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投资增长34%以上,新能源储能快速发展
能源行业的新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能(瑞财)。
记者 邱海峰.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我国新能源储能发展情况及能源领域重点项目投资情况。 会议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能源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投资同比增长34%以上; 新储能发展迅速,新增装机容量约2260万千瓦,新增装机4870万千瓦时; 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的电量为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能源部门的新发展继续为经济增添活力和动力。
全国能源投资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
2023年中国能源领域重点项目投资情况如何?
2023年,能源行业将统筹推进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有效发挥能源投资拉动作用,持续释放煤炭、电力、油气基础设施投资潜力,加快形成新能源、新业务项目实物负荷。 据监测,全国在建和计划开工的重点能源项目投资约28万亿元,同比增长1比去年同期高6个百分点。
从新能源投资来看,太阳能发电投资超过6700亿元,云南、河北、新疆等三个省(区)集中式光伏投资同比增长超过100%。 风电投资超3800亿元,辽宁、甘肃、新疆三省(区)陆上风电投资加快,广东、山东三省新增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投资集中释放。
从配套稳压电源投资来看,配套稳压电源投资同比增长超过12%。 在建核电项目全面推进,年内新核准项目体力工作量加快。 大型水电项目投资持续回暖。
从新能源业态投资来看,综合能源投资增长较快,西北地区一批源网容储一体化和多能源互补项目加快推进。 新疆、甘肃、湖南、山东、重庆、广东六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化学储能投资增长较快。 内蒙古、新疆一批绿电制氢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张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推进国家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总体来看,国家能源投资增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型储能多应用场景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国家能源局节能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卞光琦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产的新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3139万千瓦和6687万千瓦时, 平均储能持续时间为 21小时。 从投资规模来看,自“十四五”以来,新增新能源储能容量直接带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卞光琦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新型储能技术不断涌现,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优势,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发展迅速。 2023年以来,一批30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100MW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兆瓦飞轮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落地,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态势。
新能源储能的多应用场景发挥着作用,有力支撑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储能装机容量约为1236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新能源发展较快的省区。 二是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独立储能和共享储能装机容量达到1539万千瓦,占比呈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宁夏等系统调控需求较大的省区。 三是服务用户灵活高效地利用能源,广东、浙江等省份工商业用户储能发展迅速。
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文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 目前的建设状况如何? 下一步是什么?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表示:“我们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
市场化交易电力持续上涨。 2023年1-12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61%4%,增加06个百分点。 在贸易机构注册的实体数量达到70家80000,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电力交易占比从2016年的不足17%上升到2023年的61%以上。
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作。 全国电力中长期交易常态化,交易周期跨越多年至多天,中长期电力交易在市场化电力中的比重超过90%,充分发挥“压舱石”作用,稳定整体市场规模和交易。 中长期省际、跨区域市场运行平稳,省际现货市场调整过盈缺,对大规模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助供给起到了积极作用。
电力市场机制在保护和促进转型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夏冬季节电力保障关键时期,跨省、跨区域市场化交易机制在省际电力支持和互助供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能源逐步进入电力市场,市场化电力交易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
*表示,2024年将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进省级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加强电力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人民**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