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董事长在主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本方针,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 以“双碳”工作为导向,共同推进减碳减排、绿色扩张和增长,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绿色是美好生活的背景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革。 根据2023年发布的《中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比较研究报告》,中国近80%的受访者能够“不用电器关灯”或“刷牙或洗肥皂时关水龙头”,超过60%的受访者会设置“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当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采取实际行动“走绿”,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如保护眼睛,视生态环境如生命”的生态意识。 在新的征程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自觉肩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切实把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推动生态优先、保护集约化、绿色低碳发展。
紧盯发展趋势,加快行业绿色转型。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方向,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趋势和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绿色能源发展步伐加快,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不断涌现。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国家级绿色工厂建设5095家,占制造业总产值的17%以上,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预计超过9700亿元,共有78家钢铁企业39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过程,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30%3%,产销量居世界首......绿色生产方式正在加速形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战略机遇,坚持以绿色转型发展经济为导向,不断加强产业政策协调, 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从政策、因素、技术、市场等方面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构建完善的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产业发展优势。
践行绿色理念,持续完善政策、法律法规。 如果你不遵守规则,你就不能做一个方圆。 近年来,我国有关绿色转型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陆续出台,与以往相比,在指导思想、立法技术和实施机制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明显增加,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发展。一年来,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规范化实施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验收复垦和矿山用地的通知》等。 以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监督指导意见(试行)》,完善生态修复管理体系的步伐不断加快。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加强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更有效转化;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创造更好的法制环境。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 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 2023年,中国海洋塑料垃圾管理新模式“蓝色循环”从全球2500份申请中脱颖而出,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该项目以前沿科技为支撑,是创新思维的结晶,不仅有助于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实现了环保富民的“双赢”局面,为广大有志于控制塑料污染的地方和企业树立了榜样。 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我们必须打破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不断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辟新路径,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研究,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先进适用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创新链整体效率;要继续做大绿色创新主体,通过整合技术创新要素和资源,努力培育一批绿色科技创新领域的绿色科技龙头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努力形成多能互补、因地制宜、多元融合的绿色发展新局面。
*: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