营也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降价是最好的销售促进剂。
资料来源:比亚迪。
其次,比亚迪的品牌矩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然,降价会损害品牌价值,但比亚迪已经提前为不同人群构建了品牌矩阵。
比如比亚迪的王朝和海洋系统正在开发不到30万元的市场,腾势覆盖了30万元以上的中产阶级和商用市场,方程式豹覆盖了中高端越野和个性化市场,阳望是品牌实力的大师,覆盖了百万级市场。
如今,腾势D9、豹豹5方程式、扬旺U8等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品牌矩阵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作为比亚迪获得更高每辆车利润的新引擎,而比亚迪品牌可以继续打最好的仗,保证基本销量。
当然,比亚迪主动发动了第一次战争,有主动的原因,也有被动的因素。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市场传言称,比亚迪2024年的销售目标为450万辆,而2023年为300万辆,增幅高达50%。
这150万的增加从何而来? 从中国市场估计40%的新能源渗透率来看,从海外市场,从抢合资品牌蛋糕,尤其是从进入压舱石的量!
与其等待别人发起,不如自己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