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顺观察。
可悲的是,严肃的新闻少了,黄色新闻多了。
一位**博主称,在巴黎的一家餐馆里发现了两名中国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店主是秦浪,他一年8年级。 紧接着,一位自称是店主叔叔的网友出来认领,称秦朗在西昌小学读书。
记者联系了西昌多所小学,被告知没有此人。
这明明是自编自导的摆姿势剧情,却被推上了热搜,尤其是假大叔认了之后,“秦浪的寒假作业丢了家人回应”登上了微博热搜,让博主的自导自演升级为“新闻事件”,谎言被揭穿后, 它留下了很多鸡毛。
鸡毛无病呻吟的热搜
微博热搜曾经是一种传播创新,给网络生活带来了新的感受。 但多年后,在微信和**浪潮的冲击下,似乎也出现了内容焦虑和流量焦虑。
你会发现,近年来,不仅娱乐的倾向很明显,而且变得无聊。 每天都能看到几个莫名其妙的奇怪热搜,最频繁的是“明星A和明星B”的各种感情问题,一个会结婚,一个会分手,而且从来没有一封信,比如“xx的猫掉了毛”,“鲍妈妈坐月子吃了8只鸡的100多个鸡蛋”, “月薪5万元,养不起......类似的东西。
昨日,“新年理发的死去的叔叔”又热搜了一遍,有认真的网友发现,开头就能找到“理发死去的叔叔”的片名。
第二,开始。 3.正月初八的各种时间版本,不知道有多少次真相和笑话。
在这些热搜中,你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客观信息,但你却常常被那些奇怪的话题所震撼,仿佛你一夜之间出去了,连这些都看不懂?
其实,错的不是你,你只是走进了平台精心编织的神奇森林。
大多数人点击热搜只是为了关心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大事,或者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
平台流量巨大,当它不能给出那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话题时,它只能把流量交给那些琐碎而无病的呻吟。
新闻生产的倒置顺序
我的很多深度新闻记者朋友都怀念十几年前的**环境。
在1990年代,在其诞生之初,一份深入的报告可能成为整个国家的焦点。 这样深度报道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如今所谓的热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定下一场公共事件的终结。
回首往事,那是中国新闻业的第一个时代。
当时,新闻制作的顺序基本上是严肃新闻,辅以互联网。
今天,这种秩序明显颠倒过来,变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由主流补充。
无论新闻的媒介和形式如何,专业精神都是最重要的。
可悲的是,面对普遍的交通焦虑,专业性往往是第一个被抛弃的。
为什么? 我认为有两点:
1、员工素质有所下降,至少与十几年前相比,他们的职业素质可以说是完全无可比拟的。
2、新闻发布的随机性变大了,过去的信息经过了多次专业检查,如今,一个**自此**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数字,而且每个数字都有数字,这简直太忙了,明显以质量换数量,其中很多还承载着繁重的流量考核,不偏离是很奇怪的。
前几天,我甚至看到一位严肃的**网络编辑在他内容的消息区乞求点击一下,“考核任务无法完成,大家帮我关注,请”,还伴随着两个泪流满面的表情。
热搜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黄色新闻是指假新闻和泡沫新闻,而不是色情新闻。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每日热搜的话题中,有多少是泡沫话题,又有多少是真正关心中国人的现实和生存?
春节以来,人们真正关心的一些重大新闻,并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傅元辉的长白山维权微博是第一热搜,当然也不是坏事,可以为小案子的化解做出贡献,是有益的,其实微博应该增加这种民生事实的热搜,为大众生活做更有价值的热搜, 只有这样,平台的价值才能被视为根深蒂固的土壤。
你不能把所有的流量都给那个“丢了寒假作业”的假秦朗,还有那些莫名其妙的二叔大爷。
更进一步,正是微博给虚假泡泡话题赋予了热搜,让那些低素质**无脑无歧视**更方便,可以继续炮制“黄新闻”,而这则“黄新闻”无形中强化了热搜的影响力。
他们不断地互相刺激,停不下来。
分手科技直男“、”告诉男友朋友的精神病史“、”年轻人带着癌症去上班的经历是什么“等等,类似这样的热搜话题,有的只是纯粹的无聊,有的被怀疑故意挑起矛盾、引发情绪,有的把穷病人和年轻农民工当成娱乐。
平台不应该助长扭曲价值观的问题,而低质量甚至有毒信息的扩散实际上会沉没这些有价值的信息。
热搜的鸡毛一定是脱离现实的。
文章推送之前,我随手翻了一下此刻微博上的热搜,有多少话题是具有公共价值的?
一个平台有什么样的热搜和榜单,代表了这个平台的愿景和价值观。
我经常看网易的热榜,不仅是因为我的文章经常出现在那里,还因为那里的话题真的是话题,即使有些歪了,也歪到了一定程度。
外国学者说,这是一个“后真相时代”,事实少,情绪多,真相越来越稀缺。 在这样的时代,看似“传统”的专业精神更加珍贵。
陶顺观察——理解人的集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