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井冈山大学).
站起来!“同学们,大家好!“老师,您好!“上课前站起来和老师打招呼一般发生在中小学课堂上,但大学生呢?今年放假后开学,多所高校就严格课堂教学规范下发了相关通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起立,师生互相打招呼。 “(《中国青年报》2月28日)。
作为中小学的共同记忆,课堂上“起立打招呼”不仅是岁月的挥之不去的印记,更承载着尊敬师娴的优良传统。 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对“课堂礼仪”没有强制性要求,很难看到高校课堂上站着打招呼的现象。 如今,很多高校都接受了这种礼仪规范,有人称赞,有人谴责它是形式主义。 对此,与其急于争夺优势,不如理性看待。
课堂教育是否需要礼仪,争议不大。 正如孔子所说,“不学礼仪就站不住脚。 “课堂礼仪的存在,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进入课堂状态,也让老师感到被尊重,让他们能以更好的状态进行教学。 同时,班典对于规范课堂秩序,传承尊敬师、重育教育的传统,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那么说到大学,“上课典礼”是不是一文不值呢?其实不然,礼仪作为一种终生的行为规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保持一致。 与中小学相比,高校师生关系更加独立、自由、平等。 然而,不应忽视的是,大学课堂上缺乏归属感和纪律性导致大学课堂的放松和松散。 在此背景下,大学“上课典礼”的回归或许也值得一试。
其实,人们反对的不是“阶级仪式”的回归,而是“阶级仪式”形式主义的到来。 那么,在大学课堂上,要求学生站起来打招呼是一种对老师和教育的尊重,还是一种多余的形式主义?这个问题需要每个学校在实践中回答。 因此,对于高校是否实行“课堂礼仪”,不需要明确的标准答案,而可以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师生协商决定。
当然,也应该注意的是,比起在课堂上站起来打招呼,更重要的是学生心里“站起来打招呼”。 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班级礼仪”不能承载太多的内在含义。 这和之前要求大学生坐在前排的要求差不多,虽然起点不错,但真正的矛盾却一直没有被抓住。 对于尊敬老师、心中教书的学生来说,“上课典礼”的形式并不重要,对于心中不敬师老师的学生来说,“上课典礼”可以说是徒劳无功。
所以,与其担心大学生在课堂上该不该站起来打招呼,不如想想如何让大学生尊敬老师,发自内心地教导。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仅仅通过一个简单的“上课仪式”可能是不够的。 归根结底,“上课典礼”的回归值得一试,但师资队伍和学校建设才是关键。 毕竟大学生从来不缺乏明辨是非和判断的能力,只要老师有优秀的专业能力,对学生足够真诚,树立教师道德的榜样,自然会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