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家族持有东方海外的控股权

小夏 财经 更新 2024-02-03

董建华家族持有东方海外的控股权

董建华,1937年生于上海,1949年移居香港,父亲是海外航运集团董浩云。 8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遭受重创,不但房地产和银行业危机接踵而至,航运业也受到世界航运萧条的威胁。

自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以来,世界航运量开始下降,航运业也暗示了危机。 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开始下滑,日本工业转向高科技发展,对传统产业的需求减少,尤其是对船舶,尤其是油轮的需求减少,大力发展自己的船舶,不再过分依赖租赁,从根本上动摇了香港航运业依赖的基石。

80年代初,世界航运业的前景开始变得不稳定,但船东并没有停止订购新船。 然而,世界上已经存在严重的航运能力过剩,日本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香港本地的货物需求远远不能满足航运公司的要求,海外租户纷纷退租或破产,使香港船东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香港的四大中资航运集团中,环球航运的包玉刚和IMC海运的曹文静适时采取了缩减船队规模的策略,成功减少了损失,避免了航运业的灾难。

然而,董浩云和赵从彦这两大产业集团,却误判了世界航运业的周期,因此在航运业大萧条中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董氏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东方实业正面临严重危机。 主要原因是市场前景被误判,导致在错误的时间过度扩张。

东方海外工业作为董氏集团在香港的上市旗舰,其主要业务为集装箱船营运。 然而,最致命的错误是在1980年4月以12亿港元收购了英国最大的轮船公司之一Fumess Withy。

是次收购后,东方海外的船队吨位由1979年的46万吨激增至1980年的120万吨,资产亦由同期的26吨增加70,000港元跃升至63亿港元,负债由19港元上升7亿港元飙升至5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也跃升至83%,超过危险警戒线。

收购Funassis后,东方海外原本计划重组,但由于员工强烈反对而被迫放弃,给东方海外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自1980年以来,东方海外不断扩大业务,从其大股东董氏家族手中收购了纽约、悉尼和新加坡的多个项目,包括房地产、保险业务和八艘船舶。

紧接着,该公司宣布将斥资9亿港元购买六艘集装箱船,进一步扩大其船队。 到1982年,东方海外的船队数量翻了一番,达到368万吨。

此时,公司的负债率仍然高达78%,这意味着如果公司的资产减少22%,其资产净值将变为零。 在此期间,东方海外的利息支出高达561亿港元,即33次。

东方海外试图通过债务管理来利用世界航运业的复苏,但在1984年,由于1984年集装箱航运市场竞争加剧,港美太平洋航线贸易量增加及远东-欧洲航线运价下跌,对其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1985年世界航运业空前的衰退,东方海外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24负资产达8亿港元,濒临破产。

当时,董氏航运集团已深陷危机,集团规模扩大到150艘油轮、集装箱船、散货船等,位居全球第二,但债务高达200亿港元,债权分散在全球50多个国家。

由于过度负债,作为抵押品的船舶因航运业衰退而大幅贬值,使得东航运集团资不抵债。 该集团从日本造船厂订购的24艘新船急需现金结算,引发了金融危机。

面对全球商业史上第三大企业救助计划,董建华集团及东方海外主席董建华承受了巨大压力。 他是董浩云的长子,曾就读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回到香港后加入家族企业,董氏家族在香港从事航运业超过30年。

董建华完成了集团债务重组,多次出访日本,与以东面承包人为中心的贸易公司和船厂进行了艰难的谈判,与以香港汇丰银行、美国汉华兴业银行、日本东京银行、兴业银行为首的200多家债权人展开了长达17个月的漫长谈判。

由于重组计划不是通过法律程序执行的,重组成功的关键是共识。 由于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债权人和50多部法律,业内人士当时估计成功的可能性不到10%。

在谈判过程中,董建华成功说服日本造船厂同意在获得少量赔偿后取消12艘新船的订单。 他还得到了中国银行的援助,借入了2000万美元,这导致其他11家债权银行也各借了2000万美元,总共筹集了2美元4亿美元用于支付剩余的12艘新船。

这样一来,董氏集团就有时间设计重组方案,从而获得了一线生机。 在这个关键时刻,董建华得到了霍英东的帮助,霍英东同意注射12亿港元,让东方海外继续建造船只。

重组后,董建华于1987年1月成功与债权人签订集团债务重组协议。 重组的主要部分是成立一家新公司东方海外,负责管理董氏集团旗下31艘集装箱船的集装箱运输业务。

霍英东向该公司注资1亿美元,并收购该公司35%的股权,东方海外持有该公司65%的股份。 东方海外的债权人将所有债务转换为东方海外的票据、优先股及新普通股,合共持有东方海外67%的股权。

50%的股权,连同董氏家族持有的23%股权,将注入由董氏家族管理的董氏家族**,并将存在15年,以防东方海外赚取利润以赎回债权人的股份。

东方海外原股东持有该公司10%的股权。

董氏集团旗下的金山轮船公司也进行了重组,董控股**持有全部股份,并全面管理其34艘油轮和散货船。 此次重组使东船集团避免破产,并为集团重新确立其在全球航运市场的地位提供了机会。

其后,东方海外开始重组资产,并继续投资于非核心业务和投资,包括英国富纳西斯的股权和香港国际集装箱码头20%的股权等,并套现合计超过20亿港元的资金,以改善其财务状况并专注于集装箱运输业务。

8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航运业的复苏,东方海外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为进一步加强本公司的财务实力,本公司分别于1989年12月及1990年3月向债权人回购若干票据及优先股。

在董建华的悉心管理下,东方海外终于于1992年5月有能力终止债务。 因此,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重组计划,将东方海外的所有票据、优先股和普通股转换为东方海外的票据、优先股和普通股。

同时,霍英东注资的人民币1亿元也转换为东方海外的可赎回优先股及可换股股份。 同年7月,东方海外国际取代东方海外香港,成为董氏集团的旗舰。

1993年,也就是重组七年后,东方海外国际开始实现稳定盈利,并于当年首次恢复派息。 与此同时,董氏家族对东方海外的控股比例再次上升至50%以上。

翌年,即1994年,东方海外的股价飙升66倍94%,位列香港十大上市公司之首。

虽然东方海外当时仍有约38亿港元的借款,但其流动资产组合已达约30亿港元,财务状况显著改善,业务步入正轨。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方海外的掌舵人董建华终于获得了他此时应得的成功和回报。

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东方海外的表现令人瞩目**。 相较于航运业务,东方海外的港口资产更受期待。

集团在温哥华(加拿大)、纽约(美国)及新泽西(美国)经营港口,资产净值为3亿美元,远高于东方海外17亿美元的市值。

近日,市场上有传言称,近年来积极拓展港口业务的和记黄埔,有意收购这些优质资产。 随着香港回归,董建华的名字在大陆几乎不为人知,他的名字在香港富豪榜上更是名气。

相似文章

    近日,泛海控股斥资769万元增持3.1487亿股

    乐居财经 张林霞月日,ST泛海 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的一致行动,拟自年月日起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合计增持万元至亿元。截至年月日,上述增持计划期限届满,增持单位合计增持泛海控股家,股,占 累计增加人万元。此外,泛海控股另一份公告称,年月日,接到控股子公司武汉 商...

    Miracle Pharmaceutical的控股股东及其控股公司已质押约122亿股

    根据 AI Express,Miracle Pharmaceutical SH ,价格 元 月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魔幻控股及其控股公司美吉斯共持股约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累计质押股份约为亿股,占公司总股数的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 年 月,奇迹药业营业收入构成为 医药业务占 医药业务占 奇迹药业董事...

    超通讯从控股股东处获得2000万元贷款,也面临受损股东权益保护

    出品 雷达财经 朱磊 律师 文 姗姗姗,编辑深海 月日,超通讯发布合作协议签约进展公告。经超信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暨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同意与沐溪集成电路 上海 简称 沐溪 签订 行业一般业务合作协议 以下简称 合作协议 同时提前向木溪发放人民币元亿元西云C系列GPU产品框架订单并...

    意法半导体及其控股股东均未参与酒类业务

    星报讯,ST贵人 于月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回复了投资者的担忧。投资者 董事会秘书您好,金河啤酒与贵公司有关系吗?是控股股东的资产吗?ST Noble董事会秘书 各位投资者,大家好!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不涉及酒类业务,谢谢!投资者 董秘,您好,公司于年底收购关联方和MTF资产,金河品牌注入上市公司公司花费...

    再次见到控股股东!“出售给私募股权基金”。

    中国 日报 记者吴军也看到,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将股份转为定向增发。根据申驰机电发布的最新公告,公司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拟持股公司万股至股 协议元股份转让给 文楚投资 代表文楚一期定向增发 投资 总成交价为亿元。然而,君发现,这家私募股权机构的管理规模只有 亿元,为什么小额私募股权投资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