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车间里,方头方头“大佬”蓄势待发,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海龙四号”ROV(水下机器人)。春节过后,“海龙IV”号将参加第85次远洋航行任务,前往印度洋“探索深渊”。
海龙IV号正在为下一次探险做准备。
关于“海龙”家族
我国海洋资源调查潜水设备系统有“三条龙”。“海龙”系列ROV、蛟龙载人潜水器和乾隆自主水下机器人。
“海龙”号是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一系列深海ROV系列,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海龙”兄弟覆盖从3500米到11000米的不同工作水深,根据不同的功率和大小,以不同的部署方式和动力形式进行轻重作业。
海龙家族在各种海洋探索任务中展示了他们的才华。 “老大哥”海龙2009年,它在中国第21次航行海洋研究任务中创下了3200米的潜水记录,使中国首次使用ROV获得活的海底黑烟囱样本。 “海龙”。不rov采用液压动力,最大下潜深度3500米,配备推进器7台、声光探测系统、机械手2台,研发了虚拟监控、悬停定位、主动升沉补偿等自主新技术,正式进入我国深海ROV技术工程化实践阶段。 “海龙”。作业深度达6000米,支持多种勘测设备和重型取样工具,提高深海勘探作业的能力和效率。 “海龙11000”由电力驱动,搭载7种功能机械手和多种操作工具,可在水下自主导航和探测。
海龙IV号参加了海洋59号科学考察任务。
自2018年以来,“海龙”号和“海龙”号ROV系统的海洋科研应用在海洋首航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多次湖海试验和应用,为科研探索贡献了力量。 “海龙”号是一艘高效电动作业ROV,曾参与中国深海冷流勘测任务,完成了穿越黑潮的高难度作业。 从3月开始,“海龙”号试航队将参加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和西北印度洋资源与环境调查航行。
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葛彤正在采集海绵样本。
“海龙”家族背后的硬核团队
“海龙”家族的背后,是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的一支科研团队,“特别能吃苦拼”。 葛彤,上海交通大学首席研究员,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船舶设计硕士,从事深海水下无人作业技术与装备研究25年。 他已经习惯了全年无休的模式,不出差的时候,每个周末都会在实验室加班。
新的一年,海龙家族成员将迎来新成员,两艘海龙系列6000米ROV将交付。 寒假期间,水下避难所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最近,大家都在为新的一年的科研任务做准备,同时又忙着做好远洋航行等试海服务工作。
科技创新突破的背后。
是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
敬业和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
向科技工作者致敬!
为交通大学的智慧点赞!
*:新民晚报。
编辑:陈宇阳。
主编:金雪.
推荐阅读:
1、你看过钱学森和江英的结婚证吗? 爱得过分甜蜜,令人钦佩。
2. 交通大学的双子星闪耀! 潘展乐打破世界纪录,张志珍再次创造历史。
3.如果你想写年份,你不能只写年份! 交通大学学员眼中的一年
4. 当交通大学遇上中国风情,有多神奇?
5、农历大年初一,交童师傅出世,才华横溢!
为交通大学的智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