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靠两座山支撑的,一座是井冈山,一座是大别山。 大别山位于皖、鄂、豫三省交界处,山水巍峨,气势磅礴。
这片炙手可热的土地孕育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孕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培养了340多名将领。 在新中国十大“总县”中,只有大别山地区的红安、金寨、新县、大武、六安占一半。
有趣的是,金寨、新县、大武三县是国民党为了“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而新设立的。国民党军队为了占领鄂豫皖根据地,重新划分了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行政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方针,建立了黄县、京福县、骊山县。
然而,老江万万没想到,他的一波行动,在中国革命荣誉的史册上,又增添了三个著名的老革命区。
大别山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不仅是南京的东关,也是武汉的西关。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革命的种子在这里早早生芽。
1927年11月至1929年11月,这里相继爆发了黄麻起义、上南起义、流火起义,在建立三个红军、三个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鄂豫皖苏区和红一军。
鄂豫皖苏区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集团的恐慌,他们深切感受到了鄂豫皖苏区对武汉安全的威胁。 从1930年冬到1931年11月,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围剿”。
然而,红军英勇善战,军民团结,抵挡敌人的进攻,最终以国民党军队的失败而告终。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正式成立,成为仅次于**红军的第二大红军主力。
红军主力增至4人当时有5万多人,地方武装力量已发展到20多万人,根据地面积达到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50万,在26个县建立了革命政权。
这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展的光辉时期。
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地区的发展深感不安,他必须铲除它。 1932年7月,他集结30万大军,亲自到武汉指挥,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史无前例的第四次大规模“围剿”。
蒋介石承诺,谁首先占领了苏区的政治军事中心金家寨,谁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面对强大的敌人,张国焘一开始盲目低估敌人,但在战局不利时惊慌失措,给了国民党军队一个机会。
1932年9月20日,中路军第六纵队军长魏立煌率队率队率先占领了金家寨。 蒋介石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兑现了诺言,在安徽省六安、火山、火丘与河南省固石、**五县交汇处建立新的县制,并以魏立煌的名字命名为“立皇县”。
这是国民党在大别山区增设的第一个新县。
在国民党军一等将领魏立煌向蒋介石报告胜利的同时,国民党河南省主席、省保安司令员、湖北、河南、皖三省“剿匪”新任副总司令刘志也率兵与红四方面军交战, 导致红四方面军主力损失惨重,被迫撤离。
在此背景下,蒋介石划出河南广山与湖北省麻城、黄安县交界地区的一部分,新设县,以刘志的名字命名为“景福县”。
这是国民党在大别山区增设的第二个县。 然而,这还不足以满足蒋介石的需要。 他认为,大别山是共产党的“老巢”之一,到处都有共产党组织组织农民武装起来,与地方暴君作斗争,瓜分土地。
而且大别山地区毗山水,人文类相似,邻近省县交界处离市区较远,管控不方便,政府令不及时。 于是,1933年1月,他下令湖北省孝感、黄安、黄陂三县与河南省罗山县、信阳县交界处划出一部分地区,新建县,以当地利山命名“骊山县”。
这是国民党在大别山区新增设的第三个县。
立皇、京府、立山三县成立后,一夜之间人从湖北换到河南,或者从河南换到安徽。 虽然邻省之间因隶属关系问题发生纠纷,但经过现场调查和综合考虑,将丽黄县划归安徽省管辖,景福县划归河南省管辖,立山县划归湖北省管辖。
这三个县城,犹如三颗“钉子”,已经深入到湖北、河南、安徽的大别山脉腹地。 然而,尽管蒋介石试图通过建立三个新县来控制该地区,但他们并没有按预期工作。
即使在革命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低潮中,大别山区的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仍然坚信胜利即将到来,坚决抵抗到底。
他们的信念和勇气,让大别山的红旗永远飘扬。 红四方面军主力开始西征后,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了红二十五军。
1934年11月,红25军奉命北上,鄂豫皖党组织组成红28军继续作战。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
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新四军湖豫独立游击旅南下,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
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国和世界的中原突围在骊山县宣化店发生,标志着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第二次内战全面爆发。
1.解放战争期间,山冀鲁豫野战军突破黄河的自然危险,一路南下,克服千难万险,于1947年8月下旬跃入大别山脉数千里,解放了历黄县全境。
既然历煌县已经为百姓所掌握,就不宜用国民党将军的名字作为县名。 因此,根据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强烈要求,经过与刘邓局长协商,经过民主协商,历煌县更名为金寨县。
1947年8月28日,山冀鲁豫野战军击败了盘踞在京福县的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势力。 随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在新集发动了多次激战。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继续用“京福”作为县名已经不合适了。 野战军司令***考虑到县**驻扎在新集镇,这是一个“新”;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是第二个“新”。
因此,他建议将京福县改为新的县。 这个意见一提出来,大家都觉得很好,一致同意。 1947年12月30日,景福县改名为新县,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4月6日,骊山县全境解放。 虽然骊山县不像立皇县、景福县那样以国民党将领的名字命名,但以“镇压共产党”为目的,沿用国民党当局给的县名,已经不合适了。
1952年9月10日,为纪念大武山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成就,立山县改名为大武县,一直沿用至今。 到目前为止,这三个县都获得了新的生命。
2.解放战争期间,山冀山豫野战军突破黄河后一路南下。 1947年8月下旬,他们跃入千里大别山,解放了历黄县。
不过,丽黄县这个名字已经不合适了,因为百姓已经当家作主了。 因此,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强烈要求,经过民主协商,决定将丽黄县改名为金寨县。
同年8月28日,山冀山豫野战军击败盘踞在京府县的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势力。 此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在新集进行了多次激战。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继续用“京福”作为县名已经不合适了。 野战军司令***考虑到县**驻扎在新集镇,这是一个“新”;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是第二个“新”。
因此,他建议将京福县改为新的县。 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好的接受。 1947年12月30日,景福县改名为新县,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4月6日,骊山县全境解放。 虽然骊山县不是以国民党将领的名字命名的,但为了“镇压共产党人”,不宜沿用国民党当局给的县名。
因此,1952年9月10日,为了纪念大武山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成就,将骊山县改名为大武县,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三个县都获得了新的生命。
金寨县、新县、大午县,这三个地方曾经孕育了无数在血战岁月中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儿女。
在这里,每个村庄都有烈士,每家每户都有红军,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为大别山地区创造了“红旗28年不落”的奇迹。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是中国第二大“大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
许多开国将领都在这里接受过培养,包括洪学志将军、皮定军、张先岳、林维贤、李耀、陈宪瑞、曾少山、滕海清、徐立清等8位中将,少将50位。
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是鄂豫皖根据地的核心区域,素有“红军摇篮、将领故乡”之称。许多开国将军都出身于此,包括许世友将军、李德胜将军、郑维山将军、吴先恩将军、张启明将军、范超立中将4位,少将37位。
大武县位于湖北省孝感市,总面积1986平方公里。 来了一位将军徐海东,三位将军***周之健,聂风致,三十二位少将。
这些英勇的革命先烈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没有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金寨、新县、大武这三个县。 这些地方是历史的见证,是革命的产物。
作为著名的红色故乡,这三个县都有着特殊的“烦恼”。 由于这三个县在老一辈革命者出生时还没有建立,所以许多老一辈人仍然把他们的出生地当作他们的原籍地。
但不管他们是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别山的孩子,湖北、河南、安徽的孩子! 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的灵魂在这里,他们是这场伟大革命的产物,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