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国民党军队发动所谓“九月攻势”,集中第8师、第9师、第25师、第45师、第54师、第64师6个整编师,组成一支强大的军团,由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指挥,向胶东解放区发起进攻。
六个整编师团中,第9师、第25师团、第45师团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的,而第8师团、第54师团、第64师团原来在胶东。 改组后的第64师由广东、桂部组成,1946年底调往华东战场。
广东军第64师由张宪奇、刘振祥、刘少武三位善战打仗的广东人改编为旅长,共2人50,000人,由三个旅管辖。
其中,刘振祥以强烈的战斗欲望和出色的带兵能力尤为突出,他率领的156旅不仅能打硬仗,而且能打娴熟的战斗,尤其擅长夜战,曾在南马临朐之战中表现出色,为顾竹通保住面子而战。
因此,重组后的第64师在山东得到了优待,得到了更多的补给和休息时间。 广东人虽然不习惯吃葱煎饼,但在山东还是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
9月攻势发起后,第156旅率先占领了诸城。 然而,华业以第64师为主要目标,集中5个师围攻。
第156旅在无法防守的阵地上与华业部队激战了两天一夜,终于等到援军,成功脱离了绝境。 当黄国良率领的增援部队到达时,他赞扬了第156旅的英勇表现,但这一举动激怒了刘振祥。
刘振祥骂黄国良是“三军无能、疲惫不堪”、“糊涂哑巴的”,最后拂袖而去,只留下尴尬的黄国良和目瞪口呆的将领们。
胶东解放区地方领导希望华业山东兵团主力能够进入胶东,并向山东兵团政委说明情况。
根据指示,**率领第2纵队和第7纵队向诸城以北,在胶济路以北与胶东内线第9纵队会合。
华业部队在胶济铁路沿线的频繁调动,尤其是一支由9个纵队组成的西进部队,让范汉杰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华业的山东部队开始避战,这可能是他们即将“溃败”的前奏。
范毅一改先前齐心协力的稳扎稳打策略,转而分头合攻,派整编后的第九师进军达泽山,同时派整编后的第六十四师从高密向北拦截。
范寒杰的多路进攻,给了华业集中兵力一路歼灭敌人的机会,徐世友和***抓住了这架战机,集中精力对第64师团进行整编。
重组后的第64师已经离开高密,独自向北进军,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徐潭立即作出部署,让程军的第7纵队加独立两个师阻挡增援,集中魏国庆的第2纵队和聂风致的第9纵队,共同歼灭整顿的第64师。
战场设定在昌邑县的银马镇。 10月2日这一天,在银马镇等候的华业部队发现了敌人,立即向各条战线发起进攻。 但他们很快发现,这些只是敌军的先头部队,大部队还在后面。
黄国良见前路险恶,立即将部队缩减到交河东岸的凡家吉、三湖山地区,依靠山区和周边村庄坚守,等待援军。
华曾计划在战役中击败敌人,但由于失误而失去了领先优势。 虽然当晚第2纵队和第9纵队成功包围了整编的第64师团,但不得不进行山地战。
被包围的第64师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迅速利用村落和山峰建造了大量的子母堡,就像守卫南马的整合第11师一样。
对于华来说,这就像再次面对南马之战的挑战。 范家吉的第64师只有第131旅和第159旅两个旅,最强的第156旅没有参加。
可能是考虑到无法控制的刘振祥,范汉杰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让刘振翔一个人负责一项任务,而第159旅则留在诸城重整军备,没有和黄国良一起行动。
因此,黄国良需要刘振祥的支持才能成功。
华东战场的局势与南马战役极为相似。 蒋介石的部队像一堵坚不可摧的城墙一样守住了范家吉,第9纵队的两个主要师经过一天的激战未能突破。
于是,徐世友将军命令第2纵队的两个师配合第9纵队进攻三河山。 经过一夜的激战,华业成功夺取了制高点,形势非常好。 然而,接下来对范家骥的两次攻击还是失败了,因为对紫木堡的策略非常有限。
73团一度突围,但由于双方的堡垒没有被清除,后续部队被火力阻挡,无法跟进。 其他几个团已经在外围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他们的阵型也被打乱了。
虽然与范家骥的九纵三战均未成功,但被围困的第64师已经岌岌可危,黄国良只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求救。 此时,胶东已经进入决胜阶段,江从北平飞到青岛督战,范汉杰调集各界援军,东、南、西增援。
在诸城休整的第156旅,在第212师第45旅的陪同下,与南路的增援部队汇合。 华业七纵队成为他们的对手,也是南马战役的阻击力量。
经过一番激战,156旅的三个营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范家机久违攻势,敌军援军一步步向前推进。 无奈之下,许世友下令撤退。 这场战役几乎重演了南马之战的惨败,只有3000名敌人被歼灭,但其自身**却高达4000多人。
战后,第九纵队司令员聂风致经受了多次指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一战过后,重组后的第64师变得更加嚣张跋扈。 师长黄国良晋升为第2军军长,刘振祥接替他担任整编第64师师长。
刘一上任,就大力弘扬“范家机精神”,号召士兵们即使只剩下一个士兵也不要投降,这在蒋介石的军队中是罕见的。 一年后,改组后的第64师改名为第64军,并入第7兵团,并加入淮海战场。
第七兵团被围困在念庄,是继续抵抗还是撤退,兵团司令黄百涛犹豫不决。 刘振祥坚决主张主战,认为他应该坚守阵地,击退华业的追兵后前往徐州。
第64军作为第7兵团的主力,结构完整,是黄白涛的重要支撑,所以黄白涛忍不住听听他的意见。 在年庄战役中,第64军确实表现出了“范家机精神”,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关键时刻,刘振祥穿上将军装,准备发起自杀冲锋,副官吓得“毛骨悚然”。 不过,刘并没有像黄百涛那样“牺牲”,而是像黄伟一样,被抓后被关押了26年,直到1975年才被赦免,可以说是把监狱放过了监狱。
刘振祥的64军在淮海战役后经历了两次重建和两次歼灭,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刘振祥之所以选择在年庄之战中坚守,大概是因为在交东赢得的几场胜利带来的“莫名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