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2014年起,《关于促进传统与新兴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整合正式启动。 2024年是融合战略实施10周年,十年来,各级各类项目从“加”迈向“融合”,不断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为更好地促进融合发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大学、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湖州师范大学等1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本书从整合比较研究的角度,对整合进行了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的观察和探讨,以期为深度整合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成熟经验。
中国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长季伟民表示,整合已经走过了十年,《整合》一书是对整合战略十年来理论和实践成果的总结。 “我们希望本书能为融合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视野,为推动研究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传播体系做出有益的探索。 在《**融合》出版座谈会上,季为民说。
据悉,该书由理论、实践、技术与应用四个部分组成,深入探讨了融合发展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新型互联网作为传播平台,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逐渐发展成为公众了解社会、获取信息和交流活动的重要渠道,这迫使传统业务业态的融合、 而整合也成为传统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
如何理解当下的媒体生态,进一步推动融合的深度发展,成为传统主流面临的一大课题。
中国传媒大学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沈浩表示,目前的融合已经深入发展,什么是典型的融合模式需要我们重新思考,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编辑、记者和新闻制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而ChatGPT作为代表的技术手段已经进入了内容生产、创意等环节,这意味着未来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聚合,更是一种化学反应。
在他看来,当前语境下的整合,一方面是媒体的延伸,另一方面是从国内传播向国际传播的延伸。
围绕融合的发展背景,以及未来的方向和出路,与会学者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探讨。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王凤翔在座谈会上表示,目前有很多融合模式,但大多数都是基于传统思维下的一种整合。 整体来看,整合的高度还不够,尤其是在运营方面,整合的广告效益相对较差。
根据王凤翔的研究,目前大部分整合还没有实现完美、科学的网络广告系统覆盖。 因此,从广告效益的角度来看,整合的发展方向究竟是继续向传统注入,还是进行“拔管”改革,仍是未来需要反复探讨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忠表示,融合实践已经走过了十年,但总体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我看来,整合战略的第一步是明确整合的目标是什么。 其次,稀缺资源是整合的关键,谁能得到稀缺资源,谁就能做好整合。 郭全忠说。
在本书的技术部分,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杨娅结合自己在凉山州、鄂尔多斯市等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当前一体化面临的一些问题。
她认为,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直播短作为时代的需求,以及技术、个人和社会的连接点,正在成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 “凭借直播的创新价值和短节目,主流传统**可以实现向新**转型融合的升级发展。 杨雅建议道。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主流传统升级的过程中,整合过程参差不齐,表面整合大于实质整合,内容生产方式粗放,身体和声音滞后,社会性和互动性不足,内容分发的主导地位受到算法的束缚影响, 商业扩张和“破圈”有待改进。
对此,课题组认为,在十年融合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需要客观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革命,结合融合现实与媒体生态理论的最新进展,对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清晰勾勒出未来媒体传播生态的新图景,助力传统媒体通过整合实现全面转型,重构媒体竞争与合作新图景,实现深度融合。构建新媒体生态的方向和出路。
编辑:孟庆伟 校对:闫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