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年间诸侯争夺霸权,各种规模的战役数不胜数,其中昌平之战不容忽视,昌平之战是战国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在后来的史学家研究中,昌平之战被看作是重中之重, 一是因为昌平之战的规模在整个战国时期都走在前列,二是因为昌平之战的影响太大了。
其实,昌平之战是战国时期发展的转折点,在战争爆发之前,秦国并不是一个垄断者,赵国在军事上能够与秦国相提并论,以赵国为主力的抗秦战也能够一步步进行, 秦国东边的道路并不平坦;然而,在昌平之战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
赵国战败,意味着山东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下降,此后整个中原的局势也向秦国主导的局面过渡,因此,昌平之战对整个战国时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正因为如此,昌平战役的一些细节也成为人们热衷于分析的事情,比如昌平战役过程中最具争议的Swap 事件(赵括换下连破)。
昌平之战是秦国发动的一场战争,赵国主要是防御性反击,当时赵国**队对抗秦军的首领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连破的军事才能十分突出,在他的带领下, 赵国筑起了防御屏障,防止秦国军队直接接触赵国领土,可以说,秦国军队被隔离在赵国门口。
这种以防守为攻的策略实施了三年,期间秦军没有找到任何突破点,双方僵持不下; 如果赵国一直实行这种政策,战争的最终结果还是难以预料的,因为赵国在国内打仗,但秦国是远距离战争,双方在作战环境上相差很大,消耗的财力物力也不是一个数量级, 所以赵可以完全执行这个政策到底。
但令人费解的是,在这样的节点上,赵国选择换将,用赵括取代了连婆。 赵括上台后,放弃了连坡以防为攻的策略,想在战争中率先掌握主动权,主动出击击败秦军,却导致了赵国**队的惨败。
因此,赵国实施的换将策略,遭到了后世不少人的批评。 那么赵国换将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吗? 本文重点分析这个问题,看看赵国为什么换将?
当然,很多人认为,赵国之所以换将,是因为听信了秦国散布的谣言,而当时秦国的战争计划被阻挠了,因为连婆没有出城,导致秦国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却毫无进展,于是开始向赵国散布谣言, 试图在赵王和连破之间挑拨离间,赵王听了这样的消息,认为连破对赵国不忠,于是用赵括取代了连破。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不排除谣言对此事的影响,但谣言绝对不是此事的始作俑者。 首先,散布谣言扰乱军队士气的事件在战国时期多次发生这是一种反逆方案这在那个时代已经是一个阴谋,简单地说谣言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军事决策是站不住脚的。
其次,连破在与秦军对峙的过程中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连破没有主动出击,但是在连破的决定的支持下,赵氏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直接损害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秦国并没有真正打败赵**队,也没有在赵**队的阻挠下占领赵氏的丝毫地盘, 怎么能说连婆真的和秦国有私事呢?
虽然说一国之王与战场的距离比较远,但对战场上的情况也不可能一无所知,毕竟这样的防御措施已经实施了三年,才不会因为与事实完全不符的谣言而真正怀疑武将。 所以,对于赵国将领的更迭,有些人更倾向于与赵王一起推船。 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有很多,我们接下来将重点讨论它。
首先赵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弱,是有与秦国抗衡的资格,但在这种情况下,连婆选择设城,这其实是当时的赵氏领导阶层所不了解的,毕竟赵国的军事实力没有燕国或者韩国那么弱。
在他们看来,没有必要采取如此彻底的防御措施,而且我们上面提到的,秦国是一场远征战,他们的战争环境比中国差得多,所以赵国可以选择与秦国作战。
这样一来,连婆所采取的政策就与赵王的思路背道而驰,连婆自然得不到他的支持,但赵括的想法却与统治者的思路是一致的,就赵括的做法而言,他主张出兵打仗,不支持赵**的队伍设城, 所以这种将领的换人其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毕竟连婆的做法确实让赵王不解,赵国的手段确实掌握在赵王的手中。
其次,当时的赵王其实急于结束这场战斗; 秦国是一场远距离的战斗,这样的斗争需要国内各种制度和制度的支持,农业国家需要提供粮食和草资源,国家的领导阶层也需要及时做出决定,一场战争将涉及整个国家的运作,所以秦国在那场战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但秦国确实有良好的国家发展体系可以支撑。
商朝改革之后,秦国各阶层都有明确的目的和流程,所以秦国在运作的时候,比其他国家更迅速、更稳定,战场上需要的东西可以快速生产出来,战场上快速变化的影响,也可以通过统治者的讨论迅速决定, 间接缓解了秦国面临的不利局面。
赵**实力雄厚,但后勤保障不可用
然而,赵国并没有这样一种良性的发展体制,赵国虽然也进行了改革,但那只是简单的军事变革,只是在军队结构上,在建立和完善运作方式上,对于赵国国内的经济发展、行政发展等都没有触及,因此, 赵氏其他制度除军事发展外,与其他制度发展之初,与发展之初没有太大区别,一直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方面。
发动战争本身需要强大的经济条件来支撑,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富,同时也要求农业国家提供大量的粮草资源进行延期和供应,所以一旦战争爆发,支撑国家发展的经济条件的很大一部分必须分配给战场, 这是对国家整体发展的一大考验。
这场长期的战争对秦国和赵国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战争昙花一现也没关系,但连婆采取的是防御政策,不是与秦国正面交锋,而只是长期防御对抗,这使得战争的时间线很长,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真正的战争爆发之前,两国相互对抗长达三年。
在这三年中,赵氏军队需要长期驻扎在军事前线,消耗的财力物力是几何倍**,但由于战争的不确定性,他们无法参与社会生产,所以所有花费的财富都白费了,这对国家过去的财富积累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事实上,在两国对峙的过程中,秦、赵都已经筋疲力尽,三年后,两国都没有多余的钱粮来支持前线的对抗,战争似乎正在朝着连破想要的方向发展,毕竟连破之所以会采取长远的防御政策,也是为了看中秦婆的劣势远距离突袭,并试图利用这一地区的战争优势,先将秦国拖下水。
秦国有巴蜀大地的粮草,赵国已经到了发展的底线
但让连破没想到的是,虽然秦国确实表现出了资源短缺,但是在秦惠文王时代,秦国早已将巴蜀地区收入囊中,他们还有最后的选择,那就是从巴蜀地区运粮,所以在秦王的支持下, 秦国开始修栈道,终于成功运粮草。
这意味着秦国和赵国之间的对抗将持续很长时间; 现在坐不住的,就是赵果。 因为三年已经触及了赵国发展的底线,所以赵国实在是没有多余的财富来继续支持战争的继续,所以当时,只有赵王(赵小成王)急于结束这场战争,而对于赵王来说,就算战争失败了, 总比继续拖延要好。
于是,赵王取代了主张开战的赵括,以赵国**队统帅的身份统战; 所以,我们说赵国的将领换国,其实早就计划好了,因为在两国长期对峙的过程中,赵国发展的基础受到了伤害,这是赵王最不乐意看到的; 所以,两国对峙的时间越长,赵王换将的心思就会越深,而这个时候,他就会受到谣言的影响,自然会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
白启昌平投降,赵氏损失惨重,让赵括和赵小成都受到了批评
最后一点我们要说的是,我们之所以肆意批评赵国和赵王决定换将,更多的是因为吴安君白绮的长平杀人,其实如果没有白启庚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长平之战的影响也不会像我们看到的那么大, 而可能只是战国时期的一场普通战争。
因为四十万士兵的死亡,赵国的军事实力急转直下,当时赵国是山东六国抗秦的主力,赵国实力的崩溃,代表着山东六国抗秦事业的失败, 这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局势。
因此,当我们从后世的角度分析历史时,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种影响十大模式的事件上,这将放大赵王决策的影响;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赵王所处的时代和处境来看,就要客观得多。
战国时期不杀不投降是潜规则,赵小成王也没想到白起会大规模杀杀投降
赵王其实没想到杀降大事,在昌平之战之前,打不投降其实是潜规则就算是被杀了,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所以赵王只是急于结束这场战争,结束长期拖延对赵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他自己也没想到,战争的失败会触动赵国实力的根基没想到潜规则被打破了
赵氏实力的崩盘,不是单纯的战场带来的,如果白奇不杀杀投降,战场上的死亡是两国都能接受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是从后世神的视角来放大赵王的错误。
其实,如果杀投降事件真的不存在,赵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会比继续拖延下去要小得多,因为如果以秦国和赵国的综合实力来比较,秦国能支援的时间绝对比不上赵国。 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赵王的做法初衷没有问题,但是在昌平之战中,白战杀死后,赵国从此陷入了低迷状态,秦国在东进之路上已经拔掉了最后一根硬骨,可以这么说, 正是赵小城王的意外疏忽,造就了秦国的统一霸权。
如果站在赵王的立场上,更换将领的事情并不是决策失误,因为连破的做法表面上并没有给赵国带来损失,但是如果你实际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会拖累赵国发展的行为,对赵国的影响远比一场战争的失败还要深远。
同时,从赵国当时的发展环境来看,赵国确实没有任何多余的资源可以提供给战场,而战争的失败必然是赵国的要求,所以简单地将战争的失败归咎于赵国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作为统帅,赵括经验不足,谈纸上谈兵,或许对战争的失败负有主要责任,但让赵括承担整个昌平战役的罪责,简直是奇怪的不公; 当秦国打破了不杀不臣的潜规则时,赵括也成了秦国和赵国博弈的牺牲品。
然而,一场战争失败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匮乏,这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军事发展、行政发展等等。 其实话说回来,如果赵国真的拥有和秦国一样的综合国力发展,可以继续和秦国一起在战场上拖下去,那么这场战争其实就是一个综合国力和国家的整体发展体系。
在分析战争的胜负时,我们还需要客观理性,不能只看一个政策决定对战争的影响。 事实上,就算赵国不换将,连婆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由两国综合国力决定的,没有提升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