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转型无疑是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旋律,尤其是对于传统一线巨头而言。 中国市场无疑是重中之重。
本周,继博世、大陆、采埃孚之后,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公司之一的Forvia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裁员约13%的欧洲员工,员工总数接近10,000人加快电动化、智能化业务转型。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的全球员工人数达到15人70,000; 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14%至272家然而,48亿欧元,这比上一年的增长率低了近50个百分点(对海拉的收购于2022年完成)。
同时,海拉在中国的协同效应和市场份额增长是主要因素。 目前,座椅、歌乐汽车电子和汽车照明是该公司的主要业务。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科勒(Patrick Koller)表示,除了裁员外,还对生产和研发支出进行了调整,目的是提高利润率,尤其是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利润率。 数据显示,该公司超过45%的息税前利润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
根据该计划,Forvia的目标是到2028年每年节省约5亿欧元(约合5.)39亿美元),从而将利润率从去年的2提高到25%至7%以上。
这包括减少 50% 的研发支出“这将需要大量的重组,但底线是,如果你不这样做,在三到五年内,你就会出局。 帕特里克·科勒(Patrick Koller)说。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整合和淘汰周期。 其中包括电子架构的集中化、更多人工智能能力的引入、中国市场的全面竞争、**链的扁平化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2024年的行业走势也牵动着从业者的神经。 从本轮几家巨头的裁员来看,基本上都在海外总部和传统产品线,继续投资中国市场的决心依然不变。
本月早些时候,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再次警告称,新成立的智能出行部门(前汽车业务重组)可能会继续裁员,并将7%的目标利润率推迟一到两年,因为该公司2024年的经济环境将变得糟糕。
自2024年1月1日起,重组后,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将正式更名为“博世智能出行集团”,这是一次重大的结构调整,整合了电驱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运动控制、智能驾驶等业务,在集团模式下独立运营。
根据初步数据,博世2023年经汇率调整后的销售额增长了8%,达到916亿欧元(约合985亿美元)。6亿美元),营业息税前利润率为5%。
今年1月,博世发言人表示,由于自动驾驶的增长低于预期,该公司计划在2026年底前在其软件开发部门裁员1200人。
在这背后,中国市场也是博世的主要目标(汽车业务占收入的近25%)。 中国零部件企业的进步是不争的事实。
例如,博世的ABS、ESP等强势产品过去在中国基本没有竞争对手。 但现在已今非昔比,底盘赛道上涌现出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中国商人。
此外,FORVIA的海拉曾是中国市场毫米波雷达的领军企业。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Senstech、Desay SV、Airtek和HASCO等本土制造商的迅速崛起,雷达市场的格局已经从过去发生了变化。
中国汽车市场非常重要,创新产品很多,创新时间很短,2年内就出现了很多产品和技术。 “特别是在智能驾驶赛道上,包括新动力车企和中国一流车企在NOA市场已经超越了博世。
然而,博世仍在中国投资。
一年前(2023年1月初),博世宣布投资约70亿元人民币(约合10亿美元),在苏州设立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
同时,博世华宇烟台四期项目也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投资7亿元,计划新增9条生产线,生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据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介绍,中国是博世集团最大的单一市场,需要充分利用中国本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采埃孚计划削减约1然而,裁员人数为20,000人,大部分裁员都在德国总部。 对于公司来说,中国市场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因此其培育中国市场的决心没有改变。
据该公司称,中国是亚太地区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该地区经历了从“中国销售”和“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的历史性飞跃。 其中,800伏碳化硅电驱动已实现全球首次在中国量产。
去年8月,采埃孚在华南地区的首个研发中心——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正式开业,采埃孚在中国的第二家汽车电子工厂——采埃孚广州电子厂正式开业。
根据规划,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将聚焦软件开发、机电一体化设计、系统集成等核心竞争力,为当地客户提供采埃孚的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自动驾驶、电驱动系统等技术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同时,广州电子厂建成后,还将涵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高性能域控制、安全电子和底盘控制四大产品线,从而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在加速转型的同时,采埃孚也在重组其内部业务,包括**安全气囊等传统被动安全业务。 目前,上述业务的员工规模约为3人50,000人。
此外,福维亚丰城中国汽车电子产业链项目(涵盖座舱域控制器、显示技术、座舱监控系统,以及驾驶辅助等硬件及相关软件产品)也于去年11月建成投产,预计2027年产值将超过70亿元。
宣布裁员7000多人的大陆集团也希望在减少研发支出的同时提高研发效率。 “未来几年,产品的开发方式将与以前完全不同,灵活性和速度是关键指标。 市场变化如此之快,我们需要保持灵活性。 ”
事实上,除了裁员,大陆集团也在积极推动资产剥离。 去年,该公司的电气化子公司纬湃科技(Vitesco Technologies)被舍弗勒(Schaeffler)收购,价格为364亿欧元收购。
此外,大陆集团监事会还准备剥离**集团子公司康迪泰克的汽车业务,主要涉及燃油车的橡胶和管件业务。
在公司看来,在车企尤其是头部新势力持续引领智能化的背景下,第一业务必须比以往更频繁地调整其产品组合,以跟上行业快速变化的步伐。
去年,公司进一步深化“扎根市场,服务市场”的本土化战略,成为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新战略。 包括,扩大本地生产布局; 加强本土研发团队,积极拥抱本土生态合作。
例如,去年大陆集团与零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将配备大陆集团的制动系统、被动安全传感器和集成安全解决方案等先进产品和技术,还将加强在智能代工服务方面的战略合作。
此外,该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首款跨域车辆控制高性能计算单元,由中国本土研发团队研发。“到2024年,大陆集团的高性能计算单元将安装在多家汽车制造商的30多种不同车型上。 在中国,我们得到了两个本地订单。 ”
其中,去年,在广汽埃安的兴灵架构上,大陆集团首次交付了首个计算平台(基于恩智浦的S32 G3),实现了跨域计算架构的实现。
还中国市场在情报方面的咄咄逼人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尤其是2024年,车企的第一场战斗瞬间打响。
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目前10万元以下、25-4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渗透率已超过40%,市场竞争将逐步向10-25万元和40万元以上两个区间转移。
其中,零部件价格在10-25万元,尤其是智能软硬件,进一步加大了第一产业链的成本压力。 尤其是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实力,更是让国外零部件厂商和中国本土厂商形成了正面交锋的局面。
对于Mobileye来说,中国市场是最重要的,我们的高端产品会先进入中国,然后再去其他市场。 这是Mobiley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去年访问中国时的判断。
例如,以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巨头传统上强大的底盘系统为例,过去几年,中国本土领先厂商在ESP、转向和制动领域抢占了不少份额。
其中,通宇汽车已为80多家知名客户提供100余款车型,在控制赛道上具有与国外同行抗衡的实力; 同时,公司在上海嘉定和江西宜春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建成了年产能150万套的智能制造中心。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标准线控制动系统(含两一箱)安装率为3840%;运量同比增长率超过50%,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化占比已超过25%。
这些新进入者的背后,是中国本土几家车企的全力支持,国内自主可控成为一种新时尚。 以通宇汽车为例,股东包括小米、东风、北汽、江淮、小鹏等。
为了保持市场份额,采埃孚和博世加快了汽车一体化运动控制系统的推出,并基于软件和硬结耦合模式,适配不同厂商的硬件。
例如,博世本地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车辆运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完全涵盖了车辆自由运动管理的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并协调了制动、转向、动力和悬架等所有车辆运动执行器。
支持第三方执行器集成的开放式架构是核心之一。 众所周知,博世多年来一直是ESP、EPS和线控制动(两箱一箱)细分市场的领先市场份额。
激烈竞争的背后,是中国市场和中国车企的强劲表现。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3016辆10,000 和 30094万辆 同比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增长,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不仅是博世集团的重要市场,也是创新研发基地。 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表示将继续在中国投资,以提高其制造和研发能力。
**源自网络,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投资者应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