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23日清晨,浙江曲山岛东部的空中,一阵猛烈的机枪轰鸣声打破了寂静。 经过一段时间的追逐,情况似乎开始发生变化。 "
地面指挥部,向你报告,所有的炮弹都用完了,全部命中目标。 重复一次,然后全部击中目标。 "平静的声音来自一架米格-17战斗机。
随后,人们可以看到,被击中的美军大型侦察机在空中旋转了数次,迅速以几乎垂直的角度坠落,最后坠入海中,溅起了巨大的水花。
米格-17战斗机成功完成任务并安全返回基地。 谁是这架战斗机的飞行员? 他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完成任务? 击落美军侦察机,敌人会轻易放弃吗?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这片历经百战的土地已成废墟。 虽然战争的火焰和硝烟已经远去,但战争的隐患并没有消除。
政权和国家建设仍然不稳定,国民党近期盯上台湾,有欧美帝国主义国家暗中窥探台湾。 据统计,仅从1951年到1953年,美国等有关部队对中国领空的侦察和骚扰就达3万次之多。
他们依靠完整的空军和大量的军事人才,肆无忌惮地在我疆上行动。 因此,我们的国防战士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保持警惕。
1956年8月22日,夏日的炎热在夜晚稍稍消退,天气晴朗,皎洁的月光洒在东海平静的海面上,微风拂面,原本是一幅宁静的画面。
然而,雷达突然响起的警笛声打破了寂静。 士兵们迅速操作精密仪器,紧张的气氛急剧升温。
雷达探测到一架大型P4M-1Q侦察机,该侦察机从日本方向起飞,飞向我国山东和江苏,显然是在执行"侦察任务"。
这架侦察机已经飞入我国领海上空,是对我国的绝对挑衅。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它的飞行高度不断降低,完全无视我国和驻扎在那里的空军的尊严。
这种行为在国际社会是绝对不允许的,美军对此深有体会。
在中国领海上空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暂时返回公海,给人一种即将离开的印象,但过了一会儿,他们又转身等待第二次入侵和骚扰。
这个小把戏他们玩过不止一两次,我军早就熟悉了。
以前,他们一直在观察整个情况,但现在我们发现,美军似乎只派出了这架侦察机,我们自然不会让它为所欲为。
果不其然,当晚23时41分,雷达显示侦察机的飞行方向有了很大的调整,显然不是朝着公海或起飞地点飞去,而是目的地明明是我国舟山群岛。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因为靠近舟山群岛的上海和宁波这两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人口稠密。
为了支撑大型侦察机P4M-1Q的巨大机身,需要使用活塞和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双重动力,具有强大的动力和足够的马力。
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射程远。 要驾驶这样的侦察机并记录情报,至少需要十几名机组人员。 这种孤军奋战的侦察机,若是胆敢侵犯中国领海,必然要装备**。
如果不加以控制,让它飞越任何城市并开几枪,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于是,驻扎在上海地区的空军航空部第二师副师长楚伏天立即做出决定:“战机准备起飞迎敌! ”
这场小规模冲突始于 1956 年 8 月,以安静的夜空为舞台。
27岁的空军航空部第2师第2团飞行员张文义已经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当天结束时被任命。
张文义:空军飞行员生涯的里程碑 张文义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大理县。 1949年,20岁的张文义参军,开始了空军生涯。
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飞行的热爱,他一步步从一名普通的飞行员晋升为中队长,现在是团长。 他的每一个头衔都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在他的飞行生涯中,他曾经击落过一架国民党B-17飞机。 这架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机身轰炸机,也是当时国民党拥有的先进机型。
B-17轰炸机体积大,航程远,速度不慢,可以说各属性都很强大。 当时我军空军装备比较落后,没有自动瞄准追击功能。
飞行员在360度旋转飞行中需要依靠肉眼来判断敌机的弹道和速度,同时躲避子弹并试图击中目标。
张文义的成功是他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他对空军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的体现。
对我们飞行员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子弹是有限的。 如果不能在子弹用完之前击落敌人,飞行员只能面对被敌人追赶直到死亡。
击落B-17轰炸机的王牌飞行员张文义,与P4M-1Q侦察机的战斗比他想象的要艰难。
此时此刻,虽然半夜星空明亮,但能见度极低,这些客观条件都改变不了他坚定的决心。
他知道,作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人生的意义在于从容面对挑战,不惧战失败。
副师长楚伏天也在紧张的注视着战况,他知道这位飞行员的实力,但战局的复杂程度决定了他无法百分百确定。
因此,有必要谨慎行事,并采取每一步。 张文义驾驶的米格-17战机没有配备实时雷达,因此需要依靠与地面指挥部的情报交换来定位敌人的侦察机。
耳机中的引导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张文义只能靠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目标。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旦张文义拖延时间,他可能会错过最好的拦截机会,我方将陷入被动。
指挥室里,副师长楚伏天紧张的看着他。 突然,张文义发现了一架不寻常的飞机,那是一架大型飞机,距离只有800多米。
张文义自信满满地将这个消息报到了地面。 这架侦察机在中国领空停留了23分钟,仍然毫无畏惧地直奔宁波。
地面司令部的楚伏天平静地下达了命令:“米格-17,击落它。 ”
张文义(右) 张文义立即调整飞行方向,翅膀穿天而起,向敌方侦察机逼近。 23日凌晨,一场激烈的空中追逐战拉开帷幕。
敌人的P4M-1Q侦察机虽然体型庞大,但无法与张文义的米格-17战斗机相比,速度明显落后。 在张文义的直线追击下,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当距离缩短到700米时,张文义操纵他的好搭档米格-17,发射了第一轮大炮。
刹那间,夜空中爆发出一道刺眼的火光,但由于距离较轻,弹道自然下落,没有击中目标。
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张文义在第一轮比赛中出现了失误,并没有影响他的注意力。 敌方侦察机察觉到情况不对,立即掉头。
此时,张文义已经基本锁定了侦察机的位置,对方体型太大,不够灵活,一时难以摆脱。
当双方距离缩小到400米时,张文义开始了第二轮炮击,子弹准确地击中了侦察机的机翼,使其无法再次飞行。
这时,侦察机上的十六个人意识到自己可能过于自信,开始紧张起来,他们立即调整了方向,希望能够安全返回起飞的机场。
张文义趁着这个机会,灵活地躲过了侦察机的子弹攻击,将距离缩小到300米左右。 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要依赖任何高超的技能。
在月光的照耀下,张文义缓缓调整着十字准线的位置,等待着受伤的侦察机再次出现。
他毫不犹豫地将剩下的子弹全部射出,“砰砰砰——”的一声,没有一枚炮弹落入海中,而是全部击中了侦察机的机身。
张文义驾驶米格-17在空中飞行,巧妙地避开了一架燃烧着火焰的侦察机。 他歪了歪头,只见敌机的飞行高度逐渐降低,最后直直地坠入海中。
向地面指挥部报告敌方P4M-1Q侦察机坠毁,任务完成。 飞行员冷静地报告了情况,然后潇洒地返回基地。
虽然紧张局势得到了解决,但它引发了连锁反应。
在美国,在得知侦察机被击落,16名机组人员失踪后,他们开始指责我国挑起事端,缺乏人道主义精神,残害别国士兵。
但是,他们忽略了空战发生在我国领空的事实。 尽管如此,我们不想对此事作出回应。 8月25日,美国第七舰队出现在东海海域。
这支舰队包括3艘航空母舰,多达49艘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以及200多架飞机。 他们的气势猛烈,仿佛要“要求一个解释”。
我们的战士没有一个退缩,准备迎接挑战。 与此同时,他们还接到了另一个命令:在坠落的侦察机上搜寻人员的尸体。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了2名飞行员的遗骸,但由于长时间浸泡,遗骸已经无法辨认,他们的身份只能通过衣服和一些物品来确认。
我们没有以此威胁对方,而是毫不犹豫地将这些遗骸归还给美国方面。
这些遗骸是在中国领海发现的,当时战势的实际情况可以被国际部队猜到。
美方本来是没有道理的,现在证据确凿,他们无可辩驳。 他们派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过来,最后他们不得不原封不动地回去。 最终,与侦察机一起遇难的16名飞行员中只有4人被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主力飞行员名叫詹姆斯·迪恩,执行那次侦察任务时,他刚刚结婚三个多月。
迪恩的妻子希亚沃和他的朋友拉姆斯菲尔德确信他还活着,一直在寻找线索,甚至亲自来到中国寻找线索。
但是,军事档案清楚地记录了1956年8月22日和23日的深夜,没有伪造的可能。
击落侦察机的飞行员张文义后来成为驻美国大使馆的空军武官。 当国家主权和安全受到威胁时,保卫祖国是战士的职责,生死攸关。
他们背后有亲戚和国家,这是他们发誓要捍卫至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