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陈东东作为嘉宾参加了“访谈”。 摄影:肖开顺。
长江**记者 陈静茹 实习生 龚柔佳。
近日,**广电台“2024春晚”备受关注。 本届春晚的主题是“龙游,欣欣家国”。 “龘龘”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陈东东作为《访谈录》嘉宾,解读文献中的“龘”字。
记者:中国最早的文献中对“龘”字的记载是什么?它是如何记录的?这是什么意思?
陈冬冬:一般认为,这个字是中国第一部正规文字词典,即南朝梁王古野玉章中最早记载的。 《翡翠篇:龙部》:“陆,龙行。 “描述一下龙的飞行方式。
记者:从那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龘”这个词用在哪里?
陈冬冬:说起龘字的演化,其实这个字是较早出现的龖字的变种,其起源于古代甲骨文。 我国第一部词典《硕文节字》收录了“龖”这个小篆字形,也将其解释为“龙飞颜”,即龙飞腾的外貌。 后来,《康熙词典》收录了两种形式:“龖”和“龘”。 辽朝的《龙神殿手镜》认为,“龖”和“龘”都是龙飞的样子。 除了龙系,还有两条龙的意思,北周魏元松《元明宝经梦阳》:“地震、宫志和、雷”。 苏渊明传记:“锣的和河,两条龙的怒火。 还有震撼的义,明威派:“两条龙飞,精神兴旺,见者怒。 ”
记者:“龘龘”和“龘”有区别吗?
陈冬东:把两个词放在一起,其实就是所谓的词语重叠的修辞手法。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认为陶渊明的《回园田家》的修辞效果是“暧昧遥远的村落,废墟中的烟雾”是“轻巧的现成的”,如果把暧昧和依依分解成单个字,显然没有这样的效果。 具体到郎朗,既然有一种威灵盛河的气势感,郎朗的叠加更能凸显出众多和威严的感觉,这是不是一句话就能代替的。
记者:这个词有什么有趣的典故吗?为什么会成为今年春晚的主题?如何理解?
陈冬东:其实这个词用得并不多,有趣的典故也不多。 在《玉篇》之后,只使用了廖的《龙神殿手镜》等少数经典作品。 《周义》中的第一卦,乾卦,与龙和龙的飞行有关。 在《千瓜》中,九十五图被认为是最吉祥的。 《易经:千瓜》:“九十五,飞龙在天,见主有益。 意思是龙飞上了天空,这意味着到了大进步的时候,有利于贵族的出现。 在中国古代,对皇帝“九十五尊”的描述起源于此。 同时,《易经》千官中还有一句话,“九,见龙无头,吉祥”。 它还与“龙的飞行”和“吉祥”有关。 春晚的使用主要考虑到中国人是龙的后代,龙飞翔的活泼威猛的形象更能衬托出“欣欣家国”繁荣昌盛的吉祥征象。
记者:还有类似“龘”的稀有汉字,如垚(yáo)、壵(zhuàng)、瞐(mò)、馫(xīn)、飝(fēi)、犇(bēn)、骉(biāo)、鱻(xiān)、羴(shān)等,为什么古人会有“叠罗汉”式的造词? 它是在甲骨文时期的第一个吗?
陈东东:这种所谓叠罗汉的措辞方法,其实是象形文字中象形文字的结合,不一定都是生僻字。 这种造词方法存在于甲骨文中,常见的字是林和森,即甲骨文有相应的字形。
例如,上述龘的变体字在甲骨文铭文中发现,瑶字在汉代的《硕文界字》中发现,该字出自元代的《藏经词义》,出现得相对较晚。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和元朝时期,变体汉字很流行。 魏晋南北三代,社会虽动乱,但各种书法风格交叉发展,变异字也发展起来; 元朝的文化政策相对宽松,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变异汉字的流行。
记者:在当今社会,重叠的词语似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比如“人随波逐流......“反映出人数众多,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陈冬东:这反映出,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手机时代,很多人习惯于看屏幕上的文字,视觉上看汉字,而相对忽略了自己的语音和语法规范。 可以理解,但读起来很难理解,主谓宾语法结构不完整。 这种做法暗地里符合这些组合象形文字的本意,一些网友喜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记者: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龘”字掀起的生僻生字文化浪潮,会激发我们重新思考生僻生字在汉字中的价值吗?
陈东东:像“龘”这样的稀有汉字,在龙年的特殊语境下,确实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可以激发人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当然,作为一个现代人,能读写3000个常用词就好了。 绝大多数文学和历史专业的学生可能无法阅读和书写新华词典所附的所有繁体字。 而“龘”这个罕见的词,本来是南北朝晚期的一个词,在古代并不是特别流行。 把它培养成一种爱好是可以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必要立即系统地学习,留给专业工作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