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秦伦秀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方伟刚教授、陆军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卞秀武院士主编的《现代肿瘤转移:基础与临床研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突出特点是:一是兼顾临床和基础,不仅总结了转移过程中相关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代谢等基础前沿领域的进展,还系统阐述了临床实践中常见肿瘤转移的临床规律、诊断和临床研究进展; 二是内容专业严谨,本书作者汇集了近百位具有该领域高级职称和突出成就的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并经过国内知名专家评审。 三是紧跟研究前沿,以近10年国内外研究进展为主线。 对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
以下是本书序言和导言的摘录
转移这个词来自拉丁语,原意是“移动,改变”。 指肿瘤从一个原发部位扩散到身体的另一个部位。 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最致命的恶性表型,是癌症患者衰竭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肿瘤转移的防治既是一个临床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研究热点和难点。
肿瘤转移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1889年,英国学者佩吉特提出了著名的“种子-土壤原理”。 1928年,美国病理学家尤因(1866-1943)对“种子-土壤理论”提出挑战,认为人体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决定了肿瘤细胞转移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力学假说”。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反复验证,“种土理论”的原理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其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在过去100年的转移研究中,里程碑的重要发现和观点如下。
20世纪50年代,Zeidman等人通过将肿瘤细胞注射到小鼠和其他动物的血管中,创建了转移的动物模型,发现并非所有注射的肿瘤细胞都能形成转移,即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具有转移潜力。
20世纪70年代,Fidler反复将B16小鼠黑色素瘤注射到小鼠体内,以筛选出转移潜力较高的肿瘤细胞亚群; 通过一系列精细的实验,分离出可定位于特定靶器官的转移性亚克隆。 基于获得的结果,他提出了肿瘤转移异质性的概念。 菲德勒的一系列实验结果也为“种子-土壤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Nowell等人提出,肿瘤细胞基因组的不稳定性是驱动肿瘤细胞不断进化并最终获得转移表型的驱动力。 随着分子水平研究的深入,转移过程受多个转移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调控,涉及转移的全过程已成为共识。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发现及其在侵袭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充分认识,已成为抗转移的重要靶点。
癌症干细胞(CSCs)是转移的起始细胞的观点已被提出并得到证实,这为寻找新的转移策略开辟了新的思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使肿瘤细胞能够更有效地移动和侵袭,并且与癌症干细胞密切相关。
转移前生态位(pre-metastatic niche,PMN)理论的提出和验证很好地解释了肿瘤细胞如何调节靶器官微环境并成功建立转移机制。 细胞外泌体在其中的作用也被揭示出来。
肿瘤细胞具有独特的代谢特性,包括线粒体的组成、功能和分布,具有促进或抑制转移的作用,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研究缺氧促进肿瘤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对阐明转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细胞休眠的发现及其背后的机制,初步解决了部分患者在临床完全缓解后会再次转移多年的问题,也为解开肿瘤细胞到达靶器官后如何逃逸宿主之谜提供了靶点。
经过多年关注肿瘤细胞特性的作用以及侵袭和转移的变化,已经发现肿瘤细胞与宿主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更为重要,甚至影响抗转移**策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