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的一天晚上,我一岁半的宝宝发生了一件事情:我打奶的时候,宝宝在玩奶粉罐的盖子,然后试图拿盖子盖住桌子左上角的奶粉罐,却不小心打翻了我刚做的奶瓶,打算盖住奶嘴, 200毫升的牛奶在床上、桌子上和地板上翻来覆去。我脾气暴躁,我的第一反应是立刻提高嗓门开始骂宝宝,我以为宝宝会哭,但他惊恐地后退了两步,然后听着我骂,他不停地发出“嗯”的声音,表示自己做错了什么,看着他颤抖的样子, 事后我后悔为什么生他的气,他不是故意的。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做错事,而是家长会条件反射地提高嗓门批评甚至辱骂。 在孩子的世界里,母亲是他们全部的精神依恋,经常因为一件小事而批评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胆小、内向、胆怯,所以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对于孩子的自信和放手是很重要的。
很多人会理解其中的原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妈妈们一些忠告。 从那以后的一个月里,我一直在提醒自己要稳定情绪,不要太在意那些不合原则的事情,这样我就不会生气。 因此,精神关注和提醒在身体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在和宝宝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宝宝不听话、宝宝到处吃东西、宝宝不肯睡觉、宝宝想玩手机、零食吃不饱就哭等遭遇。 每当这种遇到宝宝不听劝说我想生气的时候,我第一秒就忍住了,然后深吸一口气,让自己想生气的心先冷静几秒钟,然后慢慢地对宝宝说出相关的真相和我的想法,注意态度是温柔坚定的, 宝宝会选择希望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让步,但我会选择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如果是原则问题,比如深夜要睡,那么当我第三次谈论它时,我会选择停下来,用自己的行动表明我现在必须上床睡觉。 过了一会儿,你会发现宝宝也选择了乖乖睡觉。
如果是可以协商的事情,比如要看他的手机,我会告诉他看手机对他的眼睛不好,他看多了就得去医院打针,或者他的手机没电了需要充电, 这样他就可以选择其他的玩法,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从而避免在面对问题时哭泣的行为。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所以妈妈们不会给自己设限,认为自己天生的性格是那么不可能改变,其实都是自己陷害的,为了让孩子不内向胆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