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棉花植株的第一个果枝上出现荞麦粒大小的三角形花蕾时,称为花蕾,全田50天的棉花植株的花蕾称为萌芽期; 当50年生棉花植株的第四个果枝发芽时,称为全萌芽期。 萌芽期一般在25-30天之间,老百姓常说的“花蕾见花二十八”(天)是指萌芽期。
1、棉芽期的生育特征
1.株高的生长。 包括增加主干的节点数和节间长度。
2、果枝增速加快。 这是由于环境温度升高所致,根据实验分析,在25-26的温度下每4-5天增加一个果枝,在29小时每2-3天增加一个果枝。
3.每株植物的叶面积大大增加。 由于单株叶数的增加和单片叶片面积的增加,叶面积系数比幼苗期增加了5-10倍。 主茎总叶面积逐渐小于果枝总叶面积,由于果枝叶柄和叶片的生长,植物所占据的侧向空间远远超过果枝长度,因此果枝节间和果枝叶片生长对光照的影响逐渐成为主要因素。
二、萌芽期的生长和外观
芽期稳定生长为:根系深,吸收能力强,节间紧凑,茎粗,叶鲜绿,大小适中,顶部脂肪生长点,芽柄短,苞片紧,芽多,芽大,脱落少,小夏开花。
芽期主茎日生长:棉芽主茎至满芽期的日增量为10-1.5厘米为宜,满芽至第一朵花2-2朵5厘米是合适的。 如果主茎的日生长达到3厘米以上,则为棉花生长的标志。 主茎的生长高峰期一般应在开花期左右,当前芽高20厘米,全芽期高40-50厘米。
3. 萌芽期棉田管理原则
最适合出芽的温度是26-30°C。 合适的温度对生根和发芽非常有益。 温度低于 19 会影响芽; 30岁以上,顶芽生长旺盛,营养生长加速。 因此,萌芽期棉田经营的原则是:努力协调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以“看天看地、看貌”进行科学管理,做到“助弱控兴”。
四、萌芽期的目标
在早早健苗均衡生长的基础上,实现芽苗的稳定生长,力争早发芽,筑好产量架。 影响芽稳定生长的主要矛盾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 要求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结合控制,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强而不旺、发而不发、肥力稳定,力求多花蕾、少脱芽。
五、萌芽期技术管理措施
1.耕种和除草
新疆每年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春季寒冷、低温、降雨对早播棉田影响较大。 滴秧苗水后,应及时进行二次耕作,耕作深度应为8-10厘米,可增强土壤通气性能,提高温度和分散水分,减少盐分对棉苗的危害。 芽期栽培除草的主要作用是给根系通气和保暖,促进根系的垂直和水平生长,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共同发育,消除杂草,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加速肥料的分解。 棉田从发芽到开花一般需要栽培1-2次,每次栽培应在雨后土壤适宜栽培时进行。
2.滴灌施肥
头水的早晚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容易造成生长过早,而干旱影响正常发育过晚,不容易建好产量架,因此,需要根据天气和棉花生长的外观来确定时间。 一般在6月20日左右,滴水量约为每亩30-35立方米。 强壮的苗子和王淼棉田增水不施肥,二水冲,后及时滴水,犁地、除草。 根据苗期条件和气候,间隔期约7-9天,每亩滴量20-25平方米,此时每亩施用2-3公斤尿素。
3.弱苗升级
对于弱苗棉田,每亩可施用2-3公斤尿素,含水滴每亩可喷施磷酸二氢钾150克尿素、锌、硼肥100克,每亩也可补充腐植酸钾1公斤。
4. 化学品监管
倡导“少控,轻控”,坚持早轻勤的原则,根据生长和苗期情况,及时控制节血胺,防止棉花生长。 对于旺盛的棉田,除适当推迟滴灌灌头水外,由于苗木、品种适量进行化学调整,亩用节甲草胺1-15克,滴水前最好3-5天调整,使关节草胺用量小,次数大,防止单次用量过大时出现包芽头。
5.萌芽期昆虫的处理
加强田间调查,做好棉叶螨、棉蚜等中心植物防治工作,及时严格控制防控指标。 重点防治第二代棉铃虫、红蜘蛛、盲虫。 当100个棉田20龄以上幼虫达到20个以上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当红蜘蛛幼苗有危害黄斑的螨虫时,植株率为20%-25%,应及时控制。 防治盲蜻蜓的关键在于“早”,一般当田间百株中就有1只虫害,或者棉花植株的嫩叶或苞片上出现小黑点时,应开始喷洒。 喷施时可适当添加含硼叶面肥,促进出芽。
总之,在棉芽田管理中,一定不能盲目随风而行,别人上水,别人上水,别人给我施肥,一定要适应各地,因为时间,因为苗期,因为苗期,根据自己棉田的实际情况,科学管理,促进棉花早芽, 花蕾多,现在大花蕾,开花早,为收获筑好架子,最后实现稳健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