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浪”,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可谓恰到好处。 2023年的出生人口数据终于揭晓,902万,这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交出的成绩单。 虽然这个数字略高于上一个网络**,但仍比上一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仅占2016年出生人口的48%左右,下降了一半以上。
在这组冰冷的数字背后,有一个更加严峻的现实:总生育率只有10,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15,甚至低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日本,排名世界倒数第二。 和 639%的生育率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新低。
目前,生育率下降趋势仍未逆转。 从网络上的评论来看,人们普遍有“不敢生,不想生”的情绪。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未来出生人数可能会继续下降。 就连相对乐观的国家研究中心也在1月16日发布了一份人口发展报告,称未来出生人数每10年将下降100万,保持长期下降趋势。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感到焦虑。 从网上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人们不愿意生孩子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首先,房价飞涨。 虽然近两年房价有所调整,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建商品房均价仍为1。050,000平方米。 买一套普通的100平米的三居室房子要花100多万元,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虽然有人认为中国目前的住房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但仍有2亿家庭需要承受高达38万亿抵押贷款的压力。 按照传统观念,“房子就是家”,所以给孩子准备房子,无疑会给你的余生带来巨大的压力。
其次,教育是内卷化的。 虽然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收费较低,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家长不得不选择报读各种补习班。 虽然国家已经纠正了校外培训,但私教仍然被禁止。 由于风险较高,培训成本比以前更高。 在这种环境下,家长不得不参与“卷”的行列,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医疗费用昂贵。 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到医疗问题。 即使是普通感冒,成本也可能达到数千美元。 对于抚养孩子来说,每年可能不止一次感冒,这些都是必须由他们承担的辛苦开支。 此外,如果父母生病了,他们往往不敢轻易就医,因为他们需要照顾孩子和家人。 这种“无病无病,无,没钱”的心态,反映出很多家长的无奈和焦虑。
最后,养老保障不足。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人不够富有,无法靠微薄的养老金度过余生。 因此,国家一直在推行延迟退休的政策。 按照养老金水平替代的趋势,未来退休甚至可能要推迟到70岁。 这种“先老后富”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微薄的养老金在退休后将无法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他们可能需要继续工作。 因此,面对生育压力,很多家庭因为担心养老问题,不敢多生孩子。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也看在眼里,心里着急。 继2016年放开二孩、2021年放开三孩后,国家在短时间内先后出台了两次重大政策调整,显示出对生育率下降的担忧。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改善人口结构,缓解生育率下降,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3年8月,全国常委会通过了《保障性住房规划指导意见》,重点扶持住房困难和低收入工薪家庭,逐步扩大覆盖面。 这一举措被视为国家支持生育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生育政策已经变得非常宽松,各地也在国家的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 例如,浙江省温州市为有一、二、三个孩子的家庭提供补贴,两个孩子每年最高补贴1个20,000,每年最多资助2名儿童4万。 此外,还提供课后托管服务、购房补贴和其他福利。 然而,尽管这些政策不断出台,但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这主要是因为压在育龄家庭身上的“四座大山”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或解决不够。
为此,人口专家梁建章提出了新的建议,得到了网友的广泛支持。 统计部门公布最新出生数据后,他写道《出生率严重下降是家庭还是国家大事? (我之前也写过几份报告,其中一些建议实际上已被政策制定者采纳)。 梁建章认为,超低生育率不仅会影响家庭幸福感和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还会对国家的财政和经济活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他建议在一级出台更全面的生育政策和福利措施,包括增加生育津贴、扩大公共托儿服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10项内容,以减轻家庭生育压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