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工作,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自信和自力更生。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瑶族之都”,金秀族瑶族刺绣是瑶族文化的瑰宝,对文化脉络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信息化和科技时代的到来,使得尧织绣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难。 响应国家和时代的号召,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金绣未来团队决定,聚焦金绣瑶织绣技艺传承现状,进行深入实地调研,了解金绣瑶族自治县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对织绣绣技艺传承发展的态度, 分析瑶织绣技艺面临的困难,更好地挖掘瑶织绣文化遗产,探索瑶织绣技艺的传承发展之路。
2024年1月13日上午,金绣未来团队参观了姚博物馆,深切感受了编织刺绣的独特艺术魅力,了解了编织刺绣的悠久历史文化。 600多年前,茶山瑶、花筐瑶、敖瑶、山子瑶、攀瑶等瑶族五大分支迁徙到锦绣山区后,为了牢记历史和生存需要,在民族服饰上绣上了代表本民族特征的图案, 吊坠和装饰品,作为将他们与分支或外国种族区分开来的标志,以及民族自我认同的旗帜。刺绣图案一般在服装最醒目、最容易穿的部位,既能增强服装的耐磨性,又能提升服装的美观性。 随后,考察团参观了瑶族文化中心,了解了当地瑶族人民为编织刺绣的传承和发展所采取的建设性举措,例如,将不定期举办当地的编织刺绣产品展览会; 在重要和特殊的日子里,会举行瑶族才艺表演,表演者必须穿着瑶族刺绣图案的服装。 13日下午,团队成员前往姚凤凰有限公司,拜访了非遗编织刺绣传承人赵凤翔女士。 赵凤翔女士向队员们介绍了编织刺绣的纺织工艺:手工刺绣需要绣师自己构思图案和图案,用针线编织; 机器生产的编织和刺绣需要人先在机器上设置图案,对其进行编程,然后机器完成刺绣过程。 随后,赵凤翔女士亲自进行了手工刺绣示范,让队员们学习,随着图案的精湛编织,队员们也得以领略到精湛的编织和刺绣技巧。 此外,在调研过程中,锦绣未来团队随机采访了三位当地村民,了解金绣当地居民对编织绣技艺传承发展的态度,村民们向团队成员讲述了当地织绣的历史和现状,对织绣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表达了乐观积极的态度。
图为团队成员对赵凤翔女士的采访。 摄影:张婷。
1月14日,锦绣未来团队前往锦绣镇、桐木镇古展瑶村进行调研。 在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编织刺绣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刺绣少、耗时长、高,因此难以大规模推广。 随后,庞一曼先生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女装品牌”基地。 基地主要提供平日里织绣学习的场所,药府家族负责人庞一满先生会为前来学习的药福女们详细讲解瑶绣知识,告诉她们不同分支之间的图案区别,引导更多人加入织绣团队。 在老师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编织”和“刺绣”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编织和刺绣的图案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制作; 目前基地采用织绣产品生产工艺,纯手工、机器生产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织造和刺绣的效率。
图为团队成员对庞一满先生的采访。 摄影:张婷。
1月15日,金绣未来团队前往柳段村,恰逢广西锦绣耀山梅农副产品举办的乔迁会,在场的瑶族人纷纷身着独特美丽的瑶族服饰,绣有各种刺绣图案,让队员们更深切地感受到瑶织和刺绣文化的魅力。 随后,团队成员前往下谷辰村进行调研。
图为班组成员与下谷臣村村民合影。 摄影:杨洪新。
在与下谷辰村村长交谈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和村委会都重视瑶织绣的传承。 虽然村里老人很多,但到了举办重大活动的时候,一直在村外干活的年轻人也会回来帮忙干活。 村里瑶绣的传承主要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小孩子和年轻人利用假期时间回到村里,向老一辈学习编织和刺绣技艺。 但近年来,愿意回村读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总的来说,村里的编织和刺绣遗产还是有一定的流失风险的。
图为队员们采访下谷辰村村长。 摄影:杨洪新。
1月16日上午,金绣未来团队前往柳段耀寨调研,团队成员与柳段耀寨村村长就瑶织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话题进行了交流。 在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小学开设了编织刺绣兴趣班,并采取了相关的刺绣宣传措施。
图为队员与柳段瑶寨村村长交谈。 摄影:张婷。
16日下午,团队成员前往姚文化馆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叶明峰。 叶主任指出,目前,**及各相关部门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姚织绣,包括帮助建立传承基地、给予财政支持等措施。 随后,团队成员采访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青少年活动中心曾与当地一些学校合作开展刺绣活动,瑶绣将继续传承发扬。 在谈到瑶织绣技艺传承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时,工作人员表示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瑶织绣可以吸引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 另一方面,瑶织绣服装产业也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带动村民致富。
通过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不仅深切感受到了金绣瑶民俗的热情和朴素,了解了瑶绣的丰富历史,更重要的是对织织刺绣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团队成员将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和数据,进一步分析,深入规划适合金绣瑶织绣技艺传承发展的方案,延续民族绣技艺命脉,强化文化自信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