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能感受到”和“高质量高效发展”是改革的初衷。 2023年,南充改革将把“人民呼我为”贯穿于工作全过程,聚焦围绕群众的“小麻烦”和发展中的“小卡点”,着力从“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一年来,共进行了136次“微改革”,把“难点”变成了群众的“满意点”和发展的“闪光点”。 现选出12个“微改革”典型案例,供各地区、各部门相互学习,在新的起点上,改革将更加精准、更好、更务实,为南充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加速注入强劲动力。
1.创建投资机会清单,精准帮助吸引大强。
一年来,南充利用“投资四川”2023南充制造业双招双引进(成都)招商大会、第二十一届西部海外高科技人才博览会主题城市活动-南充市特邀对接会等活动,依托外商招商引资、团队投资等,精准投放“南充投资机会榜”进入创业者,加速创业项目签约。
据统计,2023年,南充将签约新项目266个,其中制造业项目217个,工业项目9个50亿元以上,20亿元至50亿元项目18个,5亿元至20亿元项目54个,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淡水。
据介绍,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产业兴城、以制造业强城”的战略目标,紧密对接企业投资需求,编制《南充投资机会清单》,为广大企业家在南充投资提供准确参考。
记者注意到,《南充投资机会清单》收录了《支持南充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9项优惠政策,全面展示了南充临江新区、重点产业和特殊优惠政策等14个重要载体的优势; 聚焦汽车零部件、化工轻纺、食品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全市主导产业,突出县(市、区)“一主(两)下”产业,优质规划包装重点投资项目106个,总投资4780亿元。
2. 农业服务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
走进高坪区“全机械化+综合农业”服务中心,看到中心配备了干燥设备,建有仓储加工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3年3月,高坪区“全机械化+综合农业”服务中心正式投产。 据高平区农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以农业生产为重点,紧紧围绕耕种、种植、管理、收获和前期生产、生产和后期生产服务,专注于机器耕作、机器播种、机器收获、植保等“一站式”运营服务; 大力推进托管管理,为托管农民提供优良品种、优质农资、最佳“全机械化+综合耕作”服务; 积极推广秸秆压榨还田、玉米硬茬播种、宽播、深松等科学粮食种植技术,有效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 建立了销售平台,将农民收获的谷物统一买卖,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据悉,“全机械化+综合农业”服务中心为农业提供养殖、种植(种植)、管理、收获、加工、仓储、销售一条龙服务。 2023年,该中心将养育10000盘秧苗和蔬菜秧苗,烘干房烘干1000多吨水稻、高粱、油菜等农产品,储存粮食100余吨,服务近万亩农机。 同时管理优质水稻4000亩,机械化率100%,有机认证2000亩; 建有托管流通生产示范基地3个,注册商标3个,水稻新品种5个,实验示范新技术7个。
3、成立“家族”专业合作社,出海打入市场。
日前,阆中市颁发了首个以“家”命名的粮油产业联合体营业执照,行政审批登记为“阆中和兴家族粮油专业合作社”,标志着四川省首家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成立。
据悉,阆中市白垦地区8个家庭农场联合组建了阆中禾兴家族粮油专业合作社,集人才、技术、大型农机装备等生产要素于一体,打造以家庭农场为主体,体现农业治理和农业享受的综合、开放、共享的粮油产业链服务平台。
记者了解到,家庭专业合作社根据家庭农民的“专长”,设立了农资服务部、农机(植保)服务部、种苗服务部、农业技术服务部、加工服务部、秸秆服务部、品牌营销服务部等,以相应的优势农民为“部长”的各个环节, 解决大型农业生产设备成本高、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不平衡、缺乏品牌建设等问题,带动大粮农、小农户合作经营。
据悉,家族专业合作社打造了“六统一三点”的联合发展模式,实现了八大家庭农场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023年,家庭专业合作社收入达到85万元,同比增长8%。 同时,为周边大粮农和小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防、机收等社会化服务,让家庭农场在延伸的产业链中共享增值效益,吸引更多家庭农场融入产业链发展。
4、成立三个服务团队,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近年来,依托桃子、柑橘、梅子千亩果园等主导产业,西冲县建成了集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于一体的跳河别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桃花、品鉴大雅橙、吃农家菜。 2023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将组建三个服务团队,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餐饮旅游、乡村项目建设等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
据介绍,农业服务团队及时全面掌握农户农资需求,通过统一购销降低成本,提供一对一上门送货上门、全程跟踪服务; 与村内新建企业合作,提供粮油作物全部或半托管、养猪、猪栏消毒等服务; 购(租)农机工具20余台(套),集体出资,服务团队科学调度收集。 消费者服务团队围绕1000亩果园、跳河山庄两大村级产业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活动; 深入挖掘乡镇传统艺术家,为领地城镇及周边村落提供“红白祭”服务; 成立跳河村保健服务中心,聘请3名村医生和其他组织成员,为老人提供集中居家护理、寄宿家庭疗养和保健服务。 建设服务团队探索“项目自建、项目自管”的商业模式,自主设计跳河别墅、跳河村民宿及党群服务中心,拓宽硬化村道,建设工业道路95公里,建有15间医疗标准房; 承接“厕所革命”工程,开展公厕改造、果园水肥管网一体化建设等服务,定期提供环境清洁、垃圾清运、运河疏浚等服务。
据统计,2023年跳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31万元。
5.以“小项目”为帮扶,绘制乡村振兴“大蓝图”
2023年7月,省工代赈办办公厅会同南充市工代赈办及应山县相关部门组成综合验收小组,受理2022年营山县罗市镇望军村、华光村的工代赈项目。
验收组通过户口检查、信息审查、现场核查、听取汇报等方式,对项目建设质量、资料档案管理、向群众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况有详细的了解。 最终,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据介绍,在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英山勘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机制。 成立“以工代赈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担保责任制”,统筹资源要素配置; 建立“项目资金+部门整合、群众自筹、投入劳力”的资源投入机制、分层限时的问题解决机制、“党政一体、监管一体化”的项目推进机制等,成立2家“尖刀公司”,采用重点督促、过程督导、效果督导等方式,大力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实施。
同时,英山采用“租、购、聘六步法”,做好以工代赈项目的前期工作。 建立县、乡(街)、村(社区)联动监督和质量跟踪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三人”制度; 建立岗位维护跟踪检查制度,设立项目后期管理维护公益岗位,拓宽农村人口增就业增收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以工代赈项目的“救助”功能。
近年来,应山县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共推进了182个以工代赈项目,投资2个6亿元,吸纳农村低收入人群近6000人,惠及5万多农村人口。
6、搭建服务平台,流量管理业务不关门。
2023年,全省首个地级交管12123**综合服务平台——南充市交管12123语音服务平台投入运营。 平台实行首接责任制和“一窗口”方式,24小时接听电话,高效响应群众诉求。
据了解,南充交管12123语音服务平台采用自助语音服务和人工语音服务两种方式,全年可拨打。 自助语音服务全天24小时,人工语音服务时段为9:00-18:00,主要涵盖交通管理业务咨询和投诉建议、交通管理信息查询、交通管理业务处理等服务。
南充市交管12123语音服务平台上线,旨在进一步提升民生交管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全时段交管服务体系。 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市交管12123语音服务平台设置5个人工座位,采用“统一布线、集中管理、分派负责、限时办理、回访考核”的方式,实时接受群众需求, 督促解决疑难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听取意见和建议,改进交通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
据介绍,自上线以来,该平台每月接听群众电话5000余个,接通率从68%提升至85%,服务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广大市民可拨打0817-12123语音服务**进行交通管理业务咨询、投诉和建议。
7、小产权、大治理、科学治理社区的“金钥匙”
小区杂草丛生,希望物业公司能管理好......日前,嘉陵区白马虎社区销售部,“楼盘谈”活动正在进行中。
座谈会由嘉陵区人民法院星火法院主办,与会人员包括房管部门、邻里社区、代表成员以及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代表。
物业公司负责人在听取了业主的意见后,诚恳地表示,“大家提出的问题会立即改正,大家过上舒适的生活。 ”
2019年初,嘉陵区人民法院将辖区内所有财产纠纷案件集中到市镇法院——星火人民法院管辖下,从“小财产”入手,布局“党建+法治+财产”,以“大治理”打破局面,巧妙化解财产纠纷。 三年来,嘉陵区共破解财产纠纷8000余件,实现了城市基层的“大治理”。
据了解,嘉陵区已成立物业管理协会党组织,实现规范集中管辖、一体化争议解决、常态化巡回审判,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解、全链条化解; 通过联合构建“黑白名单”等方式,引导业主根据最佳物业企业完善服务; 推动全区“无诉讼社区”规范化和创建,完善审议协商机制; 若干部门(单位)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实行法官巡回听证、民意调查当值、定期招待会、现场争议解决等工作。
8、关爱老人生活,为老人打造15分钟“服务圈”
近日,记者在顺清区西城街道解放街助餐中心看到,食堂门口几个巨大的门形展示架吸引了无数老人,老人食堂的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为老人介绍餐食。
据了解,西城街解放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厨房、就餐区约500平方米,可同时为300人提供餐食。
为有效解决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群体“吃饭困难”的问题,顺清区着力打造老年人15分钟就餐服务圈,形成集中配送、日托中心+助餐、养老机构辐射服务等服务模式, 从而构建有特色的助餐服务体系。
引进集体配餐单位、大中型餐饮服务企业等社会资源,签订合作协议,为残疾人、独居老人、老人、居家困难老人提供上门助餐服务; 组织老年人学习营养膳食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日常膳食质量; 设置“长者餐桌”,为长者提供最优惠、最多样化的膳食。 据顺清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顺清区还搭建了老年人助餐应用场景,安装智能餐饮设备,通过人脸识别、IC刷卡、老人扫码等身份识别方式,准确获取身份信息,统计就餐人数,生成统计报表, 并促进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老年人膳食补贴和就餐数据共享,实现老年人膳食辅助服务的“线上+线下”监管。
9、多层次关爱残疾老人,撑起安老幸福生活。
为加快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方县积极探索建立了“居家、社区、机构补充、医疗养老”的多层次残疾护理体系。
日前,在南方县民政局的指导下,南方县慈善公益服务中心(县社工站)举办2023年养老技能培训,130名护理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以“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重点关注老年社工的职业道德和实践规范、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和日常烹饪技能,进一步提升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据悉,2023年,南方县将定期开展养老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积极组织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参加省、市、县养老服务技能竞赛,有效提升养老能力。
在夯实人才队伍的同时,南方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在南方县建设残疾老人护理中心,拥有300张护理床位; 完成丁水镇中心养老院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增设残疾人医疗等医疗单位,设置护理床位150张; 新建的满府街养老服务大楼,为辖区内的长者提供集中(居家)照顾服务; 围绕“如厕洗浴安全、室内步行便利、家居环境改善、智能监控随访、辅助器具适配”五大功能,为1930家特殊困难的老年家庭进行老年改造; 在定水镇西河街社区建设痴呆友善社区,培训有认知障碍护理技能的家庭,开展上门护理服务。
10.《居家医保》描绘了民生幸福的背景色。
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服务,解决医疗支付问题,2023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式开通在线医保移动支付。
据悉,患者只要添加医保电子凭证,就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宝实现医保实时结算,从而实现“医保+自费”的快速支付,让患者享受“互联网+医保”服务带来的便利。
一年来,南充大力打造“环境如家、服务于家、家如家”的“居家医保”服务品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构建了“1+9+N”医保服务网点和“医保+”综合服务网点网络,满足群众对“就近办”、“上门办”和“多点办”的需求。 推进医保代码全流程医疗应用,各医疗机构纷纷推出医保移动支付,患者和缴费直接用手机上医保结算,全省率先开通“24小时”医保服务区。 据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针对老弱病残特殊群体,开设了“预约办公室”、“上门办公室”和“延迟办公室”,并设立了“医保站”、“医保企业专员”、“医保社区顾问”,服务于社区一次性联系系统。
据了解,目前,全市医疗保障政务部门平均办理时间缩短了8次一天内,通过一个网络处理了32个医保政务服务项目,26个医保政务服务项目在线处理。 2023年,全市医保机构将开展748个“预约”和961个“上门”办事。
11、“大数据+检察技术”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23年8月,宜隆县人民检察院自主研发强制申报大数据法律监督应用系统,并嵌入全县医疗系统。 资料显示,一家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发现,一名女孩坐在诊所里时被怀疑是受害者。
宜隆县人民检察院接到信息后,立即推送至宜隆县公安局、宜隆县卫生局等部门,相关部门提前介入案件调查,及时向上级检察院报告情况,并寻求技术支持进行鉴定。 最终,该案的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宜陇县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现难、取证难、控告难等实际问题,坚持“业务引领、数据整合、技术支撑、应用”的工作思路,自主研发强制报告(医院)大数据法律监督应用系统,并在宜陇县医院全面应用。
记者了解到,申请系统通过设置受伤流产、子宫破裂等80多个关键词,自动筛选0-18岁未成年人的病例、检查、处方等海量医疗信息。 根据关键词的频率和组合,预测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及时提醒医生患者可能被**或受伤等,同时推送到检察院的护送成长平台。 公安、民政、市政等行政主管部门无保职能人员可利用平台“接收门户”实时采集预警信息,开展调查核实,检察机关可利用平台“监督门户”对相关单位强制举报、处理案件线索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 推动形成社会全面保护未成年人联合力量,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12.探索多种争议解决模式,构建诉讼治理新格局。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风桥经验”,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近年来,彭安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多种争议解决模式,通过诉前网格化、诉讼专业化、诉后打包等方式,构建了多方联动的分层化、渐进式诉讼源治理体系。
日前,彭安县人民法院正式启动“一乡(镇)一法官”工作,21名优秀法官赴全县21个乡(街道)积极融入乡镇法治工作,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确保乡镇司法服务持续立案。
推进检查站建设,建立“一镇(街)一法官”网格化工作机制。 据彭安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选拔优秀法官下沉到一线,联合社区、志愿服务等力量组成调解小组,并运用日常巡视、法官走访等方式开展冲突化解、法律普及宣传等工作。 2023年以来,彭安县成立基层调解团队153个,开展争议解决、法律普及等活动3800余项。
记者了解到,鹏安县实施“在线调解+电子公证”争议解决模式,聚焦非本地消费、非本地合同等跨区域纠纷,搭建“云纠纷解决”平台,通过直播引导当事人参与“云庭审”,依托邮件等渠道发送判决、调解确认、司法确认结果, 交付“三本书”的平均时间从 21 天降至 04天。 同时,设立一站式多元化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探索“法院+行政”、“法院+专业调解机构”等争议调解模式,通过集体调解和专项调解解决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