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很多人问邓嘉贤的遗孀徐路熙:“徐先生,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日子,你是不是像电视里的那个,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蹦蹦跳跳? ”
徐路喜回答说:“原子弹成功的那一刻,我正在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室做实验,并不知道邓嘉先参与了中国原子弹的研制。 ”
晚年的徐璐曦。
是的,当时原子弹的研制是中国的最高机密,就算徐路喜是邓嘉贤的妻子,她也不可能知道。 但不知道并不意味着没有贡献,正是徐路熙在幕后默默奉献,邓嘉贤才能轻装上阵,完成“两弹”大业。
徐路喜1928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徐德恒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和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徐德恒和邓家娴的父亲邓奕宇是天下朋友,徐璐喜小时候,父母经常去邓家做客,但因为她身体不好,又是女孩子,父母从来不带她去。 徐路喜曾经听说邓嘉仙小时候很调皮,不喜欢和女生玩。
1946年夏天,邓嘉毕业于西南联系大学,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这一年,18岁的徐璐曦也被北京医科大学考上了,邓嘉贤经常给徐璐汐的系里教物理,也就是徐璐汐的老师,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接触一段时间后,徐璐喜觉得邓嘉贤在科研上很踏实,随和善良,邓嘉贤对徐璐玺也很满意,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 1953年,徐路溪大学毕业后,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邓嘉贤和徐路喜.
婚后,徐璐喜为邓嘉贤生了一对孩子,她和邓嘉贤都有稳定的工作,邓嘉贤偶尔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还能拿到不少稿费。 每当邓佳先拿到稿费时,他就会去玩具店给孩子们买玩具。 每个周末,夫妻俩都会带孩子出去玩。
邓家显的儿子邓志平小时候很调皮,过年的时候,父子俩经常放鞭炮玩,看谁扔得又远又准,清脆的鞭炮声和父子俩欢快的笑声传得很远。 调皮的儿子经常弄脏回去,徐路喜忍不住说了几句话,邓嘉贤却总是给儿子找借口:“孩子,你不要太照顾,我小时候就是这样。 ”
可以说,1953年到1958年的五年,是邓家显夫妻在一起最幸福的时光。
邓家贤和他的家人。
但这样平静幸福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1958年,第二飞机部成立了研制原子弹的组织——核**局(后称第九院)。 今年10月的一天,时任第二机械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把邓家显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国家要打炮仗了,调你来做这个工作怎么样?” ”
邓嘉贤当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但当时他还很年轻,为什么会选择他呢? 钱三强说了三个原因:第一,邓嘉先学的是核物理,有专业的同行,有实力的青年; 二是出国留学,懂英语和俄语,能和外国人打交道; 三是党员,组织纪律性强。
那天邓嘉先回家后,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体贴的徐璐曦发现丈夫不对劲,就问他:“你今晚怎么了? ”
邓嘉贤根本没睡,他对妻子说:“没什么,我要调工作。 以后,我可能帮你打理不了家里的事情,重担就落在你肩上了。 ”
徐路喜一听,吓了一跳,她问丈夫:“你调到哪里去了? ”
这不能说。 ”
它有什么作用? ”
这也不能说。 ”
徐路曦沉默了,她明白丈夫一定是要去执行一项绝密的科研任务,泪水已经打湿了眼眶,过了一会儿,她问丈夫:“那你把地址给我,我想和你沟通。 ”
邓贾先哽咽道:“这不行......我以后的一生,可能就献给了这件事,如果我做好这件事,我的人生会很有意义,值得为之而死! ”
徐路曦眼含泪水道:“放心吧,我是......谁支持你。”
那天晚上,邓嘉贤和妻子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早上,他离开家,去了沙漠。
邓嘉贤. 这期间,邓家贤很少回家,通常白天回来休息一会儿,晚上再出去。 但不管他去什么,做什么,或者什么时候回来,徐路曦都不问。 徐路曦用自己虚弱的肩膀,默默地扛起了抚养孩子、照顾4个老人的重任。
不仅如此,徐路曦还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保密纪律的约束:同事不能去她家,她不能向别人透露丈夫的工作性质。 别人写给邓嘉贤的信,要先送到徐路熙的单位,她会转交给丈夫,所有不需要回信的都不能回。
渐渐地,许璐喜和很多亲友断绝了联系,很多人都听不懂,说徐璐玺的眼睛长到了天上,把她骂得乱七八糟,甚至有人说是邓佳先和她离婚了。 因为孩子们很久没能见到父亲了,所以对邓嘉贤恨之情溢于言表。
1964年10月,邓家贤的母亲病重,徐璐熙打电话给邓家贤的领导,说他的母亲已经接到了病危通知,能不能请他最后一次回来看望母亲,领导说:“邓家贤现在什么都回不去了。 只要我们能回去,我们就会派人把他送回去。 ”
徐路喜不知道的是,当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已经进入倒计时,再过几天就要进行试爆了,邓嘉先当然不能离开。 医院里的医生们只能用最大的力气来维持邓家仙母亲的生命,希望她能最后一次见到儿子。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后,该组织立即安排邓佳先回京。 当邓佳第一时间到达医院时,他的母亲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邓贾先是用力捏了捏母亲的手,就在这时,母亲的手......
那段日子里,全国人民都在庆祝原子弹爆炸的成功**,但邓家贤的家人却因为母亲的离去而沉浸在极大的悲痛之中。 邓家贤后悔母亲不知道......他参与了原子弹的开发,直到她去世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了**。
其实虽然邓佳没有先说出来,但是在原子弹成功之后,徐路曦已经隐约感觉到丈夫在做什么,但她还是什么都没问。
有一次,中科院副院长阎济慈来徐德恒家做客,徐德恒问他:“谁有本事把中国的原子弹弄出来? ”
阎济慈笑了笑,道:“你去问问你的女婿。 两位老人默契地站在客厅里,拄着拐杖,笑着。
原子弹成功**后,邓嘉先奉命带领原班人马研制氢弹,夫妻俩依旧过着少聚多留的生活。 1971年夏天,邓嘉贤的老朋友杨振宁回国探望,他要求见邓嘉贤,总理立即将邓嘉贤召回北京,久别重逢的邓嘉贤得以见到妻子。
邓嘉贤和杨振宁.
这时,邓嘉贤发现青秀的妻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看起来又瘦又疲惫。 徐路曦见到丈夫也吃了一惊:当年那个眼睛明亮的高个子男人,现在头发花白,驼背有些驼背,穿着老灰**和绿色军用乐福鞋,**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医生......那时候
在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中,飞机投下核弹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坠落到地面。 该司令部立即派出100多名防化部队进行搜索,但由于核弹远离预定的爆炸中心,搜索队始终没有发现任何踪迹。
邓佳先决定亲自去找,基地司令员极力劝阻他说:“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的命还值钱! ”
邓嘉贤说:“这是我做的,我知道。 不要去,如果你进去,你会白白被污染。 ”
就这样,邓嘉先是独自一人进入了预定的**位置,当他找到破片炸弹的主要部分时,直接用手取出了这种含有剧毒的危险辐射。 几天后,邓佳回到北京,住进了医院,结果显示他的尿液放射性很强,几乎所有的实验室检查都异常。
邓嘉贤(左)。
尽管受到核污染,邓嘉贤仍继续工作,这让他的健康状况恶化,他几次晕倒在试验场。 但当氢弹原理被突破,当核试验一次次成功时,他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跳了起来。
1985年7月,邓佳第一次来京向国防部长张爱平汇报,张爱平发现脸色不对,立即安排他到解放军301医院检查。 “当初的检查结果显示,邓家显患有直肠癌,已经到了晚期!
邓嘉贤身患绝症的消息传开后,众人目瞪口呆,军委负责人下令301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挽救邓嘉贤的性命。 著名医学专家吴阶平教授亲自为邓嘉贤制定了第一个方案,杨振宁还送回了40瓶抗癌新药......尚未从美国释放的但终究为时已晚,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疾病还在肆无忌惮地吞噬着嘉贤极度疲惫的身体......邓
邓嘉先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医生劝他回家休养,因为白细胞数量太少,血相太差,不得不打断**。 这段时间,徐路喜陪着丈夫去庙会吃点心,邓家仙的胃口很好,居然吃了3个春卷和3个爱和......一顿饭
1986年3月29日,邓家显又做了一次小手术。 他有一种预感,他的日子屈指可数,于是他对徐路汐说:“我有两件事必须做,那个提议和那本书。 ”
邓首先谈到了关于中国核发展的建议和规范理论。 由于当时美国、英国和苏联已经达到了核技术的设计极限,为了限制中国核技术的发展,三大国当时提议与中国签署禁止核试验公约。 邓嘉贤认为,中国必须在禁止核试验公约签署之前赶紧完成中国的核极限试验,否则中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核大国。
于是邓嘉贤一边做化疗,妻子一边不停地为他擦汗,还坚持在病房里写求婚书。 求婚完成后,邓嘉先让妻子立即交给领导,他告诉妻子:“这比你的生命更重要。 ”
邓家贤去世前一个月,医院向**军委发来报告,说没有办法挽救邓家贤的性命,让家人为未来做准备。 **经研究,军委给出意见:邓嘉先一生隐姓埋名,做出了一生的牺牲,临死前必须解密。
1986年6月24日,《解放军报》同时发表了题为《两弹之父邓嘉先》的报道。 这时,全国人民都知道,是邓嘉先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报纸对邓嘉贤的报道。
这一天,很多人打电话给徐路喜说:“徐路喜,邓嘉贤还活着吗? 为什么他做了这么多事情,现在一下子在报纸上发表? 徐路曦看到报告的时候也很绝望,因为她知道丈夫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1986年7月29日下午1时50分,邓家显在妻儿保护下去世,享年62岁。 临终前,他曾对徐路熙说过:“我不爱**,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 如果生命在生命终结后可以重生,那么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工业”
邓嘉首先进入了垂死的时刻。
1996年7月29日,中国**发表声明称,中国当天成功进行了一次核试验,次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这一天是邓嘉贤逝世十周年。 一个多月后,联合国成员国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很多人问许璐喜是否后悔嫁给邓嘉贤,她说:“爱情的最高境界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她和邓嘉贤早已将彼此深爱同国家利益、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现年94岁的徐璐曦早已退休共度晚年,让我们祝愿她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