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ff 要求客户提供综合报告。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经过公开征集和选拔,中国载人探月任务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想之舟”,月球着陆器命名为“兰月”。
在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中,著名的载人飞船“神舟”号和货运飞船“天舟”都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 将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球着陆器分别命名为“梦想之舟”和“月球”,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对太空探索和飞向月球的美好期待。
2024年2月22日,长征八号遥三号运载火箭抵达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摘自中新社)
丨《梦之舟》和《兰月》的背后,是中国式的浪漫。
航天技术代表着世界的前沿科学技术,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每一项成就都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因此,命名这些空间成果不仅需要深刻的意义,还需要文化底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波说:“几千年来,我们的梦想和旅程始终是星辰大海,航天梦是我们中国梦最典型的代表。 而且,孟舟、神舟、天舟系列飞船也形成了一个传承,即所谓的火炬传递不停。 ”
月球着陆器“兰月”的命名灵感来自《水调歌头重上京冈山》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京岗山”,“可以上月九天,可以下到五海抓海龟,可以谈笑风生”。这个名字不仅诗意十足,更通过“岚”二字表达了人类积极探索和拥抱月亮的态度。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从《诗经》到民间诗歌,月亮一直是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不仅连接着古今中外,更是情感和思想的承载者。 这些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航天科技成果的命名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2023年1月14日,中国探月航天IP形象“太空兔”在北京正式公布了“兔星”和“To Star”的中英文名称。 (*摘自中新社)
丨为什么神话元素被提及的频率如此之高?
2013年,经过全国范围的征集,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终于选择了嫦娥作为它的名字。 随后,越来越多的航天成果采用了向公众征名的方式,那些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具有深远象征意义的名字尤其受到青睐。
比如2020年发射的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在无数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希望这颗暗物质探测卫星能够用“火眼”探测浩瀚太空中的暗物质粒子。
2021年,中国第一辆火星探测器被命名为“祝融号”,其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火神祝融号的形象。 这种命名遵循了中国航天器命名的传统,带有“嫦娥”、“悟空”、“北斗”等传统文化元素。 然而,这种命名神话人物的做法并非中国独有,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情结。
一个例子是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载人航天计划,以希腊神话中的月神阿尔忒弥斯命名,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呼应,阿波罗是上个世纪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名字。
此外,美国“水星”号飞船系列也是通过公开征集命名的,不仅代表了美国的精神,还借鉴了古罗马神话中众神的使者水星的形象。 每艘执行任务的船只都被赋予了独特的名称,如“自由”、“独立钟”、“友谊”等,既体现了个性,又传达了美好的寓意。
2022年9月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和中国原子能机构(CAEA)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嫦娥五号的最新科学成果。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局长董保通在发布会上宣布,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 (*摘自中新社)
丨“中国元素”遍布月球“社区”。
当然,除了奔向月球的人造车外,月球上还有很多带有中国元素的地名。
目前,月球上有35个带有中国元素的地名,这也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月球探测。 其中,有15颗不是由中国直接命名的,因为中国在2007年之前没有直接参与国际天文学界关于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工作。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在命名月球地理实体时,基于文化多样性、国际化和公平的原则,选择了张恒、祖崇志、郭守景等一些中国杰出科学家和与月球相关的文化人物的名字,这些名字的选择反映了中国文化和科学对月球探测的贡献。
随着2007年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开始主动申请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权。 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首次批准基于探月工程全月影像数据,对蔡伦、毕晟、张玉哲三个撞击坑进行命名,标志着我国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取得重大突破。
2015年,随着嫦娥三号任务的成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了其着陆区四个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 这些名字,如“广汉宫”和周围的“紫薇”、“天狮”和“太尉”,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神话和天文学。
到2019年,嫦娥四号任务的着陆点及其周围的地理实体也被命名,这些实体也与“天河基地”、“织女”、“河鼓”、“天津”等中国古代天文概念非常相似。
2021年,嫦娥五号任务中着陆点及其周边地理实体的命名,进一步丰富了月球地图上的中国元素。 其中包括“天川基地”、“裴秀”、“沈括”、“刘辉”、“宋映行”、“徐光启”等山峰的命名,以及“华山”和“衡山”等山峰的命名,体现了中国对月球探测和科学贡献的尊重和纪念。
这些名字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月球的深厚情感和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成就和贡献。 每个名字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对未来探索的美好愿景,让我们对月球的理解和命名更加多元和丰富。 (完)。
综合北京**、新京报、人民**海外版、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等。
编辑: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