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苏军面临巨大威胁。 为了限制德军的行动,苏联采取了“焦土战略”,即摧毁撤退时无法带走的所有资源,不给敌人留下任何补给。 然而,德国人在充分的准备和闪电战术下,仍然迅速突破了苏联的防御,并以极快的速度进攻。 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斯大林于 1941 年 8 月 16 日发布了第 270 号命令,要求指挥官在战斗中不要胆怯,否则他们将被降职为士兵并可能被枪杀。
同时,苏军士兵在被敌人包围后,必须继续战斗到最后一刻,擅自撤退的官兵视为逃兵,可以直接枪毙,逃兵家属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如果有人叛逃,他们的家人也会受到惩罚。 为了激励士兵,斯大林还给予指挥官更多的特权,包括“十一杀法”。 按照这个规则,被打败或逃跑的将领被分成10人一组,然后抽签,被抽到被“处决”的人被公开处决,不分官兵。 这些严厉的命令和措施,确实对制约和牵制德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帮助苏军在战争中保持了一定的抵抗力。
但是,由于德军的实力和苏军的内部问题,斯大林的命令并没有完全阻止德军的进攻,这场战争仍然在苏联引起了巨大的**。 斯大林第270号命令是苏联在二战期间实施的一项军事政策,要求苏联官兵在德军进攻时要么抵抗到最后一个人,要么自杀,并且绝不允许被俘虏。 这个命令的目的是鼓励士兵坚决抵抗,保持士气,以防止德国人俘虏苏联士兵并获取情报。 斯大林认为,被俘的士兵将成为德国军队的间谍,并可能对苏联造成更大的伤害。
然而,这一命令的执行是残酷无情的,给官兵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被俘士兵面临死亡或自杀的选择,而他们的家人可能会遭受**和惩罚。 这种军事政策忽视了人的因素,被视为对士兵和家庭的不公平待遇。 虽然这个命令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有一定的实际需要,但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一些士兵选择投降并加入德国军队,从内部与苏联作战。 此外,这一命令使斯大林在苏联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冷血,无情的形象,导致他被称为“屠夫”。
总的来说,斯大林的270号令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制定的军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持士气的作用,但也给官兵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