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工作者曾经总结说,父母最常问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训练孩子变得懂事和听话。 似乎在中国,家庭培养的目标一般都集中在培养孩子变得“懂事”上。
然而,许多父母似乎并不真正理解,或者不愿意理解真正明智的含义。 在罗翔先生的书中提到,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坚持自己的观点,忽视不同的观点,拒绝深入思考是可耻的。
仔细想想,在等级思维的指导下,究竟有多少父母是罗翔描述的那种父母? 其实,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懂事不仅仅是知事,更是无条件的服从和对父母的理解。
有一个故事,一个家长奖励儿子“逛超市”,男孩的行为令人心疼。 如今,在注重“教育资源”的时代,即使学生努力学习,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他们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然而,总有一些家庭看似有着深厚的“德积”,即使父母学历不高,孩子也极为聪明。
一位分享者晒出了她的儿子,他是一名尖子生,这让她感到非常自豪。 男孩们在小学最后一年的月度考试中再次取得进步,成功进入前五名。
让她感到自豪的不仅仅是她的学习成绩。 据家长介绍,根据之前的约定,如果男孩能进入前五名,将有机会在超市获得“1分钟购物”奖励。
具体来说,在家长核算时,允许学生在超市随机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时间限制为1分钟。 通常,一般的小学生听到这种机会,可能会迅速“扫”货,抓住机会得到他们通常喜欢但通常买不到的物品。
起初,男孩很热衷于挑选货物,但他一次只拿了一两袋零食,看起来有点笨拙。 在结账结束时,购物车里只有几件日常食品,而且价格不高。
然而,真的是学生笨拙吗? 很多网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男生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给父母带来负担。 他故意保持兴奋,以免让母亲不高兴。
最终,他故意只选择便宜的物品,以免父母花费太多。 有网友表达了心疼他,对于这样一个早熟懂事的孩子,是优势还是悲哀? 对于父母来说,有一个如此体贴他们的孩子,确实省去了很多麻烦。 但是学生呢?
这种早熟的“懂事”,有时候是无奈的,更可悲的是,父母把孩子当成了理所当然。 教育后代懂事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我们对这个词的误解。 如上所述,与其说是理解“事物”,不如说是“无条件地理解父母”。
然而,仔细想想,这样的标准公平吗? 吴志红老师曾提出,正常的家庭关系模式应该是父母主动承担主要责任,包容孩子。
例如,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会更加焦虑; 当经济条件不好时,父母会采取各种方式省钱。 但是,如果学生比他们的父母更担心,他们就会反过来喂养成年人。
有一种残酷的感觉,即学生不能将自己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进行比较,无论他们的家庭情况如何。 然而,这样的父母往往喜欢将其他孩子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进行比较。
有网友更现实地指出,母亲已经能够看到儿子的理解,这已经是好事了。 更令人沮丧的是,一些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明智的学生“更懂事”。
例如,一些经济困难的父母坚持“我穷我正当”的观念,认为为孩子创造生活已经是很大的贡献。 哪怕只有初级汉语证书,也要求自己的孩子成为尖子生,进入985所学校,也算是对他们的奖励了。
除了学业之外,喜欢对学生提出感性要求的父母,往往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培养后代的“讨人喜欢的性格”。 例如,当亲戚看到孩子的贵重物品时,这些父母可能会忽略孩子的痛苦,选择慷慨地给予他们。
回首往事,有些人想知道,如果可以再次选择,他们是否还想成为那个明智的学生。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发现,曾经被父母灌输的“准则”,已经成为自己痛苦的桎梏。 令人沮丧的规则是,许多父母和长辈只对他们明智的后代提出苛刻的要求。
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好人犯一次错,就被无限放大; 当一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时,他会让浪子回头。 在家庭教育方面,情况似乎也是如此。
任性、晚熟、不考虑父母感受的学生,会得到特殊待遇。 即使犯了错误,父母和亲戚也会容忍“他就是这样,不要像他一样”的想法。
相反,懂事、早熟、体贴父母的学生,即使偶尔提出非常基本和正常的需求,也可能会受到批评。 “好孩子怎么会这样”。 这种方法通常会导致成年后与父母缺乏亲密关系。
网上有一话题引发热议:“如果可以再选一次,你还想做一个懂事的人吗? “许多人分享了各种不公平的经历,这令人心碎。
摘要]没有一个家庭愿意培养一个叛逆的孩子,并教育后代懂事,这本身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如何定义“理智”,让学生不仅对现实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不会盲目地自我牺牲。